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F >> fan >> 范稳 >> 正文

 

[图文]范稳:在边地为灵魂找到故乡


 

  “天地之间的事情比你苦思冥想的还要多。”

  你在书房里绝对想像不出一个藏族人如何走进天主教的教堂,如何用唱山歌的嗓子吟唱赞美诗;也想像不出澜沧江边的盐民们怎么用最原始古老的方法晒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你更想像不出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三种宗教如何在这片狭窄的峡谷里从血与火的争斗,到水与大地般的交融与宁静。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藏区的大地上行走,为自己的创作寻找出路。

  我总是渴望去远方寻找新的刺激与灵感,我渴望和有信仰的人找到共同的归宿。——范稳

  锁定范稳为采访对象的最初,有同事好心劝阻:“算了吧,他太没有名气。”

  话并不错。在今天要谈文学,原本就是个烦难的题目,作家再无名,看点何在?

  范稳实在不够有名。1986年就开始发表作品,写大学生活、城市生活,都市题材、历史题材,新写实、先锋派,亦步亦趋,“总之,那时中国文坛流行什么,我们作为边缘地带的青年作家就跟风什么”。到此为止,都是一个矢志此生只当作家、但又如自己所言“不是才华横溢的天才”且居地偏远的文学青年,最经典无奇的几乎没有出头之日的挣扎之路。

  直到2004年,《水乳大地》。

  “神的历史,澜沧江峡谷的诗”;

  “苦难大地的精神史诗”;

  “藏域风情,严酷环境,宗教冲突,生命的艰险与瑰丽……讲述上世纪初以来澜沧江峡谷不同部族的生存斗争,这块土地上带有原始意味的生存情景,人们对自然与神灵的特殊态度、生存于此必备的粗犷雄野的特征,以及人神通灵的无穷意味”;

  “很久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没有人如此怀有激情地表达过宗教,也少有人如此热烈地描写那些荒蛮而瑰丽的大自然风光,更难得看到生命与生命、与神灵的碰撞迸射出的火花。这是文化、信仰与生命强力碰撞交合的瑰丽卷,垂挂在当代文学荒凉的祭坛上,它是对一种生命史的祭祀,也是对一种宏大写作的哀悼。”

  评论家言激赏如斯,3月7日揭晓的中国小说学会“2003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6部长篇小说上榜,《水乳大地》也位列之一。

  最惊心是读完它自己那种感受,仿佛整条澜沧江都激荡到了心里,那种澎湃不息、沉沉甚至有些疼痛的感觉经久不去。以至对它的作者,对于能写出这样文字的人,从声音到形象都生出许多想像。

  3月22日下午4点在东环广场的知己茶社见范稳,第一眼看去觉得想像与现实的落差之大简直足以发电。范稳也自嘲拥有一个“不可救药、让自己很自卑”的外表,但却自信有“很野性的心”,一说到藏区眼睛里立现不一样的光芒。听这样的范稳讲他与《水乳大地》的缘起,会发现那是一个有关神性开启的故事,一个行将被城市窒息的人如何在边地找到可资呼吸的氧,一个原本平平的写作者如何被那块神奇的土地点染了从灵魂到笔端,最终焕发光彩、破茧而出。

  ■多民族杂居地区的人们的生存智慧,就是一部二十世纪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启示录,尽管他们为此曾经付出了血的代价

  记者:在你的经历里我最感兴趣的是一个“发现”,一个郁闷多年的作家如何在一个瞬间突然觉得自己找到了,找到自己的创作出路!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定非常奇妙。我看你自己文章里提到:“1999年云南人民出版社组织了一次七位作家(扎西达娃、阿来、江浩、曾哲、彭见明、龙东和我)走西藏的大型文化活动,我们各自走一条进西藏的路线,沿途作文化考察和采访。我走的是滇藏线。虽然那不是我的第一次进藏,但那次活动彻底改变了我的创作方向。我发现了教我如何写作的大课堂———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它悠久传奇的历史。”

  范稳:对,那应该算一个契机。滇藏线上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所以一路行来,感触最深的是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这是一次令人激动的精神之旅。说具体一点,就是我在西藏突然看到一个天主教的教堂,这个让人很震撼。那是全西藏唯一的教堂,也是外国传教士在西藏自治区留下唯一硕果的地方。

