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M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正文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太姥山另解

 笔者闲时写下这篇文章,并非为太姥山作为自古名山拉关系,而增加其文化底蕴。本文仅从诗中释义来验证李白所吟之“天姥”。

  首先让我们来回味李白脍炙人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邱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找;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截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天姥山上的)赤岸仙城。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的天姥山)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似乎又)送我到了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谢公(为游山而设计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象麻一样。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幼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脍炙人口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该诗既不是真的记游,也不是真的写梦,而是借描写梦游天姥的奇特幻境,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态度。诗写梦游天姥仙境,意象奇特、构思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于奇丽炫幻,变化惝恍的天姥山景致描写中,笔者认为李白所写乃福建福鼎太姥山,但其中似乎又有出入,且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瀛洲:乃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关于瀛洲所在,史上也有很多说法,普遍说法在东海。现在所指古瀛洲,地处海峡西岸宁德市境内,南离福建省会福州市100多公里,北距国家重点风景区太姥山100多公里。当然也有说瀛洲是指台湾省。但无论是哪种版本,总之在李白这时是虚无缥缈的,正所谓“信难求”。而本句与下句直接对应,也间接的道明李白笔下的“天姥山”与古代仙山瀛洲一样不可考,都只是听说而以,从诗句下文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矛盾:现今的浙江新昌天姥山正在剡溪(曹娥江干流,流经浙江省绍兴市嵊州一段称剡溪,或称剡江、剡汀、戴湾,戴逵滩)附近,如果李白能到剡溪,那么对于当时素有“五岳寻仙不辞远”,与道家、仙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李白来说是不可能不亲自登临,而把“天姥山”和瀛洲一样,同样用遐想来表达。
      
 “越人语天姥,运霞明灭或可睹。”越:在古文献记载中“闽”出现的年代在前,“越”稍后,而后为“闽越”。《山海经》:“闽在海中”,《周礼》云:“七闽”《史记》,《汉书》中才出现“闽越”。周朝时“七闽”与“百越”同义,最初并不是指闽地的土著民族,而是通指居住活动于东南地区的越人。《说文解字》:“闽,东南越,蛇种”。《吴越春秋》:“越在已地,其位蛇也。”《左思赋》:“闽,越名也”战国初年败于楚的越国(于越族)遗民退入闽地及浙南地区与当地的闽越先民融合,形成了秦汉时期的闽越族。汉以后随着百越其它族群的逐渐消亡,“闽人”或“越人”的称谓指得都是福建及浙南一带的闽越人。而浙江新昌天姥山为浙北新昌,此处也似乎有所出入。
       
我们继续阅读下面的诗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赤城:指赤岸城。“赤岸城”这个地名,在中国历史古籍上,以为是仙家之地,如古所云“赤岸,玄圃”。玄圃即神山所在的地方。《七发》诗云:“凌赤岸彗扶桑”,扶桑日出的地方。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戏题王宰山水图歌》诗云:“赤岸水与银河通”。太姥山脚步东海之滨,有牛郎岗遗迹,晋代传说由此乘槎能达银河。在唐玄宗年代薛明月就以“苜蓿长阑干”的诗句,愤激了唐玄宗,其后隐居太姥山南的赤岸城,有五言律一首咏太姥山:“扬舟令 穷海岛,选胜访神仙。鬼斧巧开凿,仙踪常往还,东瓯溟漠外,南越渺茫间。为问容成子,刀圭乞驻颜”。薛令之,字明月,唐代福建第一位进士,闽人以诗赋登弟自令之始。开元中历左补阙,侍太子讲读与贺知章并侍东宫。薛明月的诗赋李白是耳熟的。有一段文案轰动当朝,时李林甫,不惬于太子,宫僚冷落,令之欲讽明皇,题壁云:“朝旭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明皇览后不悦,援笔题曰:“啄木嘴距长,凤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于是谢病徒步归隐太姥山南赤岸。明皇知道其家贫,令有司资以岁赋。令之量口受赐,传为美谈。即肃宗即位,以旧德召令之,令之已逝矣,因敕名其乡曰廉乡,水日廉溪。(唐?《薛令之外传》)这些事件李白不可能没有听闻,所以李白才在他的记梦诗中写道“势拔五岳掩赤城”。所以著名考古学家游寿才说“赤岸城的历史,比州、府要早得多”。在太姥山南的考古发现中,还出土了一方夏公所立的“赤岸城”碑。当然关于赤城的话法,有人会有不同的异议:有人说赤城指多以称土石色赤而状如城堞的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也叫赤城山。关于这个异议,笔者只须要通过本诗句的意义即可直接予以否定:且看本句中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描过,“势”——超越之意,“天姥山”啊,那巍然高耸气质简直要超越了三山五岳啊,“还掩住了小小的赤城山”,这里后面半句故意加上了引号,因为如果这里的赤城直是指赤城山的话,那也太不可思议了,李白不会这么不识货吧,小小的赤城山跟五岳能比么?既然不能比,那么为什么这里“天姥山”超越了五岳而只是掩住了赤城山?虽然这里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如果这里的赤城是赤城山的意思,那么这就不知道是赞赤城山呢,还是赞“天姥山”?笔者前面指出赤城,实指仙家之地,乃神仙住所,而这一点也与李白的诗风相应证:李白诗歌主要的歌颂游侠和求仙,为变化莫测的手法歌唱雄伟的大自然,并表现了蔑视世俗,反抗权贵的叛逆精神。由止,笔者宁愿相信后者。
       
