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M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正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6

 

[NextPage]

 教学目标: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

方法: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以丰富翔实的课外资料填充诗歌的空白。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

方法:人手一份关于李白生平的资料和一组最能体现其创作个性的诗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投影讲述。

一、导入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时隔10个世纪,在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继披香散步汨罗江的浪漫主义待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人向我们款款而至。他是谁呢?先别急着翻课本,让我吟出他的诗句,我们来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今天我们一起要走近的就是写这首诗的作者——李白,诗文“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新课

(一)析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问:从诗题中我们对这首诗可以了解多少?

听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意见。

总结:

1:内容:梦游天姥

2:形式:吟(回答出“吟”这一形式,学生会有难度,老师作适当的提示)

3:内容:留别

提示:在这里,我们又接触了一种古诗体,“吟”,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我们已学了不少古诗体,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我们称这样的诗歌形式为“歌行体”,“大小长短,错综阖辟,素无定体”。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学完之后,我们可以一起用自己的词汇去理解这种古诗体。现在就让我们把问题搁一边。

(二)熟悉诗篇

现在我们一起读诗,仔细品味诗人是否用了酣畅的笔墨来写“梦游天姥”呢?是否在与人“留别”呢?

1、朗读诗歌:

学生齐读

纠正字音,并给疑难字词作适当解释。(注:疑难字词已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利用身边的工具书,结合课文的注释。)

叫一位学生在小黑板上注音:

天姥: m?  瀛洲:yíng    

云霓:ní 副虹,雨后天空中与虹同时出现的彩色圆弧。

剡溪:shàn 在嵊县境内,溪水名。

渌水:lù 清澈。

脚著谢公屐:zhuó 穿。    jī鞋子。

暝:míng  日落,天黑。

殷岩泉:y?n  雷声。如:殷殷其雷

栗深林:lì 通“傈”

水澹澹:dàn 波浪起伏或流水迂回状。

訇然:hōng  大声。

青冥:  míng  深远。

鸾回车:  luán  古代传说中的一神鸟。

魂悸:  jì   因害怕而心跳。

恍惊起而长嗟:  jiē  叹息。

教师纠正。

[NextPage]

 

2、现在让我们一起找出相应的内容。

①从哪到哪儿诗篇是在记“梦游天姥”?

学生回答:“海客淡瀛洲…………………………失向来之烟霞”(让学生看着书先自读一会儿,找出这部分内容)

②那么从哪里我们又读出了诗人是在与人“留别”?

(给学生时间仔细去找,因为答案在结尾处)

答案:“别君去兮何时还”(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

3、着重阅读“梦游天姥”这一部分。

学生齐读,教师引导:文章是记游,但与一般的记游不同,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不同在什么地方?

这是“梦游”(引导学生全体作答)请一位学生找出点题的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请一位学生作答)解释:“我欲因之梦吴越”

请一位学生作答:因(表因果关系)之(代词)那么前文是 作者游天姥山的原因。

①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部分诗文,思考是什么激起了诗人的游兴?

朗读:“海客淡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解释:“信难求”——实在

  “或可睹”——有时

从诗文中体会天姥山的形象:越人言

云霓明灭  连天横  1五岳:

      与别山作比  2赤城:浙江省天台县北,山名

                    3天台:山名,在浙江天台北,与“天姥”相对

六行诗既点明了天姥山的位置,同时突出了天姥山之高峻。超五岳,压倒赤诚,连绝高的天台山也只好倾倒在它的东南方。

李白自青年时代就向往吴越的山水,曾在《秋下荆门》中就抒发了自己这份向往之情,“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天姥山的奇景瑰形激发了李白的游兴。

那么诗篇起笔却没马上写天姥山,诗人先写“海客淡瀛洲”,这样落笔是什么原因,“瀛洲”指什么?

给学生时间考虑。

从“瀛洲”打开学生的思路。骄阳酷暑,我们向往去海边,那么对“东海蓬莱”会有所耳闻,这“蓬莱”相传是一座仙岛,上有长生不老药,当年秦始皇曾遣三千童男童女上岛采药,诗中所言的“瀛洲”为这东海上三座神山之一,还有一座是“方丈”。

来往海上的人淡起仙人居的瀛洲,印象中是烟雾缭绕,波涛迷茫,实在难以寻求。

以此山的难求来映衬天姥山的实在。虽然高耸入云,但确实有其山,云开雾拨之后还能真真实实地睹上一面,所以诗人希望自己踏上此行。

齐读这一部分,这是诗人入梦之缘。

②那么让我们随着诗人的想象,一起进入他的梦游世界。

诗人是如何来到目的地的?

