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识字教学) 
                                                    艾俊菊(西礼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 
重难点: 
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里很热闹,来了许多老师,你能数出有几位吗?还来了一群数字宝宝。你们会读吗?(学生认读)数字宝宝怎么会到我们的语文课上来了呀?原来他们在语文里有不一样的写法,你们想学吗?这节语文课我们一起学习识字一的第一课(板书课题)。 
二、读中识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44页,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它是一首童谣。先自由读课文,读时要注意:认识的字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字先读上面的拼音,再读字。看谁的眼和手一致,看谁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把音读准。 
2、(指书说)这里是生字条,我们要认识的这些生字宝宝都藏在童谣中,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请同学们拿起铅笔,边读边画生字。 
3、字宝宝找到啦!你认识他们吗?自己指圈认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4、这首童谣是生字宝宝的家,瞧,生字宝宝从家里出来玩了。你敢不敢大声读出他们的名字?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带拼音的)。 
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并组词,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调皮的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帽,你还能认出它吗? 
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5、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字宝宝,也知道了这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三、读中感悟 
1、生字宝宝们玩累了,让我们一起送他们回家吧。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听听老师在范读时哪里停顿的时间比较长。 
你也试着这样读读吧。 
2、找一找诗中的句子写的是图中的什么地方的景色? 
3、同桌合作,一生读诗句,一生指图。 
4、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借助插图理解亭台、六七座、烟村、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5、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请其他小朋友来评一评,提提意见。 
6、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 
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的心情什么样的?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吧。      7、学生自己练读。   8、指名读,集体评价。   9、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10、觉得这首诗美吗?那么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说出它的美来,好不好?请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全诗,边背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四、总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把这首诗读给家长听;并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课程表、日历、……比比看谁找得多。 
附:板书设计 
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