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褒姒烽火戏诸侯,亲谗谀幽王入死路——历史故事及评论
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为褒姒烽火戏诸侯,亲谗谀幽王入死路

刘某论幽王之灭:
  周幽王远贤臣,亲小人,重女色,不修国政,以致国破身死。幽王残暴,于人少恩,喜怒无常,是无德之人。这样的人做天子,天下哪里会有公理,哪里会有正义?但是在周朝那个世袭制的社会里,幽王再无德,人们拿他也没办法。申侯规劝,他可以不听,郑伯友正直,他可以不用,赵叔直言被逐,褒响进谏被囚。而虢公、祭公、尹球这些谗谀奸佞之人受到幽王的重用,位居三公。贤者居下,不屑者居上。这种状况,皆由专制体制造成的。首长一二人的话就可以代表天下,代表国家,代表集体,群众千万人的意见被视为个人意见,什么都不能代表。当官的一人之言代表人民,人民万人之语代表自己。首长贤则好,首长不屑则民苦矣!
  在专制体制下,人民对长官没有决定权,选举也流于形式。长官的去留,全由上级长官决定。长官只对上级长官负责。于是长官对上级长官及上级长官的亲人,则百般怒颜,似狗一般;对下级及百姓,则自视为主子。这样的社会,哪里会有真正的民主,哪里会有真正的自由!
  做长官的不能胡来,应该受到制约。做长官的要有权,但同时也要有权力制约他。官做得好就可以留任或升职,做得差就要被降职或罢官。这样做官的就会留心民意,发挥所长,人民就能得到实惠,国家就会富强。
专制体制是社会黑暗的根本原因。权力须权力制约。只有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社会体制,才会有真正的人权和民权,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评论人:刘延生   

 

原文:

话说宣王自东郊游猎,遇了杜伯左儒阴魂索命,得疾回宫,合眼便见杜伯左儒,自知不
起,不肯服药。三日之后,病势愈甚。其时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乃召老臣尹吉甫召
虎托孤。二臣直至榻前,稽首问安。宣王命内侍扶起。靠于绣褥之上,谓二臣曰:“朕赖诸
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涅,年虽已长,性颇
暗昧,卿等竭力辅佐,勿替世业!”二世稽首受命。方出宫门,遇大史伯阳父。召虎私谓伯
阳父曰:“前童谣之语,吾曾说过恐有弓矢之变。今王亲见厉鬼操朱弓赤矢射之,以致病
笃。其兆已应,王必不起。”伯阳父曰:“吾夜观乾象,妖星隐伏于紫微之垣,国家更有他
变,王身未足以当之。”尹吉甫曰:“‘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诸君但言天道而废人
事,置三公六卿于何地乎?”言罢各散。不隔一时,各官复集宫门候问,闻御体沈重,不敢
回家了。是夜王崩。姜后懿旨,召顾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领百官,扶太子官涅行举哀礼,
即位于枢前。是为幽王。诏以明年为元年,立申伯之女为王后,于宜日为太子,进后父申伯
为申侯。史臣有诗赞宣王中兴之美云:

于赫宣王,令德茂世。威震穷荒,变消鼎雉。外仲内姜,克襄隆治。干父之蛊,中兴立
帜。

却说姜后因悲愉太过,未几亦尧。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方谅阴之时,押昵
群小,饮酒食肉,全无哀戚之心。自姜后去世,益无忌惮,耽于声色,不理朝政。申侯屡谏
不听,退归申国去了。也是西周气数将尽,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继而亡。幽王另用虢公
祭公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三人皆谗诌面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
不暇。其时只有司徒郑伯友,是个正人,幽王不加信用。一日幽王视朝,歧山守臣申奏:
“泾、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幽王笑曰:“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遂退朝
还宫。太史伯阳父执大夫赵叔带手叹曰:“三川发原于歧山,胡可震也!昔伊洛竭而夏亡,
河竭而商亡。今三川皆震,川源将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夫歧山乃大王发迹之地,此山
一崩,西周能无恙乎?”赵叔带曰:“若国家有变,当在何时?”伯阳父屈指曰:“不出十
年之内。”叔带曰:“何以知之?”怕阳父曰:“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十者,数之盈
也。”叔带曰:“天子不恤国政,任用佞臣,我职居言路,必尽臣节以谏之。”伯阳父曰:
“但恐言而无益。”二人私语多时,早有人报知貌公石父。石父恐叔带进谏,说破他好佞;
直人深宫,都将伯阳父与赵叔带私相议论之语,述与幽王,说他谤毁朝廷,妖言惑众。幽王
曰:“愚人妄说国政,如野田泄气,何足听哉!”