答案:“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镜湖,即绍兴鉴湖

诗人渡过镜湖,在月的映照下,来到剡溪。有诗云:“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

到了剡溪,诗人已到了天姥山的入口。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相传晋朝以前,这里人迹罕至,只有汉时的刘晨、阮肇入此山采过药。到南朝时,淝水之战中曾立下赫赫战功的谢玄的孙子到浙江永嘉来任太守,此人喜遨游山水,永嘉恰巧山秀水灵,所以任职期间游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当时从会稽到永嘉地区,须穿越新昌,天台地区,此地丛山峻林,茂林修竹,而性喜山水的太守开始伐木取径,直到临海。风光绮丽的天姥山正处这险要地段,因而名声大振。

李白追慕前贤高情雅致,神思飘飘,深入了天姥山。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谢公屐:据载,谢灵运游山时所穿的木屐,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时去其后齿)

[NextPage]

 

③诗人立在了前人开拓的古道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相应诗句。(让学生寻找)

答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看到)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听到)

诗人想象中的天姥山:山高、路崎岖、奇花异迷人眼,泉声殷殷如雷鸣,清猿长啼,天鸡空中啼明,幽深寂静,使人站粟。

正在此时,忽然“列缺霹雳,丘岳崩摧”,眼前出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里,诗人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诗文中寻找

答案:“青冥浩荡不见底,甘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上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情到酣处,诗人的想象纷至沓来。青空寥落,深不见底,金银台上,日月照耀,金碧辉煌。神仙排云而出,身着云霞般华美的衣裳,乘清风,纷纷而来。 老虎鼓瑟,鸾鸟拉车,仙乐阵阵,车声辚辚。众仙像麻束一样列队立在金银台上。诗人神游八极之表。

忽然“魂悸以魂动”,诗人梦中觉得心中悸动,恍恍惚惚醒转过来,口中仍发出惊叹之声。——梦已醒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只有睡着时候垫的枕席还在,梦中的烟霞胜景已全部消失了。梦已尽而思无穷。

小结:

诗人因越人传说天姥险峻绮丽,而起游兴,还未启程,已先梦游,情到酣处,仙境忽现,虚境之中又生幻境,使读者随着诗人的笔触摇曳生情,起伏跌宕。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一部分诗文。

4、“梦游天姥”,诗人极尽想象,直到眼前烟消云散,诗人才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现实之中的诗人是如何状态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诗文的最后一部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学生讨论,可以结合已学诗词、已知的关于李白的知识,并教师提供的关于李白的诗赋及生平资料(见附稿二),鼓励学生回答。

把学生分为四组,分组讨论:

[NextPage]

 

提供资料:

①李白诗赋

《大鹏遇希有鸟赋》仗剑远游至江陵遇道士司马祯时作

《行路难》(三首)天宝三年(744年)离开长安时作

《将进酒》天宝十一载(752年),时诗人已五十二岁,自长安放还历九载时作

②李白生平资料

出生——辞亲远游,仗剑出蜀——第一次南北漫游——长安——第二次南北漫游

讨论结束,教师提问:

(1)根据提供的资料我们来推测此诗大约创作于李白的哪一段时期?

参考答案:赐金还乡,东游梁宋、齐鲁,即将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之际。

为什么?参考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眼”,从这一诗文中读出。

“摧眉折腰”,当指在长安生活这一时期得出的的体会(引导学生回答)

(2)你们是如何理解这饱蕴诗情的两行诗句的?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叠合出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四组学生畅淡)

参考:长安曾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这里,诗人寄意壶酒,布衣供奉翰林,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这里李白因一曲《乌栖曲》得到了“四明狂客”贺知章的赏识,为其解金龟换酒,极尽荣华,肆意放诞,然而熙熙攘攘,闹闹哄哄的帝都亦不过如此,外戚专权,同僚争权,诗人无意留恋,

诗人宁愿选择自己的生存空间,选择放鹿青崖,踏寻名山,释放自由与率气。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

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中叠合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充,对自由充满向往。

(三)收拢对整首诗的理解,回答课开始时对诗题解析时留下的一个问题,“吟”是怎样的一种古诗体?