  记者:像这种,身在云南的人应该不那么惊奇吧?我最早是听音乐人黄荟的《云之南》系列,里面就有一曲《峡谷圣诗》,有他从云南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天主教堂采录来的当地人的傈僳语赞美诗合唱。

  范稳:云南我知道有。但是我发现的地方是在西藏啊,已经进入西藏地界了,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的盐井纳西民族自治乡,它是西藏唯一的纳西民族自治乡,又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村庄。在藏传佛教这么昌盛的一片土地上,居然还有一个天主教的教堂,还有这样一群信奉它的教民。而且还看到纳西族人在那边生存。这也是一个文化人类学上很值得研究的现象。后来通过查史料和在当地的采访,才知道他们是木氏土司当年征战留下的后裔。就是说,传教士可以走,土司可以走,老百姓留下来了,文化留下来了。这里面就有很多值得你去思考的地方。

  记者:而且这些东西可能你耳闻是一回事,亲眼见到又是另一回事。

  

  范稳:是。那个村庄信天主教的全是藏族人。纳西人反过来就信藏传佛教。这让我感到很惊奇。当你用一种文化的眼光来看这一片地域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一个村庄里的天主教徒和藏传佛教徒可以互相包容、互相尊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

  ■从艰难的沟通和血与火的砥砺中看到两种文明碰撞所激励出来的火花,为信仰付出的代价和恪守信仰所需要的力量和勇气,构成了作品的美和苍凉

  记者:你说的过去是指什么时候?

  范稳:解放以前。现在可能一个家庭里面,可能父母一辈是天主教徒,儿子一辈是藏传佛教徒。甚至夫妻之间也可能是这样,女方是天主教徒,男的是藏传佛教徒。在过去,不同是天主教徒不能结婚的啊。那么现在宗教隔阂这个方面好像已经淡化了,包容性很强。

  但同时,在西藏盐井这个教堂旁边的墓地里,我看到被杀害的传教士和教民留下来的坟。那个地方历史上发生过两次教案,1905年一次,1950年一次。1905年被杀了两个法国传教士,被藏传佛教信徒打死的。我特别震撼的是有一个普通藏族教民的坟,他1950年跟传教士杜仲贤一块儿在去拉萨的路上,在雪山垭口被喇嘛打死了。这个教民的墓碑上有一个简短的碑文,说他的爷爷也是因为信耶稣天主被杀的,是1905年。就是说两次教案他们家都赶上了。

  那么,看到眼前这种宁静祥和交融的状态,再回想历史上曾经上演过这种种血案,那这一段过程,它不是很有意义吗?我当初就是这样出发想做这本书,我觉得那里太不得了了,走这一过程肯定是相当艰难。更不用说“文革”时候教堂、寺庙被毁,再到“文革”以后中国开始恢复宗教信仰。就是说在这里,信仰在整个二十世纪多半段时间都是付出很大代价的。就不是那么像西方,或者藏族其他地区,信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至少不会成其为一场灾难、一场悲剧。在那里,信仰就可能成为一场悲剧。你信仰天主教,可能你的命运就是伴随着仇恨、伤害,甚至教案一来,肯定你作为教民就有危险。

  记者:是啊,在这里信仰成了要坚忍的那么一件事情。

  范稳:这就很令人感动。现在你看到,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在一个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峡谷中,民族、宗教,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文化与信仰,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和祥和,在今天的阳光下,已经显得平静、自然、和谐。没有谁去诋毁别人的宗教,也没有谁愿意为宗教而战。在每个多种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并存、多种宗教相互交织的村庄里,我看到的是村民们相互间的宽容与尊重。我认为,多民族杂居地区的人们的生存智慧,就是一部二十世纪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启示录,尽管他们为此曾经付出了血的代价。

  ■四年来我喜欢在藏区走村串户的感觉,我喜欢骑马漫游在滇藏茶马古道、高山峡谷中的浪漫情调,我甚至喜欢睡睡袋、在藏族人的火塘边一夜宿醉到天亮的感受

  记者:那么就是看到那个墓碑的那一刻,你想到要写这个作品吗?

