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片段 
      过渡:那晏子出使到楚国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  
        同桌互学生字 
      2.  
        阅读后感受 
      师: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生:聪明 
      生:有智慧 
      师:你认为楚王是个怎样的人? 
      生:骄傲 
      生:自大 
      师:“哦,盛气凌人的” 
      师:刚才你们读课文的时候老师也读了一遍,我脑子里出现三个问题,你们猜猜是什么问题? 
      生:楚王为什么侮辱晏子? 
      师:摇头…… 
      生:晏子为什么说楚国是个狗国? 
      师:我会问这个问题吗? 
      生:晏子怎样挫败楚王? 
      师:很好,她在这里用了“挫败”一词。 
      师:课文什么地方最让你气愤? 
          
        课文什么地方最让你佩服? 
          
        课文什么地方最让你高兴? 
      找出句子在文中划一划。 
      交流:课文什么地方最让你气愤?为什么? 
      生:“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我气愤的是晏子作为使者来楚国,楚王连城门都不开,让晏子从狗洞钻进去。 
      师:你很会读书,这楚王确实让人气愤。 
      生:“一天,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老师我认为这个囚犯是楚国故意安排的,想侮辱晏子。 
      师:我也这样认为。晏子作为一个使者派到楚国去,楚王竟然还这样侮辱他,真是令人气愤! 
      师:课文什么地方让你佩服呢? 
      生:当楚王问齐国有没有人时,晏子严肃的回答:“这是什么话……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老师晏子说的话里含着成语。 
      师:“哦”,让我们仔细看看是什么成语。 
      生:我知道是“挥汗如雨” 
      生:摩肩接踵 
      师:还有让你佩服的吗? 
      生:“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就派到这了。” 
      老师我佩服晏子侮辱了楚王。 
      师:用“侮辱”这个词恰当吗? 
      生:我认为用“反驳”好一些。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是楚王先侮辱晏子的!晏子只是“以牙还牙”而已。 
      生:晏子是“反驳”的。 
      师: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都一一反驳,真令人佩服啊! 
      ③师:什么地方让你最高兴?看课文最后的结果。 
      生:齐读 
      师:“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是什么意思? 
      生:是很尊重晏子。 
      师小结:是啊,晏子出使到楚国,三次受到楚王的侮辱,他都一一反驳,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多么令人高兴啊! 
      《晏子使楚》课堂教学反思 
      1.激情洋溢的导入,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课堂里我绘声绘色的范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简明扼要的板书理清了学生的思路。 
      2.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打破了平时常规的教学方法,不再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而是抛出三个大问题(什么地方让你最气愤?最佩服?最高兴?)让学生主动去读课文,去探究课文,进行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3.民主、和谐的课堂应该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本课堂中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猜老师的三个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但由于我缺令时时处处为孩子着想,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学生提出“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等有价值的问题时,我却用“我会问这个问题吗”这样的语言来回复学生,轻视对学生问题的评价,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堂课上,这是一个失败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