却说赵叔带怀著一股忠义之心,屡欲进谏,未得其便。过了数日,歧山守臣又有表章申
奏说:“三川俱竭,歧山复崩,压坏民居无数。”幽王全不畏惧;方命左右访求美色,以充
后宫,赵叔带乃上表谏曰:“山崩川竭,其象为脂血俱枯,高危下坠,乃国家不样之兆。况
歧山王业所基,一旦崩颓,事非小故。及今勤政恤民,求贤辅政,尚可望消弭天变。奈何不
访贤才而访美女乎?”虢石父奏曰:“国朝走都丰镐,千秋万岁!那歧山如已弃之展,有何
夫系?叔带久有慢君之心,借端谤讪,望吾王详察。”幽王曰:“石父之言是也。”遂将叔
带兔官,逐归田野。叔带叹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吾不忍坐见西周有‘麦秀’之歌”
于是携家竟往晋国。——是为晋国大夫赵氏之祖,赵衰赵盾即其后裔也。后来赵氏与韩氏三
分晋国,列为诸侯。此是后话。后人有诗叹曰:

忠臣避乱先归北,世运凌夷渐欲东。
自古老臣当爱惜,仁贤一去国虚空。

却说大夫褒晌,自褒城来,闻赵叔带被逐,急忙入朝进谏:“吾王不畏天变,黜逐贤
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幽玉大怒,命囚晌于狱中。自此谏净路绝,贤豪解体。

话分两头。却说卖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怀抱妖女,逃奔褒地,欲行抚养,因乏乳食,
恰好有个蚁大的妻子,生女不育,就送些布匹之类,转乞此女过门。抚养成人,取名褒拟。
论年纪虽刚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锌的模样。更兼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
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一来姒大住居乡僻,二来褒姒年纪幼
小,所以虽有绝色,无人聘定。

却说褒响之子洪德,偶因收敛,来到乡问。凑巧褒似门外汲水,虽然村妆野束,不掩国
色天姿。洪德大惊:“如此穷乡,乃有此等丽色!”因私汁:“父亲囚于镐京狱中,三年尚
未释放。若得此女贡献天子,可以赎父罪矣。”遂于邻舍访问姓名的实,归家告母曰:“吾
父以直谏忤主,非犯不赦之辟。今天子荒淫无道,购四方美色,以充后之宫。有拟大之女,
非常绝色。若多将金帛买来献上,求宽父狱,此散宜生救文王出狱之计也。”其母曰:“此
汁如果可行,何惜财帛。汝当速往。”洪德遂亲至拟家,与似大讲就布帛三百匹,买得褒拟
回家。香汤沐浴,食以膏粱之味,饰以文绣之衣,教以礼数,携至镐京。先用金银打通貌公
关节,求其转奏,言:“臣晌自知罪当万死。晌子洪德,痛父死者不可复生,特访求美人,
名曰褒姒,进上以赎父罪。万望吾王赦宥!”幽王闻奏,即宣褒拟上殿,拜舞已毕。幽王抬
头观看;姿容态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际,光艳照人。龙颜大喜。——四方虽贡献有人,不
及褒姒万分之一。——遂不通申后得知,留褒拟于别宫,降旨赦褒晌出狱,复其官爵。是夜
幽王与褒姒同寝,鱼水之乐,所不必言。自此坐则叠股,立则井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
一连十日不朝。群臣伺候朝门者,皆不得望见颜色,莫不叹息而去。此乃幽王四年之事。有
诗为证:

折得名花字国香,布荆一旦荐匡床。
风流天子浑闲事,不过龙禾已伏殃。

幽王自从得了褒拟,迷恋其色,居之琼台,约有三月,更不进申后之宫,早有人报知申
后,如此如此。申后不胜其愤,忽一日引著宫娥,径到琼台。正遇幽工与褒姒联膝而坐,并
不起身迎接。申后忍气不过,便骂:“何方贱婢,到此浊乱宫阑!”幽王恐申后动手,将身
蔽于褒拟之前,代答曰:“此朕新取美人,未定位次,所以未曾朝见。不必发怒。”申后骂
了一场,恨恨而去。褒姒问曰:适来者何人?”幽工曰:“此王后也。汝明白可往谒之。”
褒拟嘿然无言。至明日,仍不往朝正宫。