  范稳:看到墓碑那一刻,是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历史感。还有,你想知道墓碑背后的故事,你就会想这个传教士、这个教民,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样一种行为、思想、说话方式,他经历了些什么,甚至他的音容笑貌。

  但当时还没想到可以写。那是我第一次去到那儿,主要还是完成“走西藏”的任务,考察茶马古道。想到写这本书,是2000年回四川老家给父母上坟,坐在火车上我想我经历的这些事儿,就突然觉得把它做成一本小说多好,这种民族的文化多元、这种传教的艰辛、民族和文化的从不相容到相容、从相互的砥砺到共生共存。突然想到这一点,在快到成都的火车上,一下把书名都想到了。完全是神灵的开启。

  那以后我就不断地回去。回去好多次。回去是很愉快的体验,每次都有新的发现,都有新的灵感。

  记者:村里人接受你容易吗?

  范稳:因为我对他们很好,慢慢地一个村庄都对我非常好。到走的时候,他们一个村庄来给我开欢送会。藏族人就这样,你敬他一分,他对你好十分。民风的这种淳朴、古道热肠,我还真只有在藏区发现。我在藏族人身上看到很纯粹很质朴的这种性格,这也是令我感动的地方。

  那次我在盐井的教堂一住住了20多天,和教堂的神父、修女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我在教堂里看书、写作、帮修女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赢得她们的信任和帮助,参加教民们每日早晚的弥撒,体验一个有信仰的普通藏民的生活方式和宗教情感。对于藏传佛教徒,我随他们一同去神山朝圣,在漫长的朝圣路上捕捉他们对雪山的感情,他们对待自然与神灵的精神方式。我认为这些东西是所有的书本都不能教给我们的,也是一个作家绝对凭空想像不出来的。“在现场”的感觉和“想像”现场是绝对不可以同日而语的。你要写藏族的东西必须这样做。你才可能感受人家那种种生活细节,从生产劳动到他们的精神追求,到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他们对神灵的感情、对上帝的感情,只有在那里才能感受得到,你在书房里怎么感受得到。

  ■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为我们的文学提供了想象力腾飞的基地,就像作品中的人物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随意地飞起来一样,我的想象力也终于找到了任意飞翔的空间

  记者:我曾经采访过一个到藏区拍电影的导演,他有一个体会,就是当他进入真正的藏区,面对那些真正的藏族演员,他一下子发现到了更多的东西。他说拍完这个电影他感到自己被壮大了。我在想,这种从另外一个民族,从他们的生活状态、信仰状态、情感状态中去汲取、去发现的过程,你应该也是经历到了吧?

  范稳:这种发现真是生命中的一件幸事啊。很多作家写一辈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老是在重复自己,这不悲哀吗?肯定很悲哀。刚才你说到的这个导演他的经历跟我的经历有一点是极其相像的,就是他到藏区以后他发现他拍的东西可以远远超过他剧本原来的构想。这个对我也是一样。我始终认为西藏是在我们想象力以远的一个地方。它为我们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腾飞的基地。

  而现在城市里的东西,逃不出我们的想像,任何这种男欢女爱、官场纠纷、反腐败,生活中的幸与不幸、迷茫、颓废,我们都经历过了,都可以想像。而西藏,永远在你想象力以外。这为一个小说家提供了无穷的空间。我同时也在关注中国的作家朋友们都在写什么东西,大家都在做都市情感了、反贪官了、警察故事了,诸如此类。

  而我这种东西是不一样的,而且也好看。我提供的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一种精神追求,这个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讲,应该是可以开开眼界的。我书里的故事是你从来想像不到的。说实话也是我当初进去之前也想像不到的。

  记者:比如?

  范稳:当年在澜沧江峡谷,盐井教堂是茨中天主教堂的分堂,另外还有一个分堂叫白汉洛,从那个教堂过来要翻越一座4000多米的雪山,当地人给我回忆,白汉洛教堂那个挪威神甫是滑雪的,他弄一个滑雪板,从那个雪山上滑下来。还有一个叫沙伯雷的,在那个峡谷里生活很寂寞,他就弄了个足球来踢,那里也没有足球场,就在青稞地里踢来踢去。

  这你能想像得到吗?你坐在书房里想一辈子也想像不出来,30年代,在那个地方。你不下去跑你怎么知道?

