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C >> 成长的烦恼 >> 正文

 

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成长的烦恼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 陈 景       背景:刚刚步入少年旅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幼稚与成熟的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这不仅会影响学习,影响情绪,天长日久还会影响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一、来自学生的声音   在上学期期末时,我在卓徐鹏的成长记录册中写道:“你是一个非常懂事、聪明的女孩,但老师发现你好象不愿与同学交往,希望你在下学期时,把你的智慧洒向同学们。”在这学期收回的成长记录册学生的话这一栏里,我惊喜的发现这位同学写了满满的一张纸:“老师我曾经也是一个热情活泼有很多朋友的人,但由于当班干部得罪了同学,很多人都不愿与我交朋友了,到了中学,我又当上了班干部,我怕跟同学交往,怕说错话,怕……老师其实我很孤单,很寂寞,这样下去,我的成绩也会下降的。老师,我该怎么办?帮帮我,老师!”

  看到一个如花的女孩如此辛酸迷惘的呼声,我惊呆了。没想到她有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她说的对,如果不及时把她的心减负,她会疲惫、会苦闷、会痛苦不堪,我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二、我的对策

  此后我非常留意卓徐鹏,发现她上课讨论时,经常是自己一个人在边说边手舞足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下课时,常独自一个人在教室外眺望远方。作为班干部的她,也很少管理班级的事务。我调查了她周围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和她小学的同学。同学们反映:有时他们叫她一起玩,她都不愿意。可在的卓徐鹏的周记中却写到:同学都不愿意与我交往。这是为什么呢?我苦思冥想了很久,我想他们之间是缺少沟通。青少年由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会产生很多烦恼。于是我准备结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中的综合实际《成长的烦恼》与同学们共同来倾听心声,来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考虑到有些学生不到愿意讲出烦恼,所以课前我特地找了一些开朗的同学让他们打头炮,他们也欣然的答应了。上课时,我先放几首轻音乐,来舒缓他们的心情。告诉他们其实每个人都有烦恼,以及讲出烦恼的好处。接着,我也讲了自己的烦恼,这样一些大胆的同学也上来讲出了他们的烦恼。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氛渐渐的轻松,一些胆小的同学也走上讲台,我很高兴的看到,卓徐鹏也上来讲出了她当班干部的苦恼,但他还是不愿意讲出她小学的一段往事,于是我鼓励她,同学们也鼓掌鼓励她,聚精会神的坐着眼光中充满期待。她哭了,在哭声中她向同学们彻底的敞开了心扉。她哭了,哭的更激动了。我想她是为自己终于说出了烦恼,战胜了心魔而哭的。台下响起了如雷的掌声。还有一些唏嘘声——很多女同学哭了,她们被感动了。我也一样,感到鼻子酸酸的。听了之后,很多同学热情的站起来,为她出谋划策,还有同学表明自己愿意与她交往,还有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同学说:“我以为当班干部是很威风的,原来他们有这么多的辛酸,其实班干部的管理都是为我们好,我以后再也不违纪了,听班干部的话,在也不顶撞了。”台下又响起了雷鸣的掌声。上台的同学也更加多了。短短的一节课已不能满足他们了,所以我把课作了延长。经过这一节课,我发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上台,于是我提出希望,希望私下与他们沟通。那天上午上了这节课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同学们上课认真了很多,积极了很多,自修课时一改以往的鸦雀无声。我很高兴的看到他们的改变。此后同学们经常写信说说他们的烦恼,我也以各种方式为他们解决,一段时间下来,班风大为改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三、学生的体会

  在周记中很多同学把自己的体会都写了出,这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倾诉。他们都说这种课很有意义,希望老师多开。