提示学生:主要从形式上去思考这个问题,罗列出学生能从这首诗中获得的信息:

①字数不定,有四言、五言、七言、九言,随诗人情感起伏而变化。

四言处:“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无石扇,訇然中开”,

字字铿锵,词激意急。

七言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轻松畅快

杂言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余韵袅袅。

②压韵自由,可以换韵

这首诗时而两句一韵,如“城”和“倾”,时而四句一韵,如“溪”“啼”“梯”“鸡”等。

请学生再找出几处压韵的地方:

如“巅”、“烟”、“山”和“颜”;“摧”、“开”和“台”;“下”和“麻”;“嗟”和“霞”

转韵达十二处之多。

③对仗无严格要求,此诗中出现的对仗处为“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这样的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

教师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吟”这一文体再作适当补充:

原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李白采用这一形式,自出新意。与“歌行体”相似,适宜歌唱而着意追求声音和谐,形式自由。

[NextPage]

 

三:布置作业

(一)            抄写小黑板上的生字、生词,背诵这一首诗。

(二)            阅读余光中的诗歌《寻李白》,完成思考题。

板书设计:

(一)主板书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㈠  吟   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体

㈡  留别   作于天宝四、五年间,刚被“赐金还乡”

㈢  梦游天姥

寻  李  白

余光中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附稿二:李白生平资料>

 

李     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后迁居四川.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中华人物在线] 李白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 想像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NextPage]

 

一、好任侠, 喜纵横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 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 好任侠, 且喜纵横. 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 自汉末以来, 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 李白从少年时起, 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 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 潜心学习, 多年不进城市. 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 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 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 由于饲养惯了, 定时飞来求食, 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 一声呼唤, 便从四处飞落阶前, 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 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 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 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 认定他们有道术, 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 可是, 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 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 那时李白才十六岁. 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 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 喜谈王霸之道, 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二、 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他乘舟沿江出峡, 渐行渐远, 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 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推送着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 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

  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 而且写得一手好篆, 诗也飘逸如仙. 玄宗对其非常尊敬, 曾将他召至内殿, 请教经法, 还为他造了阳台观, 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

  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 自然十分开心, 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 李白器宇轩昂, 资质不凡, 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 及至看了他的诗文, 更是惊叹不已, 称赞其“有仙风道骨, 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 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 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 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 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 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 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 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 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 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兴奋之余, 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 以大鹏自喻, 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 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从江陵起, 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 途经岳阳, 再向南去, 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 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 李白悲痛万分, 他伏在朋友的身边, 号陶大哭, "泣尽继之以血". 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 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 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 真是无可奈何, 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 自己继续东游, 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

  李白来到了庐山, 在此写下了烩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NextPage]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 此地江山雄性, 虎踞龙盘, 六朝宫阅历历在目. 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 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 他认为往日之都, 己呈一片衰颓之气, 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 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 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 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 当李白告别金陵时, 吴姬压酒, 金陵子弟殷勤相送, 频频举杯劝饮, 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 流过了人们的心头, 使人难以忘却.

  李白告别金陵后, 从江上前往扬州.

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 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 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 到了盛夏, 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 《系马垂杨下, 衔杯大道边. 天边看绿水, 海上见青山》, 好不惬意. 到了秋天, 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 卧病他乡, 思绪很多, 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 又深深地思念家乡, 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 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准南病好之后, 又到了姑苏. 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 李白怀古有感, 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 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 称其 "可以泣鬼神矣". 由此看来, 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 却多别出新意.

  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 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 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 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

李白由越西归, 回到了荆门.

  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 虽然思乡心切, 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 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 最后, 他决定再度漫游.

  首先, 他来到洞庭湖, 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 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 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 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 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 《赠孟浩然》.