  记者:也是一些人的人生啊。

  范稳:我这个小说里沙利士神甫的原型,叫古纯仁,被称为是天主教西藏第一通,通晓藏文、汉文。30多岁进来,在这个地方服务了40多年,被赶出去的时候已经70多岁了。回到法国之后他还是心在这边,就在巴黎做了一次祈祷大会,用藏语,向这边的藏族教民祝福,在法国很轰动。做了这次祈祷大会之后大概半年他就死了。

  那些传教士他们带进来葡萄酒的酿制方法。现在茨中教堂还有法国一种叫玫瑰蜜的葡萄种留下来。这种葡萄现在法国已经没有了,因为病虫害什么的退化了。但在澜沧江峡谷保留下来了,现在茨中教堂仍然还酿葡萄酒,用外国传教士留下来的酿制方法。而这个偏方就是盐井教堂的老修女德丽莎保留下来的,是我小说里凯瑟琳那个人物的原型,70多岁,藏族,一脸沧桑,非常好的一个老太太。她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外国传教士在一块儿呆过,我很想从她那里得到有关外国传教士的故事。但是没法跟她交流。但她不会说汉话,也不会听。我们只能以笑脸来交流。

  ■走在藏区广袤大地上,你就像走进了一间巨大的课堂。因为无论是面对高耸的雪山、深切的峡谷、广阔的草原、苍茫的森林;还是置身于古老的寺庙、古朴的村庄、歌舞的海洋、神秘的教堂,你都会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没有文化

  记者:很多评论都很推崇你这部书里对地域文化的那种摹写,比如:“原始气息写得相当到位,更写出了生命强烈的愿望。”

  范稳:说实话,你不这样说,那些评论家不这样说,我自己真不是觉得这方面有什么很精彩的。我写的时候好像并没有刻意要这样去写,我只是把我经历的这些写出来就是了,我心目中的这些雪山、高山峡谷、森林,它们在我全都已经烂熟于心了。因为这块土地它就是如此的令人赞叹,如此的雄奇、壮丽,令人惊惧的美。大峡谷,从梅里雪山最高处6700米到澜沧江江面2200米,落差将近4000米,一般的像我们进去,滇藏公路到江边随便也就是七八百到1000米的落差,你车要掉下去就没了,就跟从飞机上掉下去一样的。那种一座山说下来“哗地”就下来了。今年你去看这座山还在,明年你再去山不见了,一大片断裂的那种裂痕。那山哪去了?掉江里去了。我也经常碰泥石流,公路,你今天进去好好的,呆两天出来,公路没有了,全部冲到江里去了。这种沧桑巨变,真的是马上就变了,一整条公路怎么不见了?认不出来了。这种变化我在汉地,或者说别的地方不可能看见。

  我书里写到60年代那种一个村庄受困隔绝的情形,我曾经也被堵在那里,两头的公路都断了,我在那里孤独无援,看到左盐田小餐馆里的啤酒,今天卖5块,明天去就是12块。然后很与世隔绝那种感觉,感受很深。我去的那个天主教村庄,右盐田,2001年我再进去的时候也没有电话可以打。打电话要跑到左盐田。翻一个山过来,要一个小时。经常走山走一个多小时,还打不通电话,拨一个小时还拨不通,再走回去。就感叹,哎呀,怎么这么闭塞这么孤独啊。那会儿刚好我孩子生病在家,孩子肺结核,我进去之前刚得上,我老担心他的病,隔个两三天,就想出去打个电话,去了打不通,就又回来。后来一想,这种被封闭的状态,给人的感受是很深刻。触发你的一种灵感也好,创作激情也好,触发你对这样一种偏远山村人情感的认同。这就特别好。就能体会到那种困苦、那种沮丧,你说你怎么样去认同他们那种感觉?真是跟他们吃同样的苦你就知道了。

