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八年级下学期 >> 八年级下学期教案 >> 正文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课堂教学实录(一课时)

查询八年级下学期教案的详细结果

海南华侨中学(邮编571104) 柏启平

人教版必修一《表达与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一.课前导入

师:人生是一条浪花飞溅的长河,时光的流逝淡化了过去的记忆,但总有一些人和事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划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我们心灵的琴弦,激起心灵的阵阵涟漪。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六十秒,回顾一下,在你的生活当中,有那些人和事在你的心灵深处划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着你心灵的琴弦?六十秒后,请同学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二.话题探讨:

师:那位同学先说说,让我们大家分享分享?

生1:在我一生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我以前学习很槽糕的,是他给了我很大的学习帮助,在他的监督鼓励下,我才考到这里来。我和他一起的好多事让我感动,比如有一次把我从网巴里逮出来,我发火了……

生2:前段时间和妈妈去看好来坞的大片《金刚》,电影里的大猩猩爱哪个美女(生笑),最后被枪杀,它从高塔上掉下来的那一瞬间,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那绝望痛苦的表情最让我感动。

生3:生活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妈妈,我长这么大了还从来没有发现她骂我打过我,当我犯错的时候,她也没有生气,都是温和地教育我,给我讲一些相关的故事来启发我认识自己的错误。

……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了这几个同学的最感动的人和事。其实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大家作文时却常常感到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同学们想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摇头)……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答这个“谜”。请同学们打开书79页,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讨论〈〈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多媒体出示标题)



三.文本探谜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话题探讨〉〉,看哪个同学最先找出这个“谜底”?

(学生边阅读边勾

生1:我们之所以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的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敏感。

师:你对“敏感”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2:我觉得应该是一种观察力吧!

师:你的理解非常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种发现美的眼光。

生3:我认为除了他刚才讲的要“要对生活敏感”外,还应该有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我们有时候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写,可能是我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司空见惯了,正如书中说的一样“面对一个生活场景,一句真情的话,一个善意的微笑……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

生4:我和他的观点一样。但我认为敏感和感恩这两个因素来说,感恩更重要。有了感恩,我们才能具备对生活的敏感。就象这个中学生写他的哑巴母亲一样,是从母亲沉默和蓄满泪水的眼睛来理解对母亲无声的教育和感恩。读到这样的文章,真的很感动。(众生鼓掌)

师:说的特别好!俗话说“唯有真情好文章”,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我们的生活时候,就一定能发现我们身边中的真情、人性中的闪光点,就有一种冲动想把这些美的东西、感人的东西给写出来。那么同学们谈论一下,我们该怎样去把我们感动的东西写出来呢?

生:(窃窃私语)

四.交流切磋

师:同学们,我和你们一样,同样有很多生活当中的人和事在我心灵的深处划过难于磨灭的痕迹,时时触动着我的心灵,让我有一种感恩的幸福和疼痛。昨晚在备课时,情不自禁现写了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月亮〉〉,现在发给大家,供大家一起欣赏和讨论。

师:(多媒体播放钢琴曲〈〈懂你〉〉,朗诵。)



月 亮

柏启平

我站在上看母亲,

母亲站在上看我。

明月装饰了母亲的窗子,

我装饰了母亲的梦。

——题记

故乡叫月亮湾,清水江流到此处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轻轻地绕过村子,奔向山外的世界。清水江上有座桥,母亲叫她月亮

月亮桥苍翠欲滴的古树旁,月亮桥下咿咿呀呀的水磨房,月亮边蜿蜒如练的大山路都是我今生今世寻找最美风景的证据。

月亮湾距离小镇有几十里山路,父亲在小镇里开了一家铁匠铺子。我六岁时父亲拽着又哭又跳的我跨过月亮桥,沿着蜿蜒的山路去小镇里读书。一哭二闹三回头,那月亮桥总深情地凝望着我小小抽泣的背影,还有我回头时幼稚惘然的泪光,月亮桥总揪扯着我稚嫩的心。因为上站着我那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母亲。

