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是谁发明了天干地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梁启超在《国文语原解》中认为,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字,颇为“奇异复杂而不可思议”。他主张干支应与罗马、腓尼西亚(腓尼基)和希腊文的字母等同起来看待。并在《饮冰室合集》中,从字形和读音上揭示彼此间的联系,以为中西自古以来的字形与读音,屡经变迁,“若从两方面尽搜罗其异形异音而校合之,安此二十二文,非即腓尼西亚之二十二母乎”?按梁氏的观点,中国古代干支纪法的发明,似乎与腓尼基的二十二字母有关联。

然而,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提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其传人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人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尽管,郭、梁的说法影响较大,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于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彤成六十日广个循环的纪日法。

中国古代的干支纪法,究竟是谁发明的?最早出现于何时?看来这个谜并没有完全解开。

 

 

 

相关人物

王国维  王朔  王学文  田雁宁  田汉  田间  孙犁  茹志娟  饶宗颐  穆 青  孟晓云  老舍  鲁迅  鲁芝  峻青   蒋子龙   韩静霆   韩寒  郭超人  郭小川  戴来  邓拓  曹禺  巴金  巴特尔  冰心

相关文章

雷电颂分析   郭沫若   中国史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郭沫若生平介绍   《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   郭沫若诗两首文章分析   论郭沫若的抒情短诗    早期郭沫若诗歌中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郭沫若的诗   郭沫若简介   文革初期走访郭沫若   郭沫若一生中抛弃的女人们   郭沫若与创造社   郭沫若:在人间描摹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的诗   《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      鲁迅、郭沫若、胡适、梁启超的婚恋   郭沫若初识毛泽东   散文-访沈园    郭沫若生平    我们为什么反思郭沫若   郭沫若苦学二三事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