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堂堂    光泽 流苏   松树金龟子的   流苏的作用——高敏度感觉器官   外形特征           折扇的用处——求偶的标志     生活习性:夏至露面,傍晚上树       松树金龟子的   婚恋生活   生活史       唱歌、发育原理、唱歌原因   死亡与繁衍   作者发出呼吁:“别去打扰它。”   【资料宝藏】   1.奇闻异事共欣赏   声音通讯     通过声音传递信息是昆虫的一种“语言”形式。 昆虫虽然不能用嘴发出声音来,却可以充分运用身体上的各种发声器官来弥补这一不足。昆虫虽无镶有耳轮的两只耳朵,但它们有着极为敏感的听觉器官(如听觉毛、江氏听器、鼓膜听器等)。昆虫的特殊发音器官与听觉器官密切配合,就形成了传递同种之间各种“代号”的声音通讯系统。    我国劳动人民早已对不同种类昆虫声音通讯的发声机理和部位有所认识。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埤雅》上说:“苍蝇声雄壮,青蝇声清聒,其音皆在翼。”已明确地将不同昆虫的“声语”分为摩擦发声和振动发声。东亚飞蝗的发声,是用复翅(前翅)上的音齿和后腿上的刮器互相摩擦所致。音齿长约l厘米,共有约300个锯齿形的小齿,生在后腿上的刮器齿则很少,但比较粗大。要发声时,先用四条腿将身体支撑起,摆出发音的姿势,再把复翅伸开,弯曲粗大的后腿同时举起与复翅靠拢,上下有节奏地抖动着,使后腿上的刮器与复翅上的音齿相互击接,引起复翅振动,从而发出“嚓啦、嚓啦”的响声。
 摩擦发声大多是由20—30个音节组成,每个音节又由80—l00个小音节组成。发出来的声音频率多在500—1000赫兹之间,不同的音节代表着不同的讯号。因此,音节的变换在昆虫之间的声音通讯联络中有着重要作用。
 据报道,家蝇翅的振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