君子于役 
      《诗经》 
       君子于役,① 
        不知其期。 
        曷至哉?② 
        鸡栖于埘,③ 
        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④ 
        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不日不月。⑤ 
        曷其有佸?⑥ 
        鸡栖于桀。⑦ 
        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⑧ 
        君子于役, 
        荀无饥渴。⑨ 
      【注释】 
         ①君子:妻对夫的称谓。于:往也。役:指遣戍边地。 ②曷至哉:言何时归 
         来。 ③凿墙做成的鸡窠叫做“埘”。 ④来:古读如「厘」。 ⑤不日不月: 
         不可以日月计算。 ⑥“有”读为“又”。佸:会也。“又佸”就是再会。  
         ⑦“桀”是榤的省借,就是小木椿。 ⑧“括”和佸宇变义同。牛羊下来而群 
         聚一处叫作“下括”。 ⑨荀:且也。且无饥渴是希望他无饥渴而又不敢确信。  
      【品评】 
           这是思妇怀人的诗。丈夫久役不归,妻子苦苦思念,每当日薄西山的时分, 
         她总是倚门候望,思绪翩翩:鸡儿上窠了,太阳落坡了,牛羊下了山岗,但久 
         役在外的人儿仍然不见踪影,怎不叫人挂念呢?到底何日才是他的归期呢?他 
         不致于忍受饥渴吧?诗歌的语调低沉缓慢,仿佛是思妇在沉思中发出的喃哺低 
         语,她那忧虑的目光久久落在夕阳辉映的山岗上……。这是一幅情境俱佳的画 
         面。 
           此诗不加经营而真情自然流淌,尤其是最后“苟无饥渴”的揣测语气,更 
         透出无限的关切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