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江苏省溧阳市溧阳市实验小学 周晓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⑴ 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 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③ 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④ 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⑤ 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⑥ 指名背。(指导方法)                           ⑵ 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 “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 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③ 引导评议,齐读。                            ④ 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⑤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⑥ 指名读,评议。                            ⑦ 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⑴ 指名读第4节,评议。                           ⑵ 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⑶ 齐读第4节。                           ⑷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⑴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⑵ 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⑶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⑷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⑸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⑹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⑺ 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⑻ “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⑼ 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作业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亡羊补牢》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 上一篇文章: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 下一篇文章: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