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X >> 逍遥游 >> 正文

 

庄子《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2.把握《逍遥游》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结构。

3.文言词句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

分层次朗读与品味,学习本文说理的基本方法,进而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和绝对自由思想,树立合乎规范的自由理念。

2.进行尊师爱生的文化教育。

 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庄子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

二、难点:正确理解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一、安排3课时二、教法:朗读设疑点拨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庄子思想及其作品,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位哲学家,临死前,心情很平静。然而弟子们想厚葬他,他却为弟子想法难过了。他对弟子们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为我送行,我的陪葬物品还不齐备吗?”弟子们流泪了,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他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吃,地下有蝼蚁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这位勘破生死关的人就是庄子。

二、庄子其人及思想

1.庄子其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他曾作过只一段时间的漆园吏,因此长期生活在贫困中:靠打鞋营生,饿得面黄肌瘦;身穿补丁衣服;曾向监河侯借粮。/但是物质生活的困窘并没有使他低下高傲的头颅:他蔑视权贵,不愿为富贵利禄而苟且营求,曾拒绝楚王的千金聘相。/他热爱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2.庄子思想庄子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神的主宰。庄子思想极为复杂,与儒、墨两家思想针锋相对。庄子建构的人生哲学体系有三个方面 1)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所谓自然,就是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他认为仁义礼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他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分析端正提高:网络游戏的愉悦与满足规则的前提关系) 2)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珍惜个体生命,避免伤生害性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我们必须清楚他的“以无用为用”观点,即去除各种功利追求,既不对他人有益,也不求个人功名宝贵。(分析举例:人生愉悦的状态)

3)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设计的途径:安命(庄子把现实中无法解释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看作“命”);齐物(否定和抹煞事物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

三、《庄子》著作及其风格

1.学生参看课文题注。

2.背景知识及风格印象。

故事回顾:《目无全牛》《踌躇满志》《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东施效颦》《鹏程万里》《白驹过隙》《得鱼忘筌》。 

庄子散文构思巧妙,想像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且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幽默讽刺的的意味。《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也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 四、自读课文《逍遥游

1.指导朗读全文(或听录音两遍,形成语感,为加强理解服务)。 2.通读课文注释,疏通课文重要词语或理解障碍。3.完成《步步高》的基本内容:字词注音;词义理解(通假/一词多义)

4.整理阅读思路,按出现的事物整理,继而归纳课文结构(要求学生动笔,必要时让学生上讲台板书交流)。5.合作交流:(1)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境界是怎样的?(2)哪些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第一段、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北冥有鱼…………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 ②南冥者,天池也。③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3.阅读并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明确并出示幻灯片 鹏鸟:南徙以六月息抟扶摇高飞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的结果 4.学生齐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 5.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用法。①置杯焉是胶,水浅而舟大也。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翻译下列句子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之二虫又何知! 

6.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这种对象有何特殊表情?

 蜩学鸠: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不至就控于地○笑 7.文中“之二虫又何知”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态度或道理? 讨论,明确:事物、目标无论大小,实现目标,都有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所依凭,不能随心所欲,总是心役于形,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3分钟。

 2.区分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①小年不及大年。 ②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③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3.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②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4.作者为了说明“此小大之辩也”这个道理,举也哪些例子? 学生阅读,发现,交流。明确: 例举的事物:朝菌、蟪蛄、冥灵、彭祖、与鲲鹏相较的斥鴳(此物重点处理)。阐明的道理: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世界里,动物、植物、云气、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空间,大者大,小者小,都区分了大小、长短、远近、范围等等,有以物喜或以物悲的情绪,特别有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嘲讽意味,这都表明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三、课后巩固、整理。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文第三段批判继承庄子思想领悟文本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20分钟)1.学生试着翻译全段(分两组:一组翻译“故夫知效一方…………虽然,犹有未树也。”一组翻译“夫列子御风而行…………圣人无名。”) 2.效果检验

①知效一方,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③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讨论探求: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逍遥”的主张的?真正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哪些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分解一、前面两段主要是对世间万物的宽泛讨论分析,本段主要是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举“效”“比”“合”“征”四种人与宋荣子、列子对比,说明这些人虽有区别,达到了相当的境界,但都不免有所待,从而从正面直接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说明了全文主旨。