再说申后在官中忧闷不已。太子宜臼跪而问曰:“吾母贵为六宫之主,有何不乐?”申
后曰:“汝父宠幸褒拟,全不顾嫡妾之分。将来此婢得志,我母子无置足之处矣!”遂将褒
姒不来朝见,及不起身迎接之事,备细诉与太子,不觉泪下。太子曰:“此事不难。明日乃
朔日,父王必然视朝。吾母可著宫人往琼台采摘花朵,引那贱婢出台观看,待孩儿将他毒打
一顿,以出吾母之气。便父王嗔怪,罪责在我,与母无干也。”申后曰:“吾儿不可造次,
还须从容再商。”太子怀忿出宫,又过了一晚。次早,幽王果然出朝,群臣贺朔。太子故意
遣数十宫人,往琼台之下,不问情由,将花乱摘。台中走出一群宫人拦住道:“此花乃万岁
栽种与褒娘娘不时赏玩,休得毁坏,得罪不小!”这边官人道:“吾等奉东宫令旨,要采花
供奉正宫娘娘,谁敢拦阻!”彼此两下争嚷起来。惊动褒妃,亲自出外观看,怒从心起,正
要发作:不期太子突然而至,褒妃全不堤防。那太子仇人相见,分外眼睁,赶上一步,掀住
乌云宝髻,大骂:“贱婢!你是何等之人?无名无位,也要妄称娘娘,眼底无人!今日也教
你认得我!”捻著拳便打。才打得儿拳,众宫娥惧幽王见罪,一齐跪下叩首,高叫:“千
岁,求饶!万事须看王爷面上!”太子亦恐伤命,即时住手。褒妃含羞忍痛,回入台中,—
—已知是太子替母亲出气,——双行流泪。宫娥劝解曰:“娘娘不须悲泣,自有王爷做
主。”说声未毕,幽王退朝,直入琼台。看见褒拟两鬓蓬松,眼流珠泪,问道:“爱卿何故
今日还不梳妆?”褒姒扯住幽王袍袖,放声大哭,诉称:“太子引著寓人在台下摘花,贱妾
又未曾得罪,太子一见贱妾,便加打骂,若非宫娥苦劝,性命难存。望乞我王做主!”说
罢,呜呜咽咽,痛哭不已。那幽王心下倒也明白,谓褒似曰:“汝不朝其母,以致如此。此
乃王后所遣,非出太子之意,休得错怪了人,褒姒曰:“太子为母报怨,其意不杀妾不止。
妾一身死不足借,但自蒙爱幸,身怀六甲,已两月矣。妾之一命,即二命也。求王放妾出
宫,保全母子二命。”幽主曰:“爱卿请将息,朕自有处分。”即日传旨道:“太子宜日,
好勇无礼,不能将顺,权发去申国,听申侯教训。东宫太傅少傅等官,辅导无状,并行削
职!”太子欲人宫诉明。幽王吩咐宫门,不许通报。只得驾车自往申国去讫。申后久不见太
子进宫,著宫人询问,方知已贬去申国。孤掌难鸣,终日怨夫思子,含泪过日。

却说褒姒怀孕十月满足,生下一千。幽王爱如珍宝,名曰伯服。遂有废嫡立庶之意。奈
事无其因,难于启齿。虢石父揣知王意,遂与尹球商议,暗通褒姒说:“太子既逐去外家,
合当伯服为嗣。内有娘娘枕边之言,外有我二人协力相扶,何愁事不成就?”褒姒大喜,答
言:“全仗二卿用心维持。若得怕服嗣位,天下当与二卿共之。”褒姒自此密遣心腹左右,
日夜伺申后之短。宫门内外,俱置耳目,风吹草动,无不悉知。