每逢放假,我就撒开脚板往月亮湾的方向奔,临近家居之地,爬上山坳。便竭力向竹幽林密的月亮桥望去,月亮湾铺排得大大方方,古朴淡雅,月亮桥亲切地扑入我的心,因为桥上站着一个我时时眷恋的母亲。夕阳西下无限好,半江瑟瑟半江红。母亲那爱和希冀的目光揉碎在月亮桥下的波光里。我老远就不断地大声呼喊着母亲。站在桥上的母亲,像月亮,饱经风霜的脸上绽露出不同于一般母亲微笑的气质。

月牙儿轻挂在月亮桥的古树梢上,少儿只识贪玩滋味的我在青藤重挂的月亮桥上和同伴们跳龙门、捉迷藏。玩累了便给坐在桥上的老祖母捶背,时不时好奇地用小手摸一摸老祖母的小小脚。远处田野的蛙声,月亮桥下的河水声,月儿下我们的欢笑声,母亲月光似的呼儿声,连成了一片。在这美丽的月亮上,母亲月亮似的目光看着我尽情地释放着儿时的情趣和轻松。还有她那我根本无法解读的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企盼、柔和的眼神。

晨曦初露,竹林中鸟儿翻飞,啼声婉转悦耳,山鸠咕咕,叫声不迭。噼噼啪啪、噗噗簌簌,振翅高飞,散落在月亮桥的古树上。站在月亮桥上,极目四望,山川相缭,湿润清馨,绵长漫溢, 诗意清新。远处星星点点的垛,挺拔的秀木佳树,吱呀吱呀如歌如诉的桥下水磨,与月亮和谐地融为一体,酿造出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江水的田园香气,如痴如醉而又迷茫自失。母亲轻抚着我的头,凝望着山的那边,慈声励语:“去吧,儿,好好读书!读到你书上的地方去。”

我似懂非懂的点着头,背着书包,在母亲余音缭绕的凝视下,跨过月亮桥,踏上那蜿蜒如练的山路。回头一望,月亮桥上的风景让我心悸——母亲雕塑般的身影和月亮桥构成了我今生今世深深的记忆。母亲告诉我,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读到我书中那美丽画儿的地方中去,那儿才有更美更美的风景。我知道,月亮桥是月亮湾唯一通向山外的彩虹桥。我那时不知道母亲何以知道我每次回月亮湾的时辰,上苍也许可怜做母亲的人,赐予了她一种心灵的感应吧。她每次都站在桥上凝望着从山那边求学归来的我飞向她的身边,无论是寒暑易节,还是飞雪风雨。在我七色的梦境中,总是固执地认为月亮湾、月亮桥是我长大后最终归宿的风景,然而母亲总是坚决地摇着头,说我必须属于比月亮桥、月亮湾更美丽的风景——那就是母亲从我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书来,指着书中的画儿慈声而不失严厉的叮嘱:“读到书中这儿的地方去,那儿才是你最美的风景。”年少的我似懂非懂。真的不理解为什么书中的“哪儿”才是我最美的风景?为什么每次返校,母亲总要把我送上月亮桥,柔和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我迈向曲曲折折的山路,直到我翻上山坳变成了小黑点?我只知道我的背后有月亮桥,月亮上有我母亲不同于其他母亲月亮般的目光。

我从月亮桥上走过了春夏,迈过了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一次的回归,都定格了一幅月亮桥的永恒迎送风景画。自从父亲用他那有力的布满老茧的手拽着泪流满面的我跨过月亮桥,就注定了母亲不同于一般母亲更希冀严厉的目光。母亲和月亮桥是我梦想的起点,也是我希望的终点。月亮湾、月亮桥和母亲组合的风景是我生命点缀的鞭策和精神的家园。从此,我为了寻找比月亮桥更美的风景而跋涉在人生曲折坎坷的求学寻“画”之路上,读书读到了母亲千叮万嘱的画儿里去了。母亲用微笑的泣语告诉我,她是从风景如的城市来到月亮湾的月亮桥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嫁给了月亮桥上的父亲。月亮桥装饰了母亲的窗子,我装饰了母亲的梦。仰视母亲泣语微笑的慈容,我才读懂了母亲不同于月亮桥上其他母亲月亮般柔和的目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八年级下学期教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课堂教学实录(一课时)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囚绿记
    《苏珊安东妮》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教案(公开课)
    《钦差大臣》
    列夫托尔斯泰
    再塑生命
    献给母亲的歌

