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L >> 离骚 >> 正文

 

跟陆维钊先生读《离骚》

  对于伟大的诗人屈原,虽然从小就怀着崇敬,但大多是因了端午节纪念他而略知其故事而已。在未曾直接读过他的作品之前,其实是处于不知其所以然的蒙昧之中的。到了高中,文学课上选了他《九歌》中的第十篇《国殇》,是为了祭祀卫国战争中“魂魄毅兮为鬼雄”的英烈们而作的礼赞,悲壮慷慨,气贯山河,读得我神往不已。第一次读“楚辞”完整的篇章,为其旷阔的赋陈和堂皇的句式所倾倒。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去找《离骚》来读。可是,如读天书。只得扫兴地放下,却一直无法释怀。

    进了大学,正是如火如荼的反“右派”斗争之际,酷热的校园里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全是谩骂、丑化与讨伐。有一张大字报吸引了我,是质问并非右派分子的刘操南先生的。问他为什么在教学生读屈原的《离骚》的时候竟然会在课堂上泪流满面,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像屈原一样怀才不遇,因而借机发泄内心的牢骚?刘老师当时还不是老教授,是讲师。我渴望地想,这《离骚》究竟动人到什么程度,让先生们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杭州大学中文系的师资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文学还是语言,古典还是现代,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作品还是理论,都有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主持一门课程。一部中国文学史的各个断代以及艰涩的古汉语,多有大师级的人物,像姜亮夫、夏承焘、陆维钊、胡士莹、王驾吾、徐朔方、蒋礼鸿、钱南扬等等。而且他们几乎都给低年级学生上基础课。我们古典文学作品选读的《楚辞》就是陆维钊先生教的。

    今天人们心目中的陆维钊先生是书法大家,其实当时在杭州大学,他是古典文学专家。他平时朴实得像个老农民,常穿一件龙头细布做的对胸纽短衫。下雨天,他腋下一边夹一把油布伞,一边夹讲义夹,裤脚管卷到小腿肚上,露出脚上的元宝套鞋。阔脸堂堂,开口说话满是平湖口音,嗓音浑厚,有丰富的鼻腔共鸣。

    我终于要读《离骚》了。

    陆先生在讲了屈原的生平经历之后,开始从读音到诗意逐字逐句地训过去。从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讲到“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第一段完。他讲得清晰透彻,言精意远,且激情洋溢。第四句“惟庚寅吾以降”,屈原说自己的生日是庚寅日,现在推算起来,大约是公元前三四二年正月二十六。维钊先生告诉我们,这个“降”字作降生解的时候,古音读作“洪”。至今未忘。

    讲完第一段,他就从头连贯地高声朗读起来。想不到方言读古诗这么好听,嘉兴人听平湖话又特别亲切。原来第二、第四句末的“庸”与“降”不押韵,但“降”依古音读作“洪”之后,韵押牢了,很有力、齐整。

    先生读得奇特的是在“兮”字后面加一个“啊”,而且拖得长长的。他说这个“兮”字是齐齿呼,不响亮,而它又相当于“啊”字,所以可以这样读。如“帝高阳之苗裔兮啊——,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啊——,惟庚寅吾以降”。我们在下面学读,果然畅亮之极。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在《从百园到三味书屋》里描述寿境吾先生读书的神态来,感到兴味盎然,便跟着哼读起来。

    维钊先生用他那敦厚浑朴的男声全身心地朗读着,尤其读到本段的最后,“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啊——,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啊——,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啊——,夫惟灵修之故也。”把《离骚》的“朗丽以哀志”抒发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魄。我悄悄看了看维钊先生,未见老泪纵横,唯见一脸正气。

    维钊先生自己读完之后,马上要我们跟他读。他领读两句,我们齐声高诵地跟读两句。这是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次。我们新奇、羞涩,却又激情昂扬。高大宽敞的阶梯大教室里,一百三十多个二十多岁的大男大女,像私塾里的小学生一样,跟着陆维钊教授放声齐诵着:“帝高阳之苗裔兮啊——,朕皇考曰伯庸……”声音涌出窗外,响亮在充满着阶级斗争火药味的校园里,显得那么另类,又那么理应如此。这声音像神龙在云层中穿行,像流星在长空中闪烁。从此,我记住了一个受益终生的理念:中国的书就应该这样读,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大学者。