再说申后独居无侣,终日流泪。有一年长官人,知其心事,跪而奏曰:“娘娘既思想殿
下,何不修书一封,密寄申国,使殿下上表谢罪?若得感动万岁,召还东官,母子相聚,岂
不美哉!”申后曰:“此言固好,但恨无人传寄。”宫人曰:“妾母温姐,颇知医术,娘娘
诈称有病,召媪入宫看脉,令带出此信,使妾兄送去,万元一失。”申后依允,遂修起书信
一通,内中大略言:“天子无道,宠信妖婢,使我母子分离。今妖婢生子,其宠愈固。汝可
上表佯认己罪:‘今已悔悟自新,愿父王宽赦!,若天赐还朝,母子重逢,别作计较。”修
书已毕,假称有病卧床,召温媪看脉。早有人报知褒妃。褒妃曰:“此必有传递消息之事。
候温媪出宫,搜检其身,便知端的。”却说温姐来到正宫,宫人先已说知如此如此。申后佯
为诊脉,遂于枕边,取出书信,嘱咐:“星夜送至申国,不可迟误!”当下赐彩增二端。温
姐将那书信怀揣,手捧彩增,洋洋出宫。被守门宫监盘住,问:“此缯从何而得?”媪曰:
“老妾诊视后脉,此乃王后所赐也。内监曰:“别有夹带否?”曰:“没有。”方欲放去。
又有一人曰:“不搜检,何以知其有无乎?”遂牵媪手转来。姐东遮西闪,似有慌张之色。
宫监心疑,越要搜检。一齐上前,扯裂衣襟,那书角便露将出来。早被宫监搜出申后这封
书,即时连人押至琼台,来见褒妃。褒妃拆书观看,心中大怒。命将温温锁禁空房,不许走
漏消息。却将彩绪二匹,手自剪扯,裂为寸寸。幽王进宫,见破缯满案,问其来历。褒拟含
泪面对曰:“妾不幸身入深宫,谬蒙宠爱,以致正宫妒忌。又不幸生子,取忌益深。今正宫
寄书太子,书尾云:‘别作计较。,必有谋妾母子性命之事,愿王为妾做主!”说罢,将书
呈与幽王观看。幽王认得申后笔迹,问其通书之人。褒妃曰:“现有温媪在此。”幽王即命
牵出,不由分说,拔剑挥为两段。髯翁有诗曰:

未寄深宫信一封,先将冤血溅霜锋。
他年若问安储事,温媪应居第一功。

是夜,褒妃又在幽王前撤娇撒痴说:“贱妾母子性命,悬于太子之手。”幽王曰:“有
朕做主,太子何能为也?”褒姒曰:“吾王千秋万岁之后,少不得太子为君。今王后日夜在
宫怨望咒诅,万一他母子当权,妾与伯服,死无葬身之地矣!”言罢,鸣呜咽咽,又啼哭起
来。幽王曰:“吾欲废王后太子,立汝为正宫,伯服力东宫。只恐群臣不从,如之奈何?”
褒妃曰:“臣听君,顺也。君听臣,逆也。吾王将此意晓谕大臣,只看公议如何?”幽王
曰:“卿言是也。”是夜,褒妃先遣心腹传言与貌尹二人,来朝预办登答。次日,早朝礼
毕,幽王宣公卿上殿,开言问曰“王后嫉妒怨望,咒诅朕躬,难为天下之母,可以拘来问
罪?”虢石父奏曰:“王后六宫之主,虽然有罪,不可拘问。如果德不称位,但当传旨废
之;另择贤德,母仪天下,实力万世之福。”尹球奏曰:“臣闻褒妃德性贞静,堪主中
宫。”幽王曰:“太子在申,若废申后,如太子何?”貌石父奏曰:“臣闻母以子贵,子以
母贵。今太子避罪居申,温清之礼久废。况既废其母,焉用其子?臣等愿扶伯服为东宫。社
稷有幸!”幽王大喜,传旨将申后退入冷官、废太子宜臼为庶人,立褒妃为后,怕服为太
子。如有进谏者,即系宜臼之党,治以重辟。——此乃幽王九年之事。两班文武,心怀不
平,知幽王主意已决,徒取杀身之祸,无益于事,尽皆缄口。太史伯阳父叹曰:“三纲已
绝,周亡可立而待矣!”即日告老去位。群臣弃职归田者甚众。朝中惟尹球、貌石父、祭公
易一班佞臣在侧。幽王朝夕与褒妃在宫作乐。

