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达尔文传(摘录) 
             | 
         
         
          |     
             
            【俄】A·涅克拉索夫 著  韦清豪 王问梅 孔令钊 译  李尊玉 韩 华 彭昌吾 译      《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的这一天,不只是在达尔文的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也  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大批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的观点和对人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观点开始转变的一天,这种转变就象哥白尼在十六世纪因指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而实现的转变一样。然而在此以前,为捍卫达尔文主义这一进化论学说,曾不得不进行了十年的尖锐斗争,在十年的斗争过程中,达尔文的思想以及达尔文本人,曾经不断地受到攻击,这些攻击常常是粗暴的、恶毒的和不公正的。(第十三章) 
      那么,《物种起源》一书的风格究竟怎样呢?整本书就是“一个长的论据”(赖尔  语),它被用来论证整个进化论理论,特别是用来论证对这种进化原因给予最完美的说明的  自然选择理论。这部书是根据一个明确的、有逻辑性的提纲写的,这个提纲大体上也就是一  八四二年和一八四四年《概要》中所拟定的那个提纲。达尔文是从人的如下实践活动开始  的:人们通过对种公畜的人工选择,或者通过对留作种子用的最接近理想的植物的育种选  择,能够培育出许许多多家畜的品种或数千种栽培植物的亚种来。他证明,由于变异和遗  传,人们能够获得这些结果。由于变异,也就是说,由于一对动物的后代,或者由同一个荚  的种子生长出来的植物,彼此之间略有区别这种情况,选择是可能的;而由于遗传,即经常  看到的亲本将特性传给后代这一情况,通过选择优良的种公畜或选择优良的植物种子,就能  够获得具有这些改良特性的后代。      达尔文以他自己饲养的家鸽为例,证明这样的人工选择能够引起亚种之间多么大的差  别。腿的长度,喙的长度和形状,尾羽的数目,腿部羽毛的差别和头部羽毛分布的差别是如  此之大,以致这些差别如果是属于野鸽的话,那么它们就足以使人们把家鸽划分为不同的物  种,甚至不同的属,然而,正如达尔文所出色地证明的那样,这些家鸽都起源了一个野生种  ——岩鸽。      达尔文从这种人工选择(它的意义对人来说是十分明显的)转到自然界的选择,即自然  选择。他证明,自然界也有变异和遗传,自然界中代替人工选择的原因是“生存斗争,或者  说是在生物按‘几何级数’增殖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生存竞争”。            赫胥黎的预感很快就得到了证实。所有拥护物种不变论的人都开始激动起来。那些盲目  相信莫伊谢也夫的世界创造说的人都不满起来,那些向人们宣扬关于在生物身上体现着一种  抽象思想的自然哲学家们也不满起来,所有承认超感觉的形而上学的原理(这种原理为了一  定的目的而创造了生物)并宣扬所谓的“终极原因”(即创造这些生物的目的)的人都不满  意。但是使人们感到更为不满的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仅仅用一句话所涉及倒的问  题的一个方面。这句话是:“大量光明将投射在人类的起源和他们的历史上”。在哥白尼时  代,要人们放弃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是不可能的,同样,现在要人们放弃人在生物中  处于完全“特殊的”地位这一习惯的看法也是不可思议的。乌莫夫教授在他发表于《纪念达  尔文文集》中的一篇文章中说:“无论是在我们这里还是在西方,在那些非专家的人中间,  都有一些反对达尔文学说的人,在这些人的感情中甚至现在也还是屈辱感占着上风,他们感  到屈辱的是人不是通过奇迹从地球上产生的,而是来自猿或来自和猿同一个祖先。”  一八六○年六月“英国科学协会”在牛津召开会议。(略)韦勃甫司(牛津的主教)的演说很吸引人,演说中充满了对达尔文的冷嘲热讽,博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他预见到赫胥黎将要起来反驳他,因此他在结束演说时向赫胥黎提出了一个问题:赫胥黎教授是否认为他是通过他的祖父或者通过他的祖母而来自猿猴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哄堂大笑,赫胥黎接受了挑战,他很镇静地指出了这位主教在发言中所犯的许多自然史方面的重大错误,然后对这位主教最后提出的一个讽刺性的问题作了如下的驳斥:“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他的祖先是一个猿猴而感到羞耻,使我感到非常羞耻的倒是这样一个人,他浮躁而又饶舌,他不满足于他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所取得的令人怀疑的成功,而要插手于他一窍不通的科学问题,结果只能是以自己的夸夸其谈而把这些问题弄得模糊不清,并且用一些娓娓动听的但却离题很远的议论,以及巧妙地利用宗教上的偏见而使听众的注意力离开争论中的真正焦点……”(第十三章)            在达尔文以前,人们把动物结构的基础看作是体现在动物身上那些属于创世主的或者用“大自然”(大写)这个词所表示的某一整体的那些思想或计划。而达尔文则把有机物的各种形态看作是一连串事件结果的历史形成物。人们以前看到的只是某种器官形成的目的,而达尔文却解释了为什么形成了器官,为什么最复杂、最合理的适应性器官不受创世主的任何干预就形成了。(第十四章) 
      许多作者,特别是宗教界的作者认为,人跟动物截然不同的特征是信仰上帝,因此他们  认为,似乎任何人都有宗教信仰。达尔文认为,过去许多人种没有上帝的概念,甚至在他们  的语言中也没有表达这一概念的词。他认为,宗教是在人类发展较晚的阶段中才产生的,而  对在其它种族中普遍流传的对神的信仰,他解释为轻信,因为有了这种轻信,所以人们举出 
  [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达尔文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达尔文传(摘录)详细资料 
              | 
         
         
          | 上一篇文章: 达尔文简介 | 
         
         
          | 下一篇文章: 自学成才的达尔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