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1)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孔子的“不能决也”?
众所周知,宇宙之大,万物之多,知识之广,虽智者也不能尽知。因此,“孔子不能决”是正常现象。此外,孔子面对两小儿的辩斗和求教,不知就是不知,不怕丢“圣人”的面子,这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正是我们为人、为学所应该效法的。
(2)怎样看待《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