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做这项实验需要什么条件? 2.你发现绳的摆动有什么特点?
 3.实验的结果怎样?
 4.这一发现如今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应用?
 5.通过此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⑥研读课文(8—12)
 让我们为孩提和学生时代的伽利略画个像,看看他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⑦研读课文(13—19)
 介绍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3层时,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思考:
 1.当时有什么困难?
 2.写观者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3.实验的结果如何?
 ⑧讨论.探究
 1.作者是采用先写趣事,再写小时候,最后写斜塔上的实验的顺序进行写作,这样写好还是按时间顺序写好?
 课文构思巧妙。写人物传记一般是按时间顺序,从小时候写起,但课文却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人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回过头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2.学习了这篇文章,你能否从伽利略的事迹中总结出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并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来。
 ⑨拓展.迁移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受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而有所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目标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4.帮助学生确立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到创新的洪流中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  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