四、老师的反思

  看到学生的改变,我思绪万千,现在的孩子物质是丰富了,但他们的精神却贫乏了。一颗颗稚嫩的而纯洁的心,竟承受了如此沉重的负荷,该是多么的忧虑。如果这些烦恼憋在心里的不到排遣,那就更苦闷了,若这些苦闷的不到老师的理解,那就更痛苦不堪了。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目前教育最缺乏的内容之一便是心理教育──虽然近几年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比起广大的心灵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又想到了“素质教育”。既然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也是素质教育应有的义务吗?因此我们应根据中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卫生的保健、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顺利地完成“人的第二次诞生”。心理教育(也可简称“心育”)的途径与形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和谐氛围:

  氛围的和谐有利于心灵的舒展、愉悦,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具备了舒展、愉悦的心灵,教师的心育便成功了一半。所谓和谐氛围,主要指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与班级内部的和谐环境。

   ⑴ 建立师生和谐关系:

    青春期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离开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启迪”与“感化”便只是教育者的一相情愿。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真诚的信任与尊重,学生就会感到一种人格的尊严,他们的自卑、自私、孤独、胆怯、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就会大大降低。一旦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信赖,他们就会主动地向教师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就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灵,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心理烦恼。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心育要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人手。

   ⑵ 造就班级和谐环境: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情感或态度都是环境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与反映。一般说来,一种环境或一些人如果能满足或符合我们的需要、观点与习惯,我们便会产生好感或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会引起相反的情感。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的内容不来源于外部现实,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存在着客观的原因。因此,一个和谐的环境无疑有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且使可能出现的异常心理现象减少到最小程度。

  2、进行个别谈话,个别谈话是心理辅导,与单纯的教育性谈心不同。心理辅导的谈话具有两个特点:

   ⑴ 倾听:

     所谓“倾听”,就是说这种谈话不只是教师一人的“苦口婆心”或“语重心长”,而应该是尽量让学生倾诉、宣泄,教师则先当听众。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将悲伤、委屈、苦闷等情感通过向自己信任的人诉说而合理地发泄出来,可求得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卫生。因此,心理辅导的个别谈话应先让学生讲,诱导、鼓励学生滔滔不绝、一吐为快。学生通过倾诉,把内心深处的困惑、焦虑、积郁、愤懑、悲伤等等表达出来,教师则以仔细聆听,并通过眼神和点头、蹙眉等体态语言告诉学生:“我是理解你的,你完全可以信任我,我愿意分担你的一切苦闷!”从而使学生无所顾忌地继续讲下去。由于某种原因,他们开初不一定愿意直接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时教师就要从学生欲言又止的神态或吞吞吐吐的只言片语中,猜测或推测出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继续倾诉。善于倾听,也是一种教育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让学生倾诉而教师耐心聆听(包括听学生对老师的抱怨),这本身就是有效的心理辅导。

   ⑵ 协商:

     所谓“协商”,是指教师倾听学生诉说之后对他的谈话,只是一种“仅供参考”的意见,而不是替学生作出选择与决定。这是心理辅导与单纯的思想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教师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身份──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而是平等真诚的朋友──所决定的。这更体现了我们多次谈到的心理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原则:对心灵的尊重。因此,教师听完诉说之后,应避免对学生说:“我想,你应该这样……”或“我劝你还是……”。而应向学生表示感谢──感谢学生的信任;然后对他所谈的一切表不理解。即使学生说的是荒唐错误的想法,也要表示理解,这时的批评教育只会把学生心灵之门关上,让其永远不对教师说真话。接下来,便与学生一起分析、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你是不是可以试一试?……这样做,也许会有些作用……”教师的谈话,当然包含了对学生的引导甚至教育,但这不是强迫,而是充满关切的建议。

  3、保持书信交流: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有时候交谈并不是心灵沟通的最好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书信便成了师生对话的合适途径。对学生来讲(尤其是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样做既避免了面谈的局促不安,又能与自己信任的老师进行心灵的交流。对班主任来说,与学生建立并保持书信联系,意味着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书信往来,教师可以比当面谈话更全面、更真实、更细腻地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及其变化,从而更主动、更准确、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成长的烦恼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