褒妃虽篡位正宫,有专席之宠,从未开颜一笑。幽王欲取其欢,召乐工呜钟击鼓,品竹
弹丝,宫人歌舞进临,褒妃全无悦色。幽王问曰:“爱卿恶闻音乐,所好何事?”褒妃曰:
“妾无好也。曾记昔日手裂彩增,其声爽然可听。”幽王曰:“既喜闻裂增之声,何不早
言?”即命司库日进彩增百匹,使宫娥有力者裂之,以悦褒妃。可怪褒妃虽好裂增,依旧不
见笑脸。幽王问曰:“卿何故不笑?”褒妃答曰:“妾生平示笑。”幽王曰:“朕必欲卿一
开笑口。”遂出令:“不拘宫内宫外,有能致褒后一笑者,赏赐千金。”貌石父献计曰:
“先王昔年因西戎强盛,恐彼入寇,乃于俪山之下,置烟墩二十余所,又置大鼓数十架,但
有贼寇,放起狼烟,直冲霄汉,附近诸侯,发兵相救,又呜起大鼓,催趱前来。今数年以
来,天下太平,烽火皆熄。吾主若要王后启齿,必须同后游玩俪山,夜举烽烟,诸侯援兵必
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矣。”幽王曰:“此计甚善!”乃同褒后并驾往骊山游玩,至
晚设宴俪宫,传令举烽。时郑伯友正在朝中,以司徒为前导,闻命大惊,急趋至驱宫奏曰:
“烟墩者,先王所设以备缓急,所以取信于诸侯。今无故举烽,是戏诸侯也。异日倘有不
虞,即使举烽,诸侯必不信矣。将何物征兵以救急哉?”幽玉怒曰:“今天下太平,何事征
兵!朕今与王后出游俪官,无可消遣,聊与诸侯为戏。他日有事,与卿无与!”遂不听郑伯
之谏。大举烽火,复擂起大鼓。鼓声如雷,火炮烛天。线内诸侯,疑镐京有变,一个个即时
领兵点将,连夜赶至俪山,但闻楼阁管箭之音。幽王与褒妃饮酒作乐,使人谢诸侯曰:“幸
无外寇,不劳跋涉。”诸侯面面相觑,卷旗而口。褒妃在楼上,凭栏望见诸侯忙去忙回,并
无一事,不觉抚掌大笑。幽王曰:“爱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貌石父之力也!”遂以千金赏
之。至今俗语相传“千金买笑”,盖本于此。髯翁有诗,单咏“烽火戏诸侯”之事。诗曰: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却说申侯闻知幽王废申后立褒妃,上疏谏曰:“昔桀宠妹喜以亡夏,纣宠旭己以亡商。
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桀纣之事,复见于今,夏商之
祸,不在异日。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幽王览奏,拍案大怒曰:“此贼何
敢乱言!”貌石父奏曰:“申侯见太子被逐。久怀怨望。今闻后与太子俱废,意在谋叛,故
敢暴王之过。”幽王日:“如此何以处之?”石父奏曰:“申侯本无他功,因后进爵。今后
与太子俱废,申侯亦宜贬爵,仍旧为伯。发兵讨罪,庶无后患。”幽王准奏,下令削去申侯
之爵。命右父为将,简兵搜乘,欲举伐申之师。毕竟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话说申侯进表之后,有人在镐京探信,闻知幽王命唬公为将,不日领兵伐申,星夜奔
回,报知申侯。申侯大惊曰:“国小兵微,安能抵敌王师?”大夫吕回进曰:“天子无道,
废嫡立庶,忠良去位,万民皆怨,此孤立之势也。今西戎兵力方强,与申接壤,主公速致书
戎主,借兵向镐,以救王后,必要天子传位于故太子,此伊周之业也。语云:‘先发制
人’,机不可失。”申侯曰:“此言甚当。”遂备下金增一车,遣人贵书与犬戎借兵,许以
破镐之日,府库金帛,任凭搬取。戎主曰:“中国天子失政,申侯国舅,召我以诛无道,扶
立东宫,此我志也。”遂发戎兵一万五千,分为三队,右先锋李丁,左先锋满也速,戌主自
将中军。枪刀塞路,施筛蔽空,申侯亦起本国之兵相助,浩浩荡荡,杀奔镐京而来,出其不
意,将王城围绕三匝,水息不通。幽王闻变,大惊曰:“机不密,祸先发。我兵未起,戎兵
先动,此事如何?”貌古父奏曰:“吾王速遣人于俪山举起烽烟,诸侯救兵必至,内外夹
攻,可取必胜。”幽王从其言,遣人举烽。诸侯之兵,无片甲来者。盖因前被烽火所戏,是
时又以为诈,所以皆不起兵也。幽王见救兵不至,犬戎日夜攻城,即谓石父曰:“贼势未知
强弱,卿可试之。朕当简阅壮勇,以继其后。”虢公本非能战之将,只得勉强应命,率领兵
车二百乘,开门杀出。申侯在阵上望见石父出城,指谓戎主曰:“此欺君误国之贼,不可走
了。”戎主闻之曰:“谁为擒之?”孛丁曰:“小将愿往。”舞刀拍马,直取石父。斗不上
十合,石父被李丁一刀斩于车下。戎主与满也速一一齐杀将前进,喊声大学,乱杀入城,逢
屋放火,逢人举刀,连申侯也阻当他不住,只得任其所为,城中大乱。幽王未及阅军,见势
头不好,以小车载褒姒和伯服,开后宰门出走。司徒郑伯友自后赶上,大叫:“吾王勿惊,
臣当保驾。”出了北门,迤逦望俪山而去。途中又遇尹球来到,言:“犬戎焚烧官室,抢掠
库藏,祭公已死于乱军之中矣。”幽王心胆俱裂。郑伯友再令举烽,烽烟透入九霄,救兵
依;日不到。大戎兵追至骊山之下,将俪宫团团围住,口中只叫:“休走了昏君!”幽王与
褒姒唬做一堆,相对而位。郑伯友进曰:“事急矣!臣拼微命保驾,杀出重围,竟投臣国,
以图后举。”幽王曰:“朕不听叔父之言,以至于此。朕今日夫妻父子之命,俱付之叔父
矣。”当下郑伯教人至骊宫前,放起一把火来,以惑戎兵。自引幽王从宫后冲出。郑伯手持
长矛,当先开路。尹球保著褒后母子,紧随幽王之后。行不多步,早有犬戎兵挡住,——乃
是小将古里赤。郑伯咬牙大怒,便接住交战。战不数合,一矛刺古里赤于马下。戎兵见郑伯
骁勇,一时惊散。约行半里。背后喊声又起,先锋李丁引大兵追来。郑伯叫尹球保驾先行,
亲自断后,且战且走。却被犬戎铁骑横冲,分为两截。郑伯困在核心,全无惧怯,这根矛神
出鬼没,但当先者无不著手。犬戎主教四面放箭,箭如雨点,不分王石,可怜一国贤侯,今
日死于万链之下。左先锋满也速,早把幽王车仗掳住。大戎主看见褒袍玉带,知是幽王,就
车中一刀砍死,并杀伯服。褒拟美貌饶死,以轻车载之,带归毡帐取乐。尹球躲在车箱之
内,亦被戎兵牵出斩之。

