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淘沙 北戴河/水调歌头 游泳 浪淘沙 北戴河  1954 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注释】
 
 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魏武、碣(jie2)石: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北伐乌桓,路
 过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汉朝时还在陆上,到六朝时已经沉到
 渤海里了。曹操登临碣石山,写了《步出夏门行》四首,第二首有“东临碣石,
 以观苍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水调本为一曲子,歌头是曲子开头部分。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吴孙皓时欲从南京迁都到武昌,民谣曰,“宁饮
 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子在川上曰:《论语·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时间如河水飞
 逝。
 一桥飞架:指武汉长江大桥,该桥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桥梁,是
 五十年代重大工程之一,于五五年开工,五七年建成通车。当时正在施工中,故
 属“宏图”。
 天堑:南北朝时陈朝的孔范,称长江为天堑,见《南史·孔范传》。
 西江石壁:指计划中的长江三峡大坝。
 巫山云雨:巫山有神女峰。宋玉《高唐赋》,称楚襄王梦见神女,神女说她“旦
 为行云,暮为行雨。”
 
 【题解】
 
 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毛泽东从武昌游过长江到达汉口。六月三日,第二次
 游过长江,从汉阳穿过长江大桥桥洞到武昌。四日,第三次游过长江,也是从汉
 阳到武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