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 中位数 | 
| 课型 | 学案导学 | 年级 | 五年级 | 教师 | 李君宏 | 
| 内容 | 五年级上册105——108页 | 
| 学习目标 | 1、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2、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3、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 
| 教学重点: |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 
|  | 学案 | 导案 | 
| 教     学     流     程
 | 一、导入:
我们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的趋势时,通常我们会求这组数据的什么量呢?(平均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中位数。
二、自主学习
五年级一班举行掷沙包比赛。第三组同学成绩如下表: 
1、观察上面的表格,用       表示第三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估计一下大约是      m。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2、用平均数表示第三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合适吗?为什么?
3、还有一种量可以表示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下面请同学们看书105页在小组内说一说什么是中位数。
4、观察上表中的数据是按什么排列的。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姓名 | 李明 | 陈东 | 刘云 | 马钢 | 王朋 | 张炎 | 赵丽 |  
| 成绩(m) | 36.8 | 34.7 | 25.8 | 24.7 | 24.6 | 24.1 | 23.2 |  | 通过自学引出中位数的概念。
明确中位数是指数据在有序排列时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教师讲解什么是中位数 | 
| 交    流   平    台
 | 小组讨论:
一、平均数与中位数的联系与区别。
1、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表示                         。
2、平均数是怎样求出来的?
3、中位数指的是                                    。
4、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                 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的变动都会引起             的变化。而中位数仅与 一组数据的                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的大小没有影响。所以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  
          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 引导学生讨论 | 
| 知     识   运    用
 
   | 五年级二班7名男生的跳远成绩如下表: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
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何中位数。
2、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如果2.89以及以上的为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4、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 姓名 | 李志强 | 陈文 | 王文贤 | 赵军 | 张鹏 | 刘卫华 | 于国庆 |  
| 成绩(m) | 3.06 | 2.90 | 2.74 | 3.52 | 2.83 | 2.89 | 2.78 |  | 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求数据是偶数个时 的求法 | 
| 巩    固   检    测
 | 一、找出下面两组数据的中位数:
1、五年级一班几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如下:
        96     99       64       75       48
2、下面是几名同学踢毽子的个数统计:
104      56      57      38       54     49         
二、五年级二班进行跳绳测验,第一组7名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如下:
     172    145   135   142   139   140    138
请你分别算出平均数和中位数,用什么数表示这个小组同学跳绳的一般水平合适?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 
| 盘点收获
 | 我的收获是: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