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即两派“所论的 问题,在于承认社会现象有因果律与否,承认自由意志与否,别的都是枝节。”①人的一切动机、意志都 不是自由的,是受因果规律支配的。“所谓‘意志自由’当解释作‘确知事实而能处置自如之自由’”。 ②社会发展的最后动力是经济的发展和流变,这也是人的思想意志的物质的原因。“经济动象流变,故个 性动机随此阶级分化而各易其趋向”③。经济发展的结果最终有利于无产阶级,因而无产阶级的认识最接 近于客观规律,“阶级斗争的过程里发见社会现象的公律,能使无产阶级觉悟:‘非解放人类,直达社会 主义,不能解放自己’”,④无产阶级革命,合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是完全合理的。质而言之, “人要从‘自然之奴’进于‘自然之王’,必须知道自然律;人要克服社会的自生自灭性,必须知道社会 律。”⑤ --------
 ①②③④
   五四运动以后,胡适宣传美国杜威的实验主义,使不少青年被它牵着鼻子走。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 题,少谈些“主义”!》等文章,公开向马克思主义挑战,李大钊等人及时地予以反击,鲜明地提出了一 定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了进一步在理论上揭露和剖析实验主义哲学的谬误,1924年夏,瞿秋白写了《实 验主义与革命哲学》一文。实验主义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美国产生巨大影响,到了中国又广为流传 ,自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瞿秋白分析了实验主义在欧美和中国有不同的历史作用。中国资产阶级面临的 当务之急是如何摆脱封建主义束缚。实验主义是一种行动的哲学,它否认理论的真实性,只看重实用,主 张真理便是应付环境。“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就是这种主张的体现。这些主张,“应用于中 国的时候,对于资产阶级是很好的一种革命手段:且不要管什么礼教罢,怎样能发展你自己,便怎样做; 可是它对于劳动阶级的意义,却是:不用管什么社会主义了,怎样能解决你们目前的难题,便怎样做去算 了。于是大家蒙着头干去,当前的仇敌,固然因此大受打击,而后面的群众也不至于‘妄想’,岂不是很 好的手段?所以‘且解决目前问题,不必问最后目的’。这种原则,用之于中国,一方面是革命的,一方 面就是反动的。”①就是说,实验主义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在中国尽管对于封建主义而言,有某些积 极因素,但其主要是作为同封建主义的思想结盟而出现的。瞿秋白指出,实验主义在欧美,是“纯粹维持 现状的市侩哲学”②。它竭力综合整理现代市侩的心理,暗地里建筑成一个系统,虽然他自己是否认一切 哲学系统的。市侩所需要的是“这样亦有些,那样亦有些”:一点儿利学,一点儿宗教,一点儿道德,一 点儿世故人情,一点儿技术知识,色色都全,可是色色都不彻底。这样才能与世周旋。“可是决不可以根 究下去;不然呢,所得的结论,便是彻底改造现存制度,而且非用革命方法不可。那多么可怕呵!现状是 可以改造的,却不必根本更动现存的制度,只要琐琐屑屑,逐段应付好了。所以实验主义是多元论,是改 良派”,③是“近视的浅见的妥协主义,他决不是革命的哲学。”④ --------
 ①②《新青年》季刊第3期,1924年8月1日。
 ③④《新青年》季刊第3期,1924年8月1日。
   瞿秋白还指出,实验主义的宇宙观根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实验主义认为,人的知识究竟符合于客观世 界与否,并不重要。一切学说的价值,只要看它对于我们是否有益。有几分利益,便有几分真理。瞿秋白 指出,仅仅是“有益”还不能尽“真实”的意义。一种思想,必须是合于客观的事实的,才能是有益的。 实验主义否认离开人的种种色色的感觉之总和的客观世界,否认客观的现实,其结果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宇 宙观。马克思主义所尊重的是科学的真理,并非利益的真理。某种主张之所以是真理,并不因为它对我们 有益,而在于它反映现实世界的变化趋势(规律),它切合于客观的现实世界。 这种实事求是的说理的批判,尖锐而又公允,足以服人。
 在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系列斗争中,瞿秋白所写的大量文章,正确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从
 哲学上捍卫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捍卫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理论,他当之无愧的是卓 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