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P >> 盘古开天地 >> 正文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广场学校 刘欣欣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方法导航

  1、品读赏析法:理解词语含义,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充实的感受。如:品读第四自然段时,抓住“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等词语来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角色演绎法: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3、画面激活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例如:在描述“万物生成”的面时,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将“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通过自己的语言,变成生动的面。
  三、聚集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面。
  四、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学生收集的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五、教与学的师生互动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外音:盘古开天辟地,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同学们,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话故事,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课件:盘古顶天立地的图片。

  2、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⑴ 整体感知:

     课件:盘古图片以及课文朗读。

     外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一直流传至今,你头脑中盘古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可以是“勇敢、,无所畏惧、坚毅、无私、具有献身精神”等词语。

   ⑵ 自学生字:

     明确:注意“肢、创、逐”都是翘舌音,“滋、造”是平舌音”;“猛”是后鼻音;“血液”的正确读音为xuè yè;“倒”是多音字,在本课读dǎo。“肢、肌、辽、血、液”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

     点拨:老师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老师书空学生猜字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可以用组词或说句子的形式练习。可以引导学生从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特点,识记“猛、肢、肌、辽、液”,“丈、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熟字“仗、踪”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
[写一写]将生字写得匀称、美观。 暗 肤 滋 降     辽     润     丈     阔     创     肢     血     造     肌     液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如,“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评一评:老师通过投影展示优秀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3、细读课文,理清线索:

    画外音: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你准备用哪几幅来展现这个故事。

    明确:

   ⑴ 确定用哪几幅来展示,是为了让学生再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它们的意思。

   ⑵ 课文的线索可用以下的流程图归纳:

     盘古开天地

     混沌初开→顶天立地→生成万物    点拨:引导学生采用个人读、小组读、邀请读、引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这篇课文处处充满了丰富想象。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的神奇、丰富、美好的想象中受到感染。

   课时小结:奇特的构思、生动的形象,这将是一组多么吸引人的连环呀,真想早点欣赏到你们的作品。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盘古开天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