统计幽王在位共一十一年。因卖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拾取清水河边妖女,逃于褒国,
——此女即褒似也——,蛊惑君心,欺凌嫡母,害得幽王今日身亡国破。昔童谣所云:“月
将升,日将没;厚弧箕筋,实亡周国。”正应其兆,天数已定于宣王之时矣。东屏先生有诗
曰:

多方图笑掖庭中,烽火光摇粉黛红。
自绝诸候犹似可,忍教国柞丧羌戎。

又陇西居士咏史诗曰:

骊山一笑犬戎嗔,弧矢童谣已验真。
十八年来犹报应,挽回造化是何人?


又有一绝,单道尹球等无一善终,可为奸臣之戒。诗云:

巧话谗言媚暗君,满图富贵百年身。
一朝骄首同诛找,落得千秋骂佞臣。

又有一绝,咏郑伯友之忠。诗曰:

石父捐躯尹氏亡,郑桓今日死勤工。
三人总为周家死,白骨风前那个香?

且说申侯在城内,见宫中火起,忙引本国之兵入宫,一路扑灭。先将申后放出冷宫。巡
到琼台,不见幽王褒拟踪迹。有人指说:“已出北门去矣。”料走骊山,慌忙追赶。于路上
正迎著戎主,车马相凑,各问劳苦。说及昏君已杀,申侯大惊曰:“孤初心止欲纠正王恿,
不意遂及于此。后世不忠于君者,必以孤为口实矣!”亟令从人收殓其尸,备礼葬之。戎主
笑曰:“国舅所谓妇人之仁也!”却说申侯回到京师,安排筵席,款待戎主。库中宝玉,搬
取一空,又敛聚金绪十车为赠,指望他满欲而归。谁想戎主把杀幽王一件,自以为不世之
功,人马盘踞京城,终日饮酒作乐,绝无还军归国之意。百姓皆归怨申侯。申侯无可奈何,
乃写密书三封,发人往三路诸侯处,约会勤王。那三路诸侯,北路晋侯姬仇,东路卫侯姬
和,西路秦君赢开。又遣人到郑国,将郑伯死难之事,报知世子掘突,教他起兵复仇。不在
话下。