    我的空中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
    高中语文课本呈出现过的近义词辨析
    《背影》教学设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实录
    《祝福》网络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创新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安妮日记
    《六国论》教案
    听听那冷雨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
    “连贯”考点强化复习教案
    《瓦尔登湖》教案
    囚绿记
    《劝学》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课本上的成语集释(修改)
    怎样让高考作文吸引阅卷人的目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落日》《消息两则》教案
    《落日》《消息二则》教案设计
    《金岳霖先生》教案
    赤壁赋
    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大自然的语言
    苏教版八上《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跑警报》课堂教学实录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重庆市高…
    朗读悟情,放飞思绪——《秋天的怀念》…
    雷雨前
    瓦尔登湖
    《桥之美》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一体化教…
    前方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研究性教学实录
    《前方》两种教学过程的反思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与归国留学生徐延梁的对话讨论课堂实…
    《黄纱巾》教学设计
    《图片两组》教案
    《我与地坛》(一)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专题《狼》教…
    藤野先生
    祖国山川颂
    《金岳霖先生》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的母亲
    赏析短文写作指导(高考湖南一轮复习)…
    日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近对联
    小说的阅读和鉴赏
    童年的朋友
    高一语文第三学段小说单元对比分析法…
    马说
    《生命与和平相爱》教案
    成功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设…
    雷雨前
    人物访谈与调查报告的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说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老王
    《那树》教学设计
    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  浮游万物之表

    《渐》教学设计
    《高祖本纪》复习学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
    《浣溪沙》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东坡词专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渐》教案
    东坡词专题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水龙吟…
    东坡词专题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江城子…
    东坡词专题教学设计第四课时《卜算子…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陋室铭
    《茶馆》
    <<记承天寺夜游
    盛唐诗专题教案1
    盛唐诗专题教案2
    盛唐诗专题教案3
    盛唐诗专题教案4
    我教鲁迅的《药》(韩军上课实录)
    郭初阳《项链》课堂实录(全国一等奖…
    鱼书
    《项链》课本剧(武进市对外大型公开课…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学设计
    考场作文结尾技法概略
    《泰山日出》徐志摩
    《日出》刘白羽
    《山米与白鹤》教学实录
    《云海》唐敏
    写作中如何描写景物
    我的信念
    唐诗五首教案
    《愚溪诗序》教案
    《最后一片叶子》
    《长安晚秋》第三课时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案设计
    生物入侵者
    《第三只眼看作文——语文访谈活动带…
    “乡土文学”采风——语文创新活动设…
    《给儿子的一封信》说课稿
    再别康桥
    生活小节与文明礼仪——语文口语交际…
    涉江采芙蓉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飞向太空的航程
    我的母亲
    《松鼠》说课稿
    想像能力训练
    盘活教材资源升格高考作文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
    祭十二郎文》教案
    错过
    送东阳马生序
    我若为王
    《李将军列传》教案及同步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的人性分析
    山米与白鹤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走进周庄
    刺客列传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
    《滑稽列传》教案
    《淮阴侯列传》教案
    老王
    记辜鸿铭
    风  筝
    我心归去
    《与妻书》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
    沁园春·长沙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007年中考说明文综合复习
    理想
    《丑小鸭》多角度教案
    《善良》教学设想
    中考复习——八年级叙事散文专题复习…
    《诗国余辉中的晚唐诗》专题教案
    《李将军列传》教案
    致空气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五、六单元教案
    教案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
    风  筝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