不久, 李白到了安陆, 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 然而, 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 他仍然想寻找机会, 以求仕进. 在隐居寿山时, 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 提高自己的声誉.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 便将其招为女婿. 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 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 又几次出游, 结识了 一些官吏和贵公子, 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三、一进长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 玄宗即位后, 己有过多次狩猎, 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 耀武扬威, 以此震慑邻国.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 玄宗又有一次狞猎, 正好李白也在西游, 因上《大猎赋》, 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 "大道匡君, 示物周博", 而 "圣朝园池遐荒, 殚穷六合", 幅员辽阔, 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 夸耀本朝远胜汉朝, 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 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 另外, 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 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 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 常登临终南山远眺. 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 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 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 因此颇有自豪之感. 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 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

    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 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 最后两句说 "何时人少室, 王母应相逢", 是祝她入道成仙. 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 希望引荐, 愿为朝廷效劳. 由此, 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 李白有次去紫极宫, 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 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 这次相遇, 自然立刻上前拜见, 并呈上袖中的诗本. 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 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 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丰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 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 李白仍然作客长安, 没有机会出任, 他的心情有些沮丧. 好友诚意相邀, 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 但李白无意前往. 这次去长安, 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 却毫无着落, 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 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 也极不得意, 只有发出"行路难, 归去来"的感叹, 离开了长安.

[NextPage]

 

四、翰林供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 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 对其十分仰慕, 便召李白进宫. 李白进宫朝见那天, 玄宗降辇步迎, “以七宝床赐食于前, 亲手调羹”. 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 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 胸有成竹, 对答如流. 玄宗大为赞赏, 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 职务是拟文告, 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 利用他敏捷的诗才, 赋诗纪实. 虽非记功, 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 以盛况向后人夸示.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 同僚不胜艳羡, 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初, 每年冬天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 李白自然侍从同去, 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 歌颂圣朝威力, 深得玄宗赏识. 此时, 玄宗宠爱杨玉环, 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 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 谱人新曲歌唱. 李白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 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 竭尽才思采写这些诗.

  在长安时, 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 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 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 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 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 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 笼罩着中国, 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 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宦官和外戚的受宠, 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 自己虽在长安, 但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

    朝政的腐败, 同僚的诋毁, 使李白不胜感慨, 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 谁料就在此时, 倒被赐金放还, 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 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的归山, 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

五、再次远游

  1·漫游梁宋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 李白到了东都洛阳. 在这里, 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此时, 李白已名扬全国, 而杜甫风华正茂, 却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 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 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 两人以平等的身份, 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阳时, 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 访道求仙.

  这年秋天, 两人如约到了梁宋. 两人在此抒怀遣兴, 借古评今. 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 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 然而, 三人各有大志, 理想相同. 三人畅游甚欢, 评文论诗, 纵谈天下大势, 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 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 李杜又一次分手, 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 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 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 成为道士. 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 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 为他造了真寰. 此次的求仙访道, 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年 (公元745年)秋天, 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 他们两次相约, 三次会见, 知交之情不断加深. 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 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 就在这年冬天, 两人分手, 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2·东去吴越

  李白离开东鲁, 便从任城乘船, 沿运河到了扬州. 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 也就没有多滞留.

  到了会稽, 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 不久, 孔巢文也到了会稽, 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 泛舟静湖, 往来剡溪等处, 倘佯山水之中, 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美丽妇女.

  在金陵, 李白遇见了崔成甫. 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 情怀更加相投. 每次游玩时, 都尽情畅游, 不计早晚. 他们泛舟秦淮河, 通宵达旦地唱歌, 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 拍手为他们助兴. 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 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 友情更深厚, 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 每当想念, 便吟诵一番。

  3·探幽燕, 走江南

  李白在吴越漫游了几年, 漂泊不定. 这时国家混乱, 情况一年比一年差. 在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心情引导下, 他决计去幽燕(今北京一带), 以探虚实.

  到了幽燕之后, 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 形势己很危急, 自己却无能为力. 安史之乱前两三年, 李白漫游于宣城、当涂、南陵、秋浦一带, 仍然衣食依人, 经常赋诗投赠地方官, 以求帮助.

  在此次漫游期间, 李白因夫人许氏病亡, 又娶宗氏. 家庭多变, 国家多事, 李白一面求仙学道, 一面企图为国建功, 对于国家安危, 颇多关切, 虽然仍事漫游, 已与过去有所不同.

六、病逝途中

  天宝十四年, 安史之乱策发, 李白避居庐山. 那时, 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 永王李磷恰在此时出师东巡, 李白应邀人幕.

  李白人幕后, 力劝永王勤王灭贼, 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 他也作过自我检讨. 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 参加, 以此免祸, 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

  永王不久即败北, 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 这时崔涣宣慰江南, 收罗人才. 李白上诗求救, 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 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 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 并让他参加了幕府. 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 为宋写过一些文表, 并跟随他到了武昌.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 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 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但不知什么原因, 后来不但未见任用, 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梓潼), 完全出乎意料. 因为当时永王幕下的武将均巴得到了重用. 事情之所以发生变故, 可能与崔涣、张镐这批人的失势有关.