单说世子掘突,年方二十三岁,生得身长八尺,英毅非常,一闻父亲战死,不胜哀愤,
遂素袍编带,帅车三百乘,星夜奔驰而来。早有探马报知犬戎主,预作准备。掘突一到,便
欲进兵。公子成谏曰:“我兵兼程而进,疲劳未息,宜深沟固垒,待诸侯兵集,然后合攻。
此万全之策也。”掘突曰:“君父之仇,礼不反兵。况犬戎志骄意满,我以锐击情,往无不
克,若待诸侯兵集,岂不慢了军心?”遂麾军直逼城下。城上惬旗息鼓,全无动静。掘突大
骂:“犬羊之贼,何不出城决一死战?”城上并不答应。掘突喝教左右打点攻城。忽闻丛林
深处,巨锣声响,一枝军从后杀来。乃犬戎主定计,预先埋伏在外者。掘突大惊,慌忙挺枪
来战。城上巨锣声又起,城门大开,又有一枝军杀出。掘突前有李丁,后有满也速,两下来
攻,抵当不住,大败而走。戎兵追赶三十余里方回。掘突收拾残兵,谓公于成曰:“孤不听
卿言,以至失利。今计将何出?”公子成曰:“此去濮阳不远,卫侯老诚经事,何不投之?
郑卫合兵,可以得志。”掘突依言,吩咐望濮阳一路而进。约行二日,尘头起处,望见无数
兵车,如墙而至。中间坐著一位诸侯,锦袍金带,苍颜白发,飘飘然有神仙之态。那位诸
侯,正是卫武公姬和,时已八十余岁矣。掘突停车高叫曰:“我郑世子掘突也。犬戎兵犯京
师,吾父死于战场,我兵又败,特来求救。”武公拱手答曰:“世子放心。孤倾国勤工,闻
秦晋之兵,不久亦当至矣。何忧犬羊哉?”掘突让卫侯先行,拨转车辕,重回镐京,离二十
里,分两处下寨。教人打听秦晋二国起兵消息。探于报道:“西角上金鼓大呜,车声轰地,
绣旗上大书‘秦’字。”武公曰:“秦爵虽附庸,然习于戎俗,其兵勇悍善战,犬戎之所畏
也。”言未毕,北路探子又报:“晋兵亦至,已于北门立寨。”武公大喜曰:“二国兵来,
大事济矣!”即遣人与秦晋二君相闻。须臾之间,二君皆到武公营中,互相劳苦。二君见掘
突浑身素编,问:“此位何人?”武公曰:“此郑世子也。”遂将郑伯死难,与幽王被杀之
事,述了一遍。二君叹息不已。武公曰:“老夫年迈无识,止为臣子,义不容辞,勉力来
此。扫荡腥擅,全仗上国。今计将安出?”秦襄公曰:“犬戎之志,在于剽掠子女金帛而
已。彼谓我兵初至,必不堤防。今夜三更,宜分兵东南北三路攻打,独缺西门,放他=条走
路。却教郑世子伏兵彼处,候其出奔,从后掩击,必获全胜。”武公曰:“此计甚善!”

话分两头。再说申侯在城中闻知四国兵到,心中大喜。遂与小周公阻密议:“只等攻
城,这里开门接应。”却劝戎主先将宝货金络,差右先锋李丁分兵押送回国,以削其势;又
教左先锋满也速尽数领兵出城迎敌。犬戎主认作好话,一一听从。却说满也速营于东门之
外,正与卫兵对垒,约会明日交战。不期三更之后,被卫兵动人大寨。满也速提刀上马,急
来迎敌。其奈戎兵四散乱窜,双拳两臂,撑持不住,只得一同奔走。三路诸侯j内喊攻城。
忽然城门大开,三路军马一拥而入,毫无撑御。此乃申侯之计也:戎主在梦中惊觉,跨著划
马,径出西城,随身不数百人。又迟郑世子掘突拦住厮战。正在危急,却得满也速收拾败兵
来到,混战一场,方得脱身。掘突不敢穷追,入城与诸侯相见,恰好天色大明。褒姒不及随
行,自缢而亡。胡曾先生有诗叹云:

锦绣围中称国母,沤疤队里作番婆。
到头不免报级苦,夺似为妃快乐多!

