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山东省济宁市永丰街小学 徐 琪                                                                                                                                                                                                                                                                                                           【学习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4、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能有条理地讲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收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
 
 1、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赶快读读吧!
 
 2、同桌互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如果对方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3、默读:
 
 ⑴ 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⑵ 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吗?
 
 
 三、用心品读,细致感悟
 
 1、边读书边思考:                          找出自己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巡视指导)
 
 2、选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3、交流释疑,赏析朗读:
 
 ⑴ 女娲为什么补天?(因为天塌了一个大窟窿)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灾难前后人们生活情况的句子?
 
 生交流。出示句子。
 
 指导读出感情。出示的一组图片和声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示的句子以及课文人物的情感。                           (大地上发生了这样大的灾难,你们着不着急?那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集体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那谁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这段中的哪几个词语,你体会到了女娲的焦急、难过?                           (立刻、求)
 
 ⑵ 是啊,若不是因为人类是他亲手创造的,他又何至于去求别人呢?在这段中,女娲做了哪两件事来拯救灾难中的人们?
 
 ⑶ 人们得救了,但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三四自然段。
 
 生读。
 
 抬头看大屏幕,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寻找五彩石和补天都很艰难)那你能不能把寻找五彩石这一过程的艰难与危险读出来呢?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练读、评读、再读,想象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在读中、想象中体会情感、积累语言。
 
 
 四、互相合作,练习讲故事
 
 1、自主练习讲故事。
 
 2、小组合作讲故事,可以独立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可以几个人合作,各讲某些情节,连成一个完整故事;也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或最精彩的情节;还可以创造性地改编、续编故事。
 
 3、自愿讲故事,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4、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仪态是否端庄大方,故事情节是否完整生动,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有感染力。
 
 
 五、课外拓展
 
 1、抄写喜欢的语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邻居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
 
 《女娲补天》是三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流传于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祸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这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练习复述故事。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因此,备课时,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复述故事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一、成功之处,体验欣喜
 
 1、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整堂课通过学生质疑,再引导解疑,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运用画面激活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如“天塌地裂”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少见,学生虽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但仍然比较空洞。此时我出示的一组图片和声音,有助于学生能够在视觉、听觉上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示的句子以及课文人物的情感。再如“金光四射”“五彩云霞”虽然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见过,但是感受不深,这时,我搜集并出示“金光四射”“五彩云霞”的图片,学生被美丽的图片迷住了,在一阵阵“好极了!”“太漂亮了!”的啧啧赞扬声中,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金光四射”“五彩云霞”这两个词,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为女娲的神力而惊叹。
 
 3、角色演绎法:
 
 《女娲补天》是一篇学生非常喜爱阅读的神话故事,整个教学学生的心都被女娲的善良、勇敢、吃苦耐劳等光辉形象深深地牵动着,我引导学生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在这堂课中,我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和品质,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课文,理解文本。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女娲补天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女娲补天》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 上一篇文章: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 下一篇文章: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