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教师 >> 教师知识测试 >> 中学语文教师知识测试 >> 正文

 

新课程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什么

新课程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什么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迎来了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在新课标下,如何使中学语文教学走出“转型期”,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我们经过一轮的实践体会到,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认识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角度来看:既要重视人文性,又要重视工具性
  语文课程如何定“性”,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基本上反映了大多数人的共识。广东新课标采用的语文教材具有“三线两结合”的特点,“三线:活动——文体——语体”;“两结合:活动与阅读相结合,写作与口语相结合”。必修教材的活动有: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进经济。文体有:传记、诗歌、散文、小说、新闻、戏剧等。语体有:古典诗歌、现代诗歌、文言文等。以“活动”和“文体”兼顾安排单元,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从目前的倾向来看,人文性张扬有余,工具性却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似乎一谈工具性,便是技术主义,便是落伍。认识上的这种偏颇,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综合症,具体表现为: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视训练。为了更好地改变现状,首先很有必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理清楚。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重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思维能力的训练。“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趣味等等。如果上面的理解大体正确的话,那么必然导出这样的结论:“工具性”才是语文课程之所以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而“人文性”则不为语文课程所独有。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两性”,比原先仅仅定位于“工具性”显然大大进了一步。但我们不能因此无限扩大语言“人文性”而漠视其“工具性”。因为,说到底,语文的人文性体现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因此,二者在呈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时,是“统一”的,如同刀和刃的关系,相互依存的,不可剥离。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人文观照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人文性。过去语文教学中那种肢解课文、烦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法,既扼杀了人文性,也扭曲了工具性。同样,如今某些语文课上那种架空文本和语言,脱离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凭空追求的所谓“人文性”,也不是语文课程所需要的人文性。因此,我们认为既要重视人文性,又要重视工具性。
  二、从阅读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角度来看:(1)既要重视多元解读,又要重视阅读导向
  新课标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少教师也开始把西方的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读”、“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与过去阅读教学中一切由教师说了算的教法相比,是不容置疑的进步。但真理再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多元解读”走向极端,有时也会变得很荒唐、很浅俗。在一次听课中,教师在讲授《孔雀东南飞》后,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或看法。有位学生便提出“不要把焦母看成是‘罪魁祸首’,理由是焦母为儿子相中了一个如此美丽、贤惠、有神功的女子,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样的回答就未免太过浅俗了。
  语文课上学生的阅读毕竟不同于一般人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学习行为。当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但这种尊重决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必要的指导。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有高有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自然也有高低之分、深浅之分、正误之分,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帮助学生读好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等等。教师既不越俎代庖,但也决不能放任自流,这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一切由学生说了算”,你对我对大家对,你好我好大家好,似乎很民主很前卫,其实是误人子弟!
  (2)既要重视课内导读,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理解作品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文学作品首先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开始的,叶老曾有过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文字处理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墩站着作者,沿着文字铺就的甬路,步入作者的心灵,随着文字的血脉,触摸作者的思想,才可能真正体会作品的内容,从而更深刻理解作品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不断地反复地指导学生阅读作品的好词佳句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例如,在赏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指导学生重点品味词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作者写作的切入点,顺着这一思路找到“文眼”,应是第三自然段的作者在月下的内心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由此看出作者在文中所要抒发的是月下暂得的逍遥之乐与短暂的人生的自由感。月下的荷塘的荷、风与月的自然生命的灵动,便有朦胧绰约的风情,有雅淡和谐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在作者摆脱了实用思绪,进入了物我两忘的自由天地,体会着做一个“自由的人”时,所享受到的“独处的妙处”。这样的导读会使读者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们在通过对课文“精讲”、“导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通过引导、帮助、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已有的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赏析能力,对一些课文进行独立的阅读和钻研,体会和感悟,从而达到举一隅而反三的效果。在处理小说单元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不做更多的讲解与导读,但要适当的点拨。如,导读了《宝玉挨打》后,便让学生自主阅读《失街亭》。学生能主动去自学,搜集资料,大胆质疑,共同研讨以至较为顺利地完成自学任务。从而扩宽视野,提高情趣,学生会更注重阅读所得,积累一些宝贵的阅读经验,为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除了阅读课内的泛读文章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贴近生活、时代感强的文章,同时教师要适当设计激励性的措施,促使同学们真正从自主阅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比如,交流阅读笔记,缩写故事,改编故事,成语接龙等,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和阅读的积极性。
