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时 
一、学习“小猴子”部分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狐狸因为摘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来安慰自己,松鼠和小兔子听了狐狸的话也以为是酸的,后来尝了才知道葡萄是甜的,那小猴子看到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又是怎么做的? 
2、自由读第4自然段,划出写小猴子的句子,多读几次。 
3、指名读划出的句子,出示: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4、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理解“迫不及待”:你做什么事情时也会迫不及待? 
5、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评议;练读;齐读。 
6、表演:现在老师来当这只小猴子,这边的小朋友当小兔子,那边的小朋友当松鼠,我们来演一演好吗?把课文4――6自然段看一看,表演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表演:(师)我来到葡萄架下,看到架上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心里想:这葡萄肯定很甜,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了一串就要往嘴里送――小兔子,你吃过吗?――原来是小松鼠说的,那我得问问小松鼠,小松鼠,你尝过吗?―― 
7、如果你是小猴子,你听了他们的话,你会怎么想?故事中的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说,出示: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老师把大口大口去掉,好不好?为什么?那我们也甜甜地来读读这句话。 
引读:小松鼠和小兔子见他吃得这么开心,也――啊!―― 
二、总结,明白道理 
1、看板书:森林里的小动物真有意思,一架葡萄就让他们上演了这么有趣的故事,这些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 
2、分角色朗读全文 小组练习;小组展示,评议。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告 诉 兔 颗。说说要注意的笔画。 
2、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尝 
                           听                       
狐狸            松鼠             小猴子 
                小兔子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断扩大自主识字成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学生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3}学生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5、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课前精心布置“展示台”)   “识字交流站”   “学生字,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己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己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加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及优秀评论家。 
  
  
  
  
  
  
  
  
  
  
  
  
  
  
  
  
  
  
  
  
  
  
  
识字5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而这一些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只有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学生才能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谚语的特点,使学习谚语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需要,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预设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