  至德二年 (公元757年)冬, 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 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 即将一去不返, 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 "夜郎万里道, 西上令人老", 不由更觉忧伤.

  由于李白在海内素负盛名, 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请, 大家都很尊重他, 并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遭流放的罪人.

  乾元二年 (公元759年), 李白行至巫山, 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 宣布大赦, 规定死者从流, 流以下完全赦免. 这样, 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 终于获得了自由. 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 而那首著名的《朝发自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

  到了江夏, 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 李白便逗留了一阵. 乾元二年, 李白应友人之邀, 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 发思古之幽情, 赋诗抒怀. 不久, 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 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 他往来于两地之间, 仍然依人为生. 上元二年, 己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 他的生活相当窘迫, 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公元762年), 李白病重, 在病塌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 赋 《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终年六十二岁.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6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3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3
    作品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4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太姥山另解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二)
    惊心动魄的梦游之曲——李白《梦游天…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夭矫离奇 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
    英文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5
    李白诗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3
    《蜀道难》教学设计
    【作品原文】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
    【作品译文】蜀道难
    友情如春水 美景怡人心──李白《送…
    【作品英译】蜀道难
    蜀道难经典翻译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 欣赏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蜀道易──《蜀道难》的伉俪篇
    一梦十年山川依旧 蜀道今不难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
    重新看待李白与盛唐的关系
    蜀道难电子课本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
    《蜀道难》课堂教学详案
    《送友人入蜀》解析
    《蜀道难》读法:剥皮抽筋法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
    《蜀道难》教学设计2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 蜀 道 难 》 教 学 实 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4
    《蜀道难》课堂实录1
    《蜀道难》课堂实录2
    李白《蜀道难》赏析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品读三题
    【注释】蜀道难
    【赏析】蜀道难
    唐诗百话:李白《蜀道难》赏析
    “奇之又奇” 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蜀道难》主题之辨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将进酒——李白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解读
    将进酒
    《将进酒》课堂实录2
    将进酒电子课本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唐诗鉴赏指导——李白《将进酒》诗歌…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将进酒》教学实录
    《将进酒》课堂实录
    李白《将进酒》赏析3
    李白《将进酒》英文版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
    品赏李白《将进酒》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蜀道难》电子教材
    《蜀道难》教学建议
    《蜀道难》备课笔记
    《蜀道难》教学设想
    《蜀道难》教学设计
    新蜀道“难”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蜀道难》主题再探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读李白《蜀道难》诗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蜀道难
    新编《蜀道难》
    《蜀道难》教学设想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一首政治抒情诗──《蜀道难》主题新…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的立意
    《蜀道难》有关评述
    《蜀道难》词语解释
    《蜀道难》开篇叹词音义句读解
    巧借友人写山川 深深忧虑融自然──…
    韩愈《调张籍》赏析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形近字辨析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新蜀道难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蜀道难》魅力新解
    《蜀道难》课文导读
    寻李白
    《蜀道难》课文题解
    关于蜀道
    唐诗简介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蜀道难》学法指导
    李白年表
    永远的李白
    《蜀道难》多音字辨析
    《蜀道难》主题思想
    李白的成名作《蜀道难》
    《蜀道难》生字注音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
    《蜀道难》多义词辨析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
    《蜀道难》写作背景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特殊句式
    《蜀道难》难句解析
    《蜀道难》结构分析
    《蜀道难》写作特点
    《蜀道难》写作特色
    《蜀道难》课文赏析
    《蜀道难》词类活用
    《蜀道难》疑难解析
    《蜀道难》知识归纳
    《蜀道难》问题探究
    李白简介
    《蜀道难》课文译文
    从“居士”说起──兼对李白、杜甫诗…
    《蜀道难》通假字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诵读提示
    《蜀道难》背诵指导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分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评点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鉴赏要点
    李白《蜀道难》赏析2
    《蜀道难》赏析3
    古诗文赏析——李白(唐)《蜀道难》
    《蜀道难》赏析4
    施蜇存:《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5
    《蜀道难》课文导入
    《蜀道难》教学杂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