    后来有一次,我用陆维钊先生教的读法去读于右任先生作于1962年1月24日黎明时那首著名的《望大陆》诗,用嘉兴方言读,因为“兮”字后面加了“啊——”,虽然诗用了入声韵,读起来依然高亢悲怆,不禁泪沾衣裳: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啊——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啊——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啊——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啊——

    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小链接 

    陆维钊(1899~1980),字微昭,号劭翁,浙江平湖人。1925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曾任北京清华研究院助教,为王国维助手。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任教。1960年调入浙江美术学院,1963年筹建美院的书法篆刻科,开创了全国唯一的书法篆刻专业。陆维钊先生晚岁在书坛独树一帜,其学术、美术成就蜚声海内外。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离骚,屈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跟陆维钊先生读《离骚》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离骚》说课稿
    高一语文《离骚》翻译
    屈原《离骚》
    离骚译文
    离骚课文研讨
    《离骚》与《屈原列传》赏析
    读《离骚》有感
    纳博科夫的《离骚》及注解
    从《离骚》谈屈原的人格美
    《离骚》浅析
    《离骚》背后的一段尘封往事
    《离骚》节选(新教案)
    《离骚》的研究性学习指导
    郭沫若 《离骚》译文
    《离骚》不离中医药
    释“无韵之《离骚》”
    从《离骚》谈教师党员的素养
    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及其作…
    《离骚》之「骚」
    屈原及《离骚》
    “无韵之《离骚》”
    屈原与《离骚》浅谈
    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高中语文备课教案:《离骚》(人教版…
    《离骚》作者的探究
    《离骚》读纸背
    新人教教案:《离骚》
    捧雄黄 吹号角 合着古音诵《离骚》
    离骚全诗
    离骚艺术特色及地位
    换个方法读《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余秋雨:散文语体《离骚》
    《离骚》教学反思
    我教《离骚》
    谈谈对《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把握
    《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带来的深思
    《离骚》所表现的作者爱国深情与崇高…
    “国际大联迎”昨上演 韩国客人穿汉服…
    《离骚》教案2
    离骚
    教案——《离骚》
    《离骚》赏析
    《五言告示》----太平天国时代的《离…
    《离骚》 今解
    《离骚》教案
    《离骚》的四个俄译本
    《离骚》的心灵史诗形态
    毛泽东和《离骚》
    《离骚》同步练习
    《离骚》教学建议
    《离骚》及屈原的其他作品
    楚辞产生的背景和屈原的生平及作品
    《离骚》教学建议
    《离骚》电子教材
    《离骚》整体把握
    《离骚》问题探究
    《离骚》词语古今异义
    离骚(节选)这节课的知识点
    《离骚》形近字辨析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历史上关于对屈原评价问题的争议
    屈原与端午节
    楚文化和楚辞的形成
    《离骚》与《楚辞》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评价
    楚辞与《诗经》作品的体制差异
    《离骚》赏析
    《离骚》多义词辨析
    《离骚》鉴赏
    《离骚》通假字
    抽思
    《离骚》教学反思
    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多音字辨析
    《离骚》生字注音
    《离骚》题解
    《离骚》赏析
    《离骚》课文简析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
    《离骚》导读
    《离骚》学习目标
    《离骚》教学设想
    自夸且自励、自负又自伤──透析《离…
    《离骚》重点难点
    《离骚》学法导引
    屈原列传
    《离骚》特殊句式
    《离骚》重点句赏析
    《离骚》中心意思
    《离骚》结构分析
    《离骚》写作特点
    《离骚》写作特色
    《离骚》人物形象
    《离骚》重点难点指导
    《离骚》问题探究
    《离骚》选段译文
    《离骚》关于练习
    《离骚》参考图片
    《离骚》字词解释
    《离骚》有关资料
    读《离骚》
    《离骚》练习
    《离骚》能力检测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学杂谈
    诵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离骚》…
    离骚
    《离骚》词类活用
    国殇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