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九寨蓝
作者:赵大年
十六年之后重访九寨沟,我添了白发,她多了友人,一年逾百万。
难忘当年九寨沟口几面山坡,大片大片齐胸高的树桩,野蛮采伐的劣迹,惨不忍睹。伐木队以“剃净青山万千头”之势杀进沟来。幸亏国运复兴,人们萌生爱美之心,蜀中作家、画家、摄影家多方呼吁:抢救九寨沟!诸多报刊纷纷响应,形成舆论,争斗三年,最后由中央领导人出面干预,才撤走了林场和伐木队。
怎样看待九寨沟?视角迥异,分歧极大。她是富丽的旅游资源吗?还是几千万立方米木材?是蛮荒未开的穷乡僻壤?还是美轮美奂的世界自然遗产呢?
怎样描绘九寨沟?也是难题多多。东方游客说她是人间仙境,西方游客说是童话世界。九寨沟的寨主们如今是大学毕业的斯文雅士,他们另有一说:这里是摄影家的天堂,作家的地狱。此话怎讲?且看九寨沟的美景成就了多少摄影佳作。而要诉诸文字,却很难,很难。音乐,舞蹈,美术,各有各的语言。在九寨沟奇丽的自然造化面前,文学语言就显得贫乏和苍白无力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作家可以描写滕王阁,岳阳楼,长江赤壁,永州八景,即令天才的衮衮诸公还阳再世,大概也无能刻画九寨沟。除非你在中华大辞典之外另创造千百个崭新的形容词,或者,最好是邀请你的读者走进九寨沟,亲历亲见,亲身体验她的白云,绿树,繁花,秀水,净化了灵魂,然后,彼此相信:大美无言。
我们这些采风者,不乏两进三进九寨沟的文人书生,如今停步栈道,箭竹海观鱼,许多既有的概念又发生了动摇。
“山多高,水多高”,没错,此地海拔三千,仰望更高处,仍有山泉瀑布,我猜是雪水流经石罅之涌。“水至清而无鱼”,动摇了,这里的水,洁净得无以复加,更拉姑娘却叫我看树叶鱼。果然有不少柳叶般的小鱼漂游在水面,以获得阳光暖意。这高山海子的水温几近零摄氏度,大概没有浮游生物,小鱼吃什么呢?来到九寨沟,疑问丛生,不能件件问更拉。问过的,你的藏文名字是什么含义?她笑出了酒窝:吉祥的仙女。两天前她带车到九寨天堂大酒店来接我们,亭亭玉立,笑容可掬,真如仙女领我辈凡夫俗子登临仙境。这高山小鱼挨冻受饿,所以永远长不大,我只能自行解答。另一位凡夫俗子张守仁却来问我:大年,你看这水的颜色是宝石蓝吗?
问住了。张君乃学贯中西之大主编,谦虚点儿说,我们都是文字工作者,脑袋里有不少形容词儿,却无法形容这海子的颜色。天蓝,海蓝,湛蓝,深蓝,浅蓝……都不对,我想到这里因有九座藏族村寨而得名,就说了个藏青,他摇头,我也赶紧摇头。什么蓝,能蓝得如此晶莹亮丽,惊魂动魄?我说,苏州绣娘能辨认上千种颜色,是不是请她来一趟九寨沟呢?张君不依不饶:难道北京作家就说不出这是什么蓝?逼急了,鸡飞狗跳墙,我说这只能是:九寨蓝。
阳光七原色,光波长短各不同,映入江河湖海,最洁净的水就最蓝。此种说法似未脱俗。人类飞上太空,回眸家园,是颗蓝色的星球。这是什么蓝?我无缘回答,还是去问加加林或杨利伟吧。人们进入九寨沟,这一百多个高山湖泊,大小相连,跌宕错落,真像吉祥仙女的蓝宝石项链吗?如此形容仍落窠臼。
上次是金秋走进九寨沟,色彩斑斓,是多姿的树影染出了五彩湖,或是水与树交相辉映?心里也有诗句涌动,“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相看如梦中”,“家乡红叶虽然好,怎比九寨秋色浓”,今天写出来,难免招笑,深感惭愧。也有文友春天观看九寨沟,他知道北京中山公园唐花坞里培育着几百种鲜花,就说九寨沟是“一万个唐花坞”,今天写出来,我也为此感到惭愧,因为这里是无法形容的,何苦露怯。
这次进沟适逢盛夏,满目青葱。那云杉,冷杉,樟子松,箭竹,毛榉,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种种绿树,引诱你说说是什么颜色?凝目细看,原来绿也有许多层次,翠绿,碧绿,油绿,浅绿,橄榄绿,豆青绿,鹅黄绿,祖母绿,深绿,墨绿,鹦鹉绿,鬼脸绿……哈,任凭你怎样饶舌,也无能描绘这天然之绿,生命之绿,喷薄着鲜活氧气之绿,净化人寰之绿。
千百年来,藏胞敬山如神,爱水如命,在沟底种植少许青稞、胡豆,饲养不多的牦牛、鸡鸭,挂起经幡,转动经轮,过着红尘不染的宁静生活。虽有珍禽异兽遍山坡,也绝不狩猎。箭竹六十年一开花,然后枯黄,正是夏历一个甲子、一个“世纪”,新竹嫩笋不够吃,大熊猫饿了,就走进村寨乞食,藏胞给它两个苞谷馍馍,坐在木楼下吃罢,又大摇大摆地走了。这里的山水林木,花鸟虫鱼,与一千来位藏族人民,从来就是平等的生命,彼此都是大自然和谐的组成部分。如今建立九寨沟管理局,寨主们都像更拉姑娘一样穿着合身的草绿色制服,独特的臂章上绣着大熊猫的肖像和“保护生态”四个字,体现“天人合一”之哲理,让你浮想联翩:绿是春的信使,绿是和平的象征,绿是自然生态的本色,生命之树常绿。
刚看过纪录影片《世界十大自然奇观》:阿拉斯加北极光,珠穆朗玛峰,科罗拉多大峡谷,维多利亚大瀑布……没有九寨沟,颇感不平。忽一转念,人家评选的是“自然奇观”呀,若选“自然美景”,九寨沟必定名列前茅。否则,评委们岂不类同白痴。
中国先哲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终于在两千多年之后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大会上得到了共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只有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建设和人类文明才有可能持续发展。这真是既古老又先进的文化结晶啊。来吧,亲眼看看九寨蓝,怎的蓝得如此晶莹亮丽,惊魂动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