 分解二、真正逍遥游的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就是说,要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做到“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游。也中人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此境界。分解三、庄子认为万物都受到限制,社会上的人被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所牵累,没有自由可言。其关键的原因在于“有己”。因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即所谓“无己”,就是忘记自我,摆脱外物的束缚,达到物我合一。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神禄之心,无建功立业的理想。所谓“无名”,忘记荣辱得失,俯仰随我。这样一来,便在头脑中消除了物我对立,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了超现实的绝对自由。 二、批判继承庄子的思想(10分钟) 设问:在现实生活中,你相信庄子描绘的那种“绝对自由”生活吗?如何处理? 讨论、交流。点拨: ①庄子的这种思想,在现实中就是无法摆脱的“心为形役”,即“心”与“形”的矛盾,是超现实的精神上绝对自由。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正确的,但我又发现这种“绝对自由”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现实的唯心主义观 ②现实生活中这种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脱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幻想。我们青年人应该抛弃私利之心和不合时段与身份的杂念,勇敢面对生活,敢于挑战生活,拼搏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③一定要注意社会生活的规约性,不可忽略个性释放的伤害性、攻击性。 三、领悟《逍遥游》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8分钟)分解1.第一段中是如何描写鲲鹏的?形体硕大的它们是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 学生活动:找出语段,然后思考其描写的特点。 教师明确:想像奇特,大胆夸张,行文汪洋恣肆,把虚构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 分解2.第二段中描写了哪些超常的人或物?体现了何种特点?学生活动。然后明确:超常事物有“冥灵”“大椿”“彭祖”“列子”。作者引用神话、传说中的人与物,以此来体现世界的神奇,表现了创作主旨,张显浪漫主义特色。分解3.品读描写了“蟪蛄”“朝菌”“蜩”“斥鴳”的语句,思考其文采魅力原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2.把握《逍遥游》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结构。

3.文言词句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

分层次朗读与品味,学习本文说理的基本方法,进而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和绝对自由思想,树立合乎规范的自由理念。

2.进行尊师爱生的文化教育。

 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庄子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

二、难点:正确理解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一、安排3课时二、教法:朗读设疑点拨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庄子思想及其作品,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位哲学家,临死前,心情很平静。然而弟子们想厚葬他,他却为弟子想法难过了。他对弟子们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为我送行,我的陪葬物品还不齐备吗?”弟子们流泪了,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他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吃,地下有蝼蚁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这位勘破生死关的人就是庄子。

二、庄子其人及思想

1.庄子其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他曾作过只一段时间的漆园吏,因此长期生活在贫困中:靠打鞋营生,饿得面黄肌瘦;身穿补丁衣服;曾向监河侯借粮。/但是物质生活的困窘并没有使他低下高傲的头颅:他蔑视权贵,不愿为富贵利禄而苟且营求,曾拒绝楚王的千金聘相。/他热爱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2.庄子思想庄子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神的主宰。庄子思想极为复杂,与儒、墨两家思想针锋相对。庄子建构的人生哲学体系有三个方面 (1)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所谓自然,就是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他认为仁义礼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他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分析端正提高:网络游戏的愉悦与满足规则的前提关系) (2)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珍惜个体生命,避免伤生害性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我们必须清楚他的“以无用为用”观点,即去除各种功利追求,既不对他人有益,也不求个人功名宝贵。(分析举例:人生愉悦的状态)

(3)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设计的途径:安命(庄子把现实中无法解释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看作“命”);齐物(否定和抹煞事物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

三、《庄子》著作及其风格

1.学生参看课文题注。

2.背景知识及风格印象。

故事回顾:《目无全牛》《踌躇满志》《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东施效颦》《鹏程万里》《白驹过隙》《得鱼忘筌》。

庄子散文构思巧妙,想像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且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幽默讽刺的的意味。《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也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 四、自读课文《逍遥游

1.指导朗读全文(或听录音两遍,形成语感,为加强理解服务)。 2.通读课文注释,疏通课文重要词语或理解障碍。3.完成《步步高》的基本内容:字词注音;词义理解(通假/一词多义)

4.整理阅读思路,按出现的事物整理,继而归纳课文结构(要求学生动笔,必要时让学生上讲台板书交流)。5.合作交流:(1)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境界是怎样的?(2)哪些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第一段、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北冥有鱼…………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也。 ②南冥者,天池也。③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3.阅读并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明确并出示幻灯片 鹏鸟:南徙以六月息抟扶摇高飞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的结果 4.学生齐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 5.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用法。①置杯焉是胶,水浅而舟大也。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2)区分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翻译下列句子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之二虫又何知!

6.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这种对象有何特殊表情?

 蜩学鸠: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不至就控于地○笑 7.文中“之二虫又何知”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态度或道理? 讨论,明确:事物、目标无论大小,实现目标,都有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所依凭,不能随心所欲,总是心役于形,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3分钟。

 2.区分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①小年不及大年。 ②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③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3.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②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4.作者为了说明“此小大之辩也”这个道理,举也哪些例子? 学生阅读,发现,交流。明确: 例举的事物:朝菌、蟪蛄、冥灵、彭祖、与鲲鹏相较的斥鴳(此物重点处理)。阐明的道理: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世界里,动物、植物、云气、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空间,大者大,小者小,都区分了大小、长短、远近、范围等等,有以物喜或以物悲的情绪,特别有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嘲讽意味,这都表明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三、课后巩固、整理。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文第三段批判继承庄子思想领悟文本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20分钟)1.学生试着翻译全段(分两组:一组翻译“故夫知效一方…………虽然,犹有未树也。”一组翻译“夫列子御风而行…………圣人无名。”) 2.效果检验

