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色  花 一、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的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①学习和借鉴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②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3、教学方法
 ①朗读教学法,教师范读,自由朗读,学生代表读。
 ②多媒体演示法,利用音像资料,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4、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5、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㈠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鲁冰花》导入新课)这首歌借鲁冰花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啊!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母子之情是全人类的共同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情感的散文诗——《金色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9页)板书课题。
 ㈡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多媒体显示作者资料)师读。
 ㈢深情的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给文中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
 2、结合屏幕上字词的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3、再读课文,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请同学说说以怎样的情感来朗读这首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还应该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
 4、学生推荐同学读,并说说你推荐他的原因,读后请学生评一评,师生共同探讨朗读方法。
 5、多媒体显示难读的句子,一起来分析该如何读,先由学生大胆的试读,再让学生自己评价。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嗔怪、担忧、焦虑、欣喜,交织在一起的情感,假装生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淘气、机灵、撒娇、调皮的语气)
 四、大胆的想像
 老师在朗读的时候透过眼前的文字,感受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画面呢?结合课文,展开想像用“我看到……闻到……听到……”的句式做恰当描述。
 ①教师示范
 清晨,在开满金色花的林荫中,走出一个美丽而修长的身影,喔!是妈妈,她湿发披在两肩,发丝上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的小草,她悄无声息地走进小庭院,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前,妈妈在做祷告,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好香呀!这香气从哪来的呢?此时,我屏住呼吸,一声不响。
 ②学生发言。
 ③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教师小结:作者描绘了“我”一天三次与妈妈嬉戏的画面,表现了母子间的深情。
 五、细腻的感受
 ①在这一幅幅的画面中孩子和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这一对母子。
 板书:
 孩子:天真  可爱  活泼  稚气  淘气  孝顺
 母亲:亲切  慈祥  关爱孩子
 ②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参考这几个题目来说。
 1、妈妈是怎样关爱我们的?
 2、我们是怎样报答妈妈的?
 3、你有没有让妈妈伤心过?
 4、怎么可以让妈妈不伤心,多微笑?
 先小组讨论,再请学生发言。
 六、诗意的仿写
 1、写法的探讨
 在这首诗里我们感受到了母子间的款款深情,但文中却没有一个“爱”或者“喜欢”这样的字眼,那作者是怎样表达这母子间的浓浓情意的呢?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发言:①生:诗人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三次与妈妈嬉戏。②生:为妈妈做事不图回报和作者想像母子间的对话等。
 教师明确,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2、仿写
 母爱是无私伟大的,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呢?请用“假如我变成了……”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们对妈妈的爱。
 七、诗情的诵读
 让我们满怀着对妈妈的爱,充满深情的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我      与      妈妈    三次  嬉戏
 天真 可爱       亲切  慈祥
 活泼 稚气        关爱孩子
 淘气 孝顺
 主题:  母子情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