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石市中山小学 谢淑芸                                                                                                                                                                                                                                                                                                  【设计思路】 
 本教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会认字,会写字的基础知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师生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看是谁。)后,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重点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的字音。
 
 如:躁、灾、“庄稼”中的“稼”是轻声。
 
 3、读书、质疑:
 
 再次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词语、句子)
 三、识字
 
 1、出示课文中会认字11个,引导学生小组互认。
 
 2、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
 
 4、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5、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学生自由观察。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师重点指导“两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
 
 6、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主学习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有效地学习。)
 六、汇报
 
 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说说你给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给生字组一些什么词。)
 
 2、请你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
 
 3、试着表演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启发思考
 
 1、出示问题:
 
 ⑴ 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
 
 ⑵ 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什么知识吗?
 
 2、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弄懂以上的问题。
 
 3、交流学习方法:
 
 ⑴ 小组读书,边读边找。
 
 ⑵ 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水的变化。
 
 ⑶ 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
 
 ⑷ 用画画的形式体现水的变化。
 
 ⑸ 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理解水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给各小组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
 
 2、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因生而易,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展示自学成果
 
 1、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⑴ 读出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⑵ 用图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状态。
 
 ⑶ 分小组读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⑷ 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适当改用自己的语言,能简单复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就行。)
 
 2、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全体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3、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特别表扬会合作,方法新颖的小组。
 五、拓展
 
 1、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了解到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六、指导感情朗读
 
 1、用课件(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水滴”教我读书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诉学生为了体现水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现,我们读书的语气、语速也不一样。
 
 2、学生进行阅读挑战赛。
 七、演一演、背一背
 
 1、请出代表“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学上台表演读,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2、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教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在这两套教案的上课伊始,分别采用“猜谜语”和“游戏”两种儿童喜爱的感兴趣的,而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导入教学。为学习后面的学习激起了强烈的渴望。
 
 而在形式多样的阅读过程中,注入“课评展示”和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边体验。这一点正是依照《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总结、体验、感悟。
 
 从学生课堂反映和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我的“兴趣导入”“注重体验”的设计效果是非常好的。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我是什么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我是什么》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 上一篇文章: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   
          | 下一篇文章: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