申侯大排筵席,管待四路诸侯。只见首席卫武公推著而起,谓诸侯曰:“今日君亡国
破,岂臣子饮酒之时那?”众人齐声拱立曰:“某等愿受教训。”武公曰:“国不可一日无
君,今故太子在申,宜奉之以即王位。诸君以为如何?”襄公曰:“君侯此言,文、武、
成、康之灵也。”世子掘突曰:“小子身无寸功,迎立一事,愿效微劳,以成先司徒之
志。”武公大喜,举爵劳之。遂于席上草成表章,备下法驾。各国皆欲以兵相助。掘突曰:
“原非赴敌,安用多徒?只用本兵足矣。”申侯曰:“下国有车三百乘,愿为引导。”次
日,掘突遂往申国,迎太子宜臼为王。却说宜臼在申,终日纳闷,不知国舅此去,凶吉如
何。忽报郑世子责著国舅申侯同诸侯连名表章,奉迎还京,心下倒吃了一惊。展开看时,乃
知幽王已被犬戎所杀,父子之情,不觉放声大哭。掘突奏曰:“太子当以社稷为重,望早正
大位,以安人心。”宜日曰:“孤今负不孝之名于天下矣!事已如此,只索起程。”不一
日,到了镐京。周公先驱入城,扫除宫殿。国舅申侯引著卫、晋、秦三国诸侯,同郑世子及
一班在朝文武,出郭三十里迎接,卜定吉日进城。宜日见宫室残毁,凄然泪下。当下先见了
申侯,禀命过了。然后服褒冕告庙,即王位,是为平王。

平王升殿,众诸侯百官朝贺已毕。平王宣申伯上殿,谓曰:“朕以废弃之人,获承宗
桃,皆舅氏之力也。”进爵为申公。申伯辞曰:“赏罚不明,国政不清,镐京亡而复存,乃
众诸侯勤王之功。臣不能禁地犬戎,获罪先王,臣当万死!敢领赏乎?”坚辞三次。平王令
复侯爵。卫武公又奏曰:“褒姒母子恃宠乱人伦,虢石父尹球等欺君误国,虽则身死,均当追
贬。”平王一一准奏。卫侯和进爵为公,晋侯仇加封河内附庸之地。郑伯友死于王事,赐溢
为桓。世子掘突袭爵为伯,加封枯田千顷。秦君原是附庸,加封秦伯,列于诸侯。小周公陋
拜太宰之职。申后号为太后。褒拟与伯服,俱废为庶人。虢石父、尹球、祭公,姑念其先世
有功,兼死于王事,止削其本身爵号,仍许子孙袭位。又出安民榜,抚慰京师被害百姓。大
宴群臣,尽欢而散。有诗为证:

百官此日逢恩主,万姓今朝喜太平。
自是累朝功德厚,山河再整望中兴。

刘某论褒姒之罪:

  古人把幽王之灭归于褒姒,这显然是错误的。今人多反古人之说,讲褒姒乃一弱女子,完全无能力左右朝庭的事,为自保说点别人的坏话也在情理中,周朝之乱完全是幽王荒淫无道造成的。这种另一极端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中国古代社会都实行君主专制。在专制的社会制度下,做官就能富贵。做官就有势,就受人尊敬;做官就有权,就可以利用权获得钱。任何行业都受制于官,官要你兴你就可以兴,官要你亡你就得亡。于是巴结当官、给当官送礼的人就可以得到好处,当官的看不顺眼的人就会吃亏。当官自然成了多数人的希望。褒姒进了王宫,她的命运就掌握在幽王手里,幽王亲近她,她在王宫里的地位就高,得到的好处就多。于是她想方设法讨好幽王。褒姒自然知道,王后是女人能做的最大的官,是女子中最有权势的人,是女中至贵,因此她用计把申后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为了使幽王死后自己能继续享受宝贵,褒姒使坏废了先太子。褒姒在宫庭争斗,不唯自卫,已是害人,而且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褒姒之罪大矣!褒姒参与周幽王的黑暗统治,是幽王统治集团重要成员,属虢石父、尹球、祭公易一类,是奸谄之人。因此,幽王统治的灭亡,褒姒是有责任的。

评论人:刘延生   

 

相关文章
书评:为褒姒烽火戏诸侯,亲谗谀幽王入死路
书评:荆轲剌秦王
书评:赵易将大败于长平,坑赵卒白起不得好死
论文:谈谈我的班级管理
书评:晋君昏庸用奸臣,赵氏忠烈遭灭门
书评:要离刺庆忌
书评:伟大的改革:商鞅变法
书评:为夏姬群男献丑
书评:吴起杀妻为将
记实:资助失败,到底谁之错
管理制度:学生常规制度
管理制度:明星学校家庭教育纲要
管理制度:明星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论文:中国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纲要
论文:浅谈“质疑讨论式”的课堂教学结构
建议:对校长责任制的几点意见
建议:中国教育的路在何方
文章:激励机制与管理者
作文指导:怕鬼
文章:学生作文抄袭
回忆:我的母亲
小说:我的中央代表生涯(一)
 

 

刘延生的部分文章

设本页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联系站长 | 人物资料 | 自助友情链接 | 新站登录 |下载本站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