①知效一方,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③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讨论探求: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逍遥”的主张的?真正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哪些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分解一、前面两段主要是对世间万物的宽泛讨论分析,本段主要是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举“效”“比”“合”“征”四种人与宋荣子、列子对比,说明这些人虽有区别,达到了相当的境界,但都不免有所待,从而从正面直接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说明了全文主旨。

 分解二、真正逍遥游的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就是说,要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做到“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游。也中人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此境界。分解三、庄子认为万物都受到限制,社会上的人被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所牵累,没有自由可言。其关键的原因在于“有己”。因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即所谓“无己”,就是忘记自我,摆脱外物的束缚,达到物我合一。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神禄之心,无建功立业的理想。所谓“无名”,忘记荣辱得失,俯仰随我。这样一来,便在头脑中消除了物我对立,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了超现实的绝对自由。 二、批判继承庄子的思想(10分钟) 设问:在现实生活中,你相信庄子描绘的那种“绝对自由”生活吗?如何处理? 讨论、交流。点拨: ①庄子的这种思想,在现实中就是无法摆脱的“心为形役”,即“心”与“形”的矛盾,是超现实的精神上绝对自由。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正确的,但我又发现这种“绝对自由”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现实的唯心主义观 ②现实生活中这种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脱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幻想。我们青年人应该抛弃私利之心和不合时段与身份的杂念,勇敢面对生活,敢于挑战生活,拼搏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③一定要注意社会生活的规约性,不可忽略个性释放的伤害性、攻击性。 三、领悟《逍遥游》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8分钟)分解1.第一段中是如何描写鲲鹏的?形体硕大的它们是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 学生活动:找出语段,然后思考其描写的特点。 教师明确:想像奇特,大胆夸张,行文汪洋恣肆,把虚构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 分解2.第二段中描写了哪些超常的人或物?体现了何种特点?学生活动。然后明确:超常事物有“冥灵”“大椿”“彭祖”“列子”。作者引用神话、传说中的人与物,以此来体现世界的神奇,表现了创作主旨,张显浪漫主义特色。分解3.品读描写了“蟪蛄”“朝菌”“蜩”“斥鴳”的语句,思考其文采魅力原因。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逍遥游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庄子《逍遥游》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逍遥游》课堂教学实录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逍遥游(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逍遥游》赏析
    关于“逍遥游赏析”的内容
    《庄子•逍遥游》赏析
    高二课文赏析:《逍遥游》读后感作文
    逍遥游 赏析
    古代散文中的一道异观——《庄子.逍遥…
    逍遥游赏析
    《庄子·内篇1·逍遥游》
    语文专题:逍遥游
    《逍遥游》教学反思
    逍遥游
    《逍遥游》课堂实录
    [转载]《逍遥游》课堂实录
    [转载]《逍遥游》课堂实录2
    《逍遥游》课堂教学实录
    逍遥游实录
    逍遥游教学实录(转)
    庄子《逍遥游》教学手记
    逍遥游原创教案和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
    逍遥游教学
    《庄子·逍遥游》
    庄子《逍遥游》教学反思
    逍遥游 (苏教版)
    逍遥游 庄子,原文及翻译
    庄子与《逍遥游》阅读
    庄子与《逍遥游》阅读(二)
    庄子逍遥游原文
    老子与庄子的区别
    《逍遥游》原文和译文+赏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逍 遥 游》(节…
    逍遥游 原文译文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读《庄子逍遥游》篇
    《逍遥游》教学实录
    逍遥游教学实录
    庄子·逍遥游
    《逍遥游》英文版
    《逍遥游》原文和译文+赏析
    《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写作特点赏析
    《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
    《逍遥游》第三课时说课稿
    《逍遥游》
    论《庄子·逍遥游》的主旨
    《庄子》乱谈——《逍遥游》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装在套子里…
    《逍遥游》(节选)思路新解
    《逍遥游》教学实录
    结合《逍遥游》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
    《逍遥游》(节选)课文全解
    [必修五]《逍遥游》说课稿(苏教版)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 逍遥游(节选)说…
    逍遥游 教案 免费_逍遥游 课件 说课稿
    逍遥游 说课稿
    《逍遥游》说课稿
    重教《逍遥游》引发的思考
    庄子之《逍遥游》的思想分析
    深圳市富源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二模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教…
    逍遥游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2
    第4册教案:《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
    《逍遥游》教案3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优秀教案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说课稿-说课教案
    《逍遥游》教案2
    高中语文第四册《逍遥游》教案
    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角度解读《逍遥游…
    高中语文第四册《长亭送别》教案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4
    《项链》教案
    《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节选)》教案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分析
    《逍遥游》教学设计3
    《逍遥游》(节选)教案设计
    《逍遥游》教案示例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2
    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 6、《逍遥游》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 (2-1)
    《逍遥游》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4
    《逍遥游》教学设计5
    凌忽世俗的标杆之外——《逍遥游》教…
    《逍遥游》(节选)说课稿
    《逍遥游》末段分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