  记者:也才能理解他们的信仰:“生活于艰难险阻之中,存在需要巨大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念,信仰对这些族群来说,显得如此重要,没有信仰,没有对神灵的敬畏,他们无法解释世界,也无法超越存在的困境。”所以你能“写出了那种‘族群’的存在方式———少数民族才有的那种生存信念和超越存在困境的那种意志力量。”觉得看你的小说,字里行间的那种气势、气韵,好像那笔都被你所摹写的民族传染过似的。

  范稳:这要感谢这几年在藏区的闯荡。它这种对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是说你去两天,学着他们这种说话,绝对不行。就是要被他们浸染过,然后慢慢把他们融到你的血液里去的,就是我说的,去感受、领悟那种文化背景的东西。我跟他们在那边是完全一样,除了我这不争气的外貌,其他已经完全一样了,喝酒也好,聊天也好,酥油茶、糌粑面,我什么都可以接受了。再脏的火塘边我都可以睡,再累我也可以对付下来。

  ■我坚持这样的文学立场:在大地上行走和学习。行走是为了逃避都市生活的单调枯燥和不可遏制的颓废萎靡,学习是一个汉族人在多民族地区深入生活时必须采取的姿态

  记者:邱华栋这样评价你:“每个作家其实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别人根本无法替代的写作资源,但是很多人打量自己的时候,都被时代的喧嚣给遮蔽了。范稳似乎也走过了这样的一条弯路,但是,当他真正把自己的目光投到了自己生长的云南和西藏大地上的时候,他好像得到了某种天启,豁然开朗,只需要把那片土地上像果实一样悬挂的传说和本土民俗宗教文化,轻轻地用手摘下来就可以了。”

  范稳:我认为一个作家他选一个民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学习对象,就像我们上大学选一个专业一样。既然你选定这个专业了,你一辈子就靠这个专业吃饭。你干吗不呢?况且你这个专业还做出一点成就,你还找着一种快乐感,幸福感,成就感。那么你就继续做下去呀,而且藏传佛教、藏民族这种博大精深的一个体系,你学一辈子也学不完。所以我始终,我认定我还会继续写藏区的东西。

  记者:那你觉得藏族这个民族什么东西特别吸引你?

  范稳:他们对信仰的精神操守,我觉得是挺让人感动的。他们这种宗教文化熏陶出来的结果,他才会有这种很纯朴的气质。他是从小在那个村庄里长大,要敬畏神灵、做人要谦逊,要善良,这种文化造就了他天生的气质,让你觉得他很可爱。

  记者:你是不是挺庆幸你生活在云南那个地方?一个朋友跟我提你的书,她说了一句话:“只有云南那种地方才能出现这样的作家。”那块土地可能本身就比较具有它那种野性的力量和神性的光辉。

  范稳:而且还比较安静,没有任何的热闹可以凑。

  我认为我已经很云南化了。我回四川人家说你的话里带着云南口音。然后在云南人家永远说我是四川口音。然后在藏区我永远是汉族人的这种角色。我的角色很尴尬的。等于说没有我的灵魂故乡。不过“男儿四海为家”,灵魂也四海为家,也没有什么。

  我觉得我已经认同了一个地方了,我把它视为第二故乡也好,或者说灵魂的故乡也好,我觉得都蛮不错。好多年以来我是一个边缘之外的人。然后就发个狠,我已经在边缘了,比边缘更远不是更好?去一次藏区你可以得到好多东西,比钱的价值大得多的东西。真的是,每次去用“受益匪浅”都不足以概括我每一次的收获。主要是对你这种创作灵感的激发,对你激情的一种滋润,始终对那个地方维持一种激情、一种爱。同时对一种文化的新发现,也让我重新为自己人生定一个位。我认为这是一种幸运,我非常感谢这种机遇我抓住了。

  作者介绍:

  作家。现居昆明。1962年11月生于四川自贡。

  1985年毕业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宣传部。

  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0年调云南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现任《边疆文学》副主编。

  近年从事滇藏地区文化研究,曾撰写记述地域文化的图书———《苍茫古道———挥不去的历史背影》、《藏东探险手记》及《人类的双面书架———高黎贡山解读》,并尝试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文学创作。

  2004年1月,长篇小说《水乳大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范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范稳:在边地为灵魂找到故乡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