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王君《词五首》教学实录 望江南,温庭筠,渔家傲 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资料原文赏析
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古今中外人物 >> 作品 >> 古代 >> W >> 望江南 >> 正文

 

问君能有几多愁?——王君《词五首》教学实录

意刚才同学们的看法。《望江南》中的女子是愁,但是她毕竟还有事情可干。可是李清照呢,她却觉得“物是人非事事休”,她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了,所以她干什么都索然无味了,我认为这样的愁才最愁。

生:我有同感。她不仅不想梳头,她连去双溪泛舟也提不起兴趣呢!

生(高高举手):老师,我发现课文中的插图不太好。

师:你说说。

生:一是诗人窗前的花木太繁盛,没有“风住尘香花已尽”的凄凉感觉。二是图中画了一轮弯月,这就表明是晚上了。而诗中不应该是晚上。

生:是晚上,不是说“日晚”嘛。

生:“日晚”不是晚上,如果是晚上,那李清照不梳头就很正常了,谁晚上还梳头啊?

生:对,都晚上了,李清照怎么会想到去泛舟呢?

师:有道理,古代女子有夜生活的很少。(众笑)

生:“日晚”是日头很高的时候,可能是要到中午了,她都还不想梳头,可见心情非常郁闷!

【自评:旁逸斜出的一笔!学生的自主质疑很有力度,教师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决学生困惑,处理得不错。】

生:这是因为李清照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很多年了,她已经习惯了,她怎么可能比还在盼望丈夫回来的女子更愁呢?

生:我不同意。确实李清照是已经绝望,《望江南》中的女子是正在绝望,我认为已经绝望比正在绝望更愁。(生鼓掌)

生:可是《望江南》中的女子稀里糊涂经受的是希望的煎熬,而李清照已经是心如死灰,我认为这比前一种煎熬更痛苦。

(学生争论不休)

师:同学们,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也许当你们的生活阅历多一些后,你们的体会会更加深入。王老师想起了金庸《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对小龙女十六年痴痴的等候。十六年的痛苦等待他都熬过来了,他为什么要在最后得知小龙女活着不过是一个谎言后却没有再活下去的勇气,而毅然跳崖自尽呢?

生:他活下来是因为他心中还有希望,他选择死是因为他在善意的谎言中清醒过来后他绝望了。

师:对杨过而言,哪种痛更为深呢?

生:清醒之后的痛。

师:对了,同学们,人的情感是一个难解之谜。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人生存下去的本质力量是靠希望:哪怕这种希望只是星星之火,它也可能成为一种生存的信念。而最残酷的人生境遇是没有希望,也就是绝望。绝望这种痛,是人生之最大痛。大部分轻生者选择死亡并非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恰恰是希望的丧失。正如开头同学们提到的,李清照的愁在词中很难表述清楚是哪一种愁,因为在她的生命历程中融入了太多的苦难。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她的《如梦令》,大家一起背诵出来好吗?

(生齐背:唱记溪亭日暮……)

师:从这首年轻时代的李清照的词中,我们读到了一颗青春快乐的心。是的,李清照的前半生是幸福得让人羡慕的。她和夫君赵明诚才子才女结成佳偶,夫唱妇随、琴瑟和谐。而写这首词时,李清照已经53岁了,她流落江南,茕茕一身,辗转飘零,历尽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世的坎坷。她的愁岂止是心爱的丈夫早逝之愁,这其中有国家的败亡,家乡的沦陷,有文物的丧失,这愁,让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让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让她只有“在人屋檐下,听人笑语”……这种愁,岂止是双溪的舴艋舟载不动,就是历经千年之后的无数的读者的心痛汇聚而成的心灵之舟也载不动啊!

【自评:这番争论整合了课外阅读资源,旧知识资源,比较有深度,学生课堂反应很动情。】

两位女子都愁,但愁的对象不一样,愁的形式不一样,愁的深度也不一样,连表达的形式也不一样啊。现在同学们再自由动情朗诵一遍,品味一下两首词在具体描绘愁时的艺术方法各有什么妙处。

(师生再一次动情诵读两首词)

生:我觉得《望江南》中最动人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情景交融,很有感染力。

生:这首词只有三十个字,却从早上写到傍晚,从人写到楼写到船写到江还写到了洲,内容含量还是很大的。

生:人物情感的变化也很有层次,从希望写到失望写到断肠,很让人揪心的。

生:最妙的是虽然只写到了人物的动作,却可以让我们想像出人物的表情和心情。文字很少,留给读者的空间却很大。

师:评得不错,还涉及到了艺术表现的空白艺术。

生:《武陵春》中有两句很著名。一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言泪先流”,一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生:是的,前一句是欲说还休入木三分。而后一句是想像奇特出人意料。她把抽象的愁写出了重量。

师:愁不仅有重量,还有长度,比如“问君……”

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愁不仅有长度,还有深度,比如“月落乌啼……”

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愁还有既重又长又深的,比如“抽刀断水……”

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师:同学们,这是古人的一种愁,愁得让人黯然神伤,愁得让人缠绵悱恻,不管是思妇闺怨之愁,还是国破家亡之愁,但这些都是典型的女子的愁。下节课我们将要感受的是男儿的愁英雄的愁。

(在自由背诵中结束第一课时)

【自评:轻轻一宕,又是一次旧知识的整合——自然天成。】

 

 

第二课时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然后谈一谈你的第一感受,你认为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生自由高声诵读)

生:我认为范仲淹的愁最重,其次是辛弃疾,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作者:佚名

作品 望江南,温庭筠,渔家傲 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资料原文赏析 在线阅读

问君能有几多愁?——王君《词五首》教学实录 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联系站长 | 人物资料  | 自助友情链接 | 新站登录 | 下载本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