  三、从结合高中语文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的角度来看:既要重视传统教学模式,又要重视现代教学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凭借课本、教材、教辅,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嘴巴一张一堂课”。教师的讲解艺术,点拨的效果便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巧设导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项链》中,我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预知主人公玛蒂尔德后半生吗?由于学生对这个问题各持己见,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扣住具体的文本文段,让学生作全面客观地分析,从而对主人公玛蒂尔德有了一个客观的评价与认识,对阅读全文起到了关键的效果。由此可见,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是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语言仍将是语文教学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还有板书、教学卡片、教学挂图、报刊图书等,以其经济、实用、便利的优势,仍然是语文教师的常规模式。
  什么是现代教学手段?它是指用电化设备,如光学、电声、电脑、网络等,服务于教学的一种手段。现代教学手段,能生动、逼真、形象地再现教学内容涉及的人物、事件、场景和过程,将书面语言转化成生动的面,逼真鲜活的形象,清晰的构图。它可以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更容易通过视、听等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学生左右脑,有助于触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感知、理解、记忆信息的强度和效度。它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乐意学,实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学生的主体性。它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整体效益。以往难于讲清的“口技”、“大弦嘈嘈如急雨”、“漫江碧透,层林尽染”、“月下荷塘”等等;通过录音、幻灯、电视、或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一下子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直接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加快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从而整体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现代教学手段同样有优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们,要做到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达到优势互补。
  四、经过一轮的新课标语文教学实践,有如下几方面我们仍感到困惑
  1.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与学校的现有的图书馆等资源的贫乏。《新课标》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只着眼于读本教材本身,更应该着眼于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积淀。这就要求学校应高瞻远瞩,着眼未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改善教学条件。就目前我们的经济状况来看,又谈何容易呢?
  2.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与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的矛盾。透过作文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只是应试的学生,作文教学只不过是在训练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按不同的文体要求能写应试作文而已。教师出僵题,学生硬作文。如今的学生生活在顺境,缺少社会经验和阅历,缺少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写出来的更多的是“本故事纯属虚构”谈不上真情实感,情真意切。“题材+中心+构思”这种套路,导致了学生对作文的态度由厌烦转向恐惧,学生的作文越写越差,作文教学的路子也越走越窄,不知怎么办?
  3.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实践与时间、条件、师资等方面的冲突。研究性学习是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生动活泼地进行发现与探究,是教学过程拓展与延伸,是教学方法的单一向多元的转化。但在研究性学习方面还不能更好的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学校不能尽量的创造条件、提供资料、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探索、研究,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与探究的方式等。同时教师更多的停留在表层,教师的能力、精力有限,不能充分利用、挖掘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这又成为实施新课标的极大困难。
  总之,语文教学空间广阔。在新课标的实施中,仍有很多不足和困难,希望前辈、同行们给予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新课改的路子走得更宽更顺,创造出一个语文教学的美好明天。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新课程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什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教师招聘考模拟试题
    教师招聘语文试卷
    高中教师招考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教师调研考试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调研考试
    2010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学…
    2010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
    2010年语文教师考试题
    初中语文教师调研考试
    语文教师招聘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语文教师招聘模拟试卷二
    2010年高中教师招考语文模拟试题
    教师招聘语文试卷
    中学2010年语文教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中学语文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中学语文教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2007年郑州高新区教师招聘笔试试卷
    高中教师招考语文试题三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
    语文卷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调研考试模拟题 参考答案
    当前媒体语文差错的六大类型
    云南招聘初中语文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教师调研考试模拟题
    语文教师招考试卷 参考答案
    语文教师招考试卷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卷及答案详解…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卷及答案详解…
    王店某中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卷
    初中语文教师调研考试
    初中语文教师调研考试模拟题
    云南招聘初中语文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题
    初中语文教师调研考试模拟题
    语文教师考试模拟试卷
    中学语文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一
    中学2010年语文教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中教师招考语文试题三
    2007年湘潭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初中…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考试题(参…
    2010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学…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