接下来“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意思是:巍然高耸的天台山同天姥山一比,好像矮了一截。本句“欲倒东南倾”,是为押韵把“倾东南”作的倒装句式。——向东南方向而倾倒。稍有一点点地理知识的人都清楚:现今的浙江新昌天姥山在浙江天台山西北方向,唯有现今的太姥山在其东南方,如此,这里又是一个可以为李白所梦的“天姥山”其实际上乃指福建福鼎太姥山提供了一个证据。
      
 接下来就是李白梦中所见的详细景色了,从这些场景描述来看,我们也可以得出李白诗中的“天姥山”并非浙江新昌天姥山,而是福建福鼎太姥山,且看:“半壁见海日”句,从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找到新昌天姥离海有那么的老远,如何会有“半壁”见海日,而唯有东海之滨的“海上仙都”太姥山才有“银台金阙夺照耀,四黑立见海日超”,“金尊直吸星河白,银界初吞海日红”的景象和境界,“空中闻天鸡”和“日月照耀金银台”更加直接地描述了福建福鼎太姥山“金鸡报晓”,“银台金阙”等景点。福建福鼎太姥山的“金鸡报晓”,“银台金阙”等景点和李诗中的描述不正说明了李白所梦,直指太姥山么?
       
紧跟差诗人以一段骚体一气呵成:“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任性抒洒,留给我们一个梦中的“天姥山”(太姥山)。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太姥山另解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3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3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作品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4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
    英文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夭矫离奇 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二)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惊心动魄的梦游之曲——李白《梦游天…
    李白诗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5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三)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3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6
    《蜀道难》教学设计
    【作品原文】蜀道难
    【作品译文】蜀道难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
    友情如春水 美景怡人心──李白《送…
    【作品英译】蜀道难
    蜀道难经典翻译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 欣赏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蜀道易──《蜀道难》的伉俪篇
    《蜀道难》课堂教学详案
    李白《蜀道难》
    重新看待李白与盛唐的关系
    蜀道难电子课本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
    一梦十年山川依旧 蜀道今不难
    《送友人入蜀》解析
    《蜀道难》读法:剥皮抽筋法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
    《蜀道难》教学设计2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 蜀 道 难 》 教 学 实 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4
    《蜀道难》课堂实录1
    《蜀道难》课堂实录2
    李白《蜀道难》赏析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品读三题
    【注释】蜀道难
    【赏析】蜀道难
    唐诗百话:李白《蜀道难》赏析
    “奇之又奇” 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蜀道难》主题之辨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将进酒——李白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解读
    将进酒
    《将进酒》课堂实录2
    将进酒电子课本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唐诗鉴赏指导——李白《将进酒》诗歌…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将进酒》教学实录
    《将进酒》课堂实录
    李白《将进酒》赏析3
    李白《将进酒》英文版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
    品赏李白《将进酒》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蜀道难》电子教材
    《蜀道难》教学建议
    《蜀道难》备课笔记
    《蜀道难》教学设想
    《蜀道难》教学设计
    新蜀道“难”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蜀道难》主题再探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读李白《蜀道难》诗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蜀道难
    新编《蜀道难》
    《蜀道难》教学设想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一首政治抒情诗──《蜀道难》主题新…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的立意
    《蜀道难》有关评述
    《蜀道难》词语解释
    《蜀道难》开篇叹词音义句读解
    巧借友人写山川 深深忧虑融自然──…
    韩愈《调张籍》赏析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形近字辨析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新蜀道难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蜀道难》魅力新解
    《蜀道难》课文导读
    寻李白
    《蜀道难》课文题解
    关于蜀道
    唐诗简介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蜀道难》学法指导
    李白年表
    永远的李白
    《蜀道难》多音字辨析
    《蜀道难》主题思想
    李白的成名作《蜀道难》
    《蜀道难》生字注音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
    《蜀道难》多义词辨析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
    《蜀道难》写作背景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特殊句式
    《蜀道难》难句解析
    《蜀道难》结构分析
    《蜀道难》写作特点
    《蜀道难》写作特色
    《蜀道难》课文赏析
    《蜀道难》词类活用
    《蜀道难》疑难解析
    《蜀道难》知识归纳
    《蜀道难》问题探究
    李白简介
    《蜀道难》课文译文
    从“居士”说起──兼对李白、杜甫诗…
    《蜀道难》通假字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诵读提示
    《蜀道难》背诵指导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分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评点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鉴赏要点
    李白《蜀道难》赏析2
    《蜀道难》赏析3
    古诗文赏析——李白(唐)《蜀道难》
    《蜀道难》赏析4
    施蜇存:《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5
    《蜀道难》课文导入
    《蜀道难》教学杂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