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有苦叶 
      《诗经》 
       匏有苦叶。⑴ 
        济有深涉。⑵ 
        深则厉,⑶ 
        浅则揭。⑷  
      有瀰济盈。⑸ 
        有鷕雉呜。⑹ 
        济盈不濡轨。⑺ 
        雉鸣求其牡。⑻ 
       雝雝鸣雁。⑼ 
        旭日始旦。⑽ 
        士如归妻,⑾ 
        迨冰未泮。⑿ 
       招招舟子。⒀ 
        人涉卬否。⒁ 
        人涉卬否, 
        卬须我友。⒂ 
       
         
      注释】 
         ⑴匏:葫芦。涉水的人佩带着葫芦以防沉溺。“苦”和“枯”通。叶枯则匏干 
         可用。 ⑵济:水名。深涉:步行过河叫作涉,涉水的渡口也叫作涉。渡处本 
         来是较浅的地段,现在水涨,也有水深的渡处了。 ⑶厉:连衣下水而涉。 
         ⑷揭(音器):揽起衣裳。 ⑸有瀰(音米):犹瀰瀰,水大时茫茫一片的景 
         象。 ⑹有鷕(音窈):犹鷕鷕,雉鸣声。 ⑺濡:湿也。轨(古读如“九”): 
         车轴的两端。这句是说济水虽满也不过半个车轮那麽高。那时人常乘车渡水, 
         所以用车轴做标准来纪水位。 ⑻牡:雄也。 ⑼雝雝:群雁鸣声。 ⑽旭日: 
         初出时的太阳。旦:明也。 ⑾“归妻”,等于说娶妻。 ⑿迨:及也。泮: 
         合也。以上两句是说男人如来迎娶,要赶在河水未合以前。古人以春秋雨季为 
         嫁娶正时,这时正是秋季。 ⒀招招:号召之藐。舟子:船夫。 ⒁卬:(音 
         安):我也。女性第一人称代名词。“否”,古读如“痞”。 ⒂须:等待。 
         末章说舟子号召大家渡河,人家都过去了,我独自留着,我本是来等朋友的啊。  
      【品评】 
           这是一首情歌。诗歌围绕着迎亲的车马能否渡过济水这一担忧,细腻地表 
         现了女子思极盼极而生疑的情态。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雝雝鸣雁,旭日始 
         旦”群雁鸣叫着掠过低空,红通通的太阳刚刚升出地平线,她已经心事重重地 
         在岸边徘徊。她先想到,济水已涨高了,但是“深则厉,浅则揭”,总还是有 
         办法过来的吧?又想到“济盈不濡轨”,济水虽然涨高了,也不过半轮子深浅, 
         那迎亲的车子该不至于过不来吧!继而又担心:“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他 
         如果没有忘记结婚的事,该趁着河水还没有结冰,赶快过来迎亲才是。言外之 
         意:他是不是已变卦了呢?诗歌很有层次地展示了她由担心未婚夫被济水阻隔, 
         转为怨恨未婚夫未能如期而至的心理过程,表达出爱怨交织的心理。 
           诗中巧妙地运用景物来渲染女子等待迎亲的心情。比如:“有瀰济盈”, 
         那茫茫的济水烘托出她内心的怅惘;而“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野鸡 
         和雁鹅叫唤的声音更触动她的心事。诗歌最後一章描写了这样一幅场景开阔而 
         情韵悠远的画面:济水上舟子来往接送行人,这位女子却依然在岸边翘首凝望 
         ……。它留给读者一缕思念,一片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