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学生的学习评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并懂得与他人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让学生开展相互评价,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学会赏识他人,学会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   《长恨歌>>.主题研究•
 一, 通过导学案知人论世,梳理情节。
 二, 长恨歌主题研究
 1.后世文学作品对李杨恋情的认识
 (1)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主题:批判同情
 (2)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主题:鞭挞骄奢淫逸的生活
 (3)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主题:民本思想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         后世主体单一。
 •         没有摆脱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定位。
 •         长恨歌主题更厚重,能凝重。作者将这一传奇爱情写的后无来者。
 读白居易《潜别离》,探究与文本的关系。
 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作者把自己的爱情悲剧渗入到诗歌中,因而让李杨脱离了历史原型,赋予了更广阔的更美好的内涵。李不再是那一个荒淫无度的昏君,杨也不是祸水红颜,他们的爱情被美化了,从而具有了更普遍的价值,成为了人们对世间真爱的执著追求的颂歌,也正因为这样,这首诗歌才获得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了爱情永不凋谢的经典。
 3. 学科班长展示长恨歌主题总结
 (1)讽喻说
 (2)爱情说
 (3)双重主题说
 
 
 三.探究:联系阅读视野,谈谈你如何看待李杨恋情?
 奸夫淫妇的乱伦情欲 ,不是爱情
 纯美的爱情故事
 角色定位意识,政治角色与个人角色的定位问题 。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美女更难。
 美女不是一种错。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