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原毁》教案

查询教案说课设计的详细结果
《原毁》赏析

所谓“原毁”,即推原毁谤之由来。韩愈所生活的中唐时代,在封建士大夫中滋生一种嫉贤妒能的恶劣风气,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则务求宽容,即所谓“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为正视听,引起当权者注意,并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韩愈奋笔写下这篇《原毁》。

文章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

第一段先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是“古之君子”的表现特征,也是本段的中心论点。责己、待人是论题并列的两个方面,论证也从此入手。首论“责己也重以周”。文章以一向被古人尊为圣君或圣贤的舜和周公为例,这就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性,因为取的是楷模,是无可非议的典范。但两人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前者取其“仁义”,后者取其“多才多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才并举。古之君子去掉自身那些不如他们的缺点,努力符合他们所代表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正是责己重以周的表现。次谈“待人也轻以约”。于人“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这是对他人缺点的态度;而对他人的优点却唯恐其做了好事而得不到应有的利益。本来,做一件好事不难,具一技之长亦是易事,可是对他人来说,能做到这些亦足称善了,这正是待人轻以约的表现。以上是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正确态度,但对本文来说却非正题,而是陪衬,是客体,因为要探求谤毁之源的对象是“今之君子”的态度,那才是正题和主体。所以第二段马上转到对“今之君子”的表现的剖析上来。

紧承上文,一个“则不然”即昭然揭示了“今之君子”的态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文章谈古之君子的态度时用的是“责己”、“待人”;而现在谈“今之君子”却作了一个颠倒,变在“责人”、“待己”。虽是一字之差,表现却恰好相反,同时也给论证提供了便利:只需点明其与古之君子的态度相悖即可。例如,对人的缺点,一个是“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一个是“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对人的优点,一个是“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个是“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等等。最后得出结论: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的实质是“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对自己比对普通人的要求还低,而对他人却拿圣人的标准来衡量。当然,这种人连对己也谈不上自尊,更何况他人了。行文至此,在充分摆事实、讲道理之后,突然用一评论句收束,简捷有力,而又见得跌宕有致,开合自如,诚非大手笔不能为之。

申足今之君子的表现,接下以“虽然”急转,探究其所以如是的本原,于是引出“怠与忌”的毁谤之源这个不仅是本段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切中要害,一语中的。“怠者不能修”,所以待己廉;“忌者畏人修”,因而责人详:既论证了“怠与忌”必然产生的结果,也给下文“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结论作了铺垫。两个“尝试语于众”则是以其亲验来揭示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党同伐异、嫉贤妒能的恶劣习气。有理论概括,又有试验说明,进而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这个根本结论。至此,既点明了题意,又终结了论证,似乎可以立刻收住了,然而又补上“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以企求二句,顺手指出它的危害不可低估,也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同时也提醒“得吾说而存之”者:斯弊不除不得了。

最后一段用三句话,既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呼吁当权者纠正这股毁谤歪风,又语重心长、寄托了作者对国是的期望。

韩愈的议论文一般都具有结构严谨、说理透辟、逻辑严密的特点,《原毁》也不例外。文章的宗旨在于探索毁谤之根源,从古今君子之对比入手,先古后今,由正到反,最后揭示根源,间架细密,环环相扣,足见作者结构布局之匠心。《古文观止》说它“全用重周、轻约、详廉、怠忌八字立说。然其中只以一‘忌’字,原出毁者之情,局法亦奇。若他人作比,则不免露爪张牙,多作仇愤语矣。”所见颇是。

然而本文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对比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通篇以古今君子相对比,比较他们对人对己态度的不同;而在描述古或今之君子的表现时,其对人对己的不同又构成一比;最后再以“某良士”、“某非良士”的一反一正的“试语”相对比,甚至把对比和一定的形象性描写结合起来,揭露的作用更鲜明尖锐。两个“责于己曰”、“早夜以思”等排比手法有运用,使文章往复回环,迂曲生姿,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





















































































三、参考译文。

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他们要求别人既宽容又平易。严格而全面,所以自己就不会懈怠;宽容而平易,所以别人就都愿意做好事。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一个讲仁德义气的人。他们探求舜之所以成为舜的原因,于是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可是我却不能这样!”朝夕思索,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发扬那些与舜相似的地方。他们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们探求周公之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于是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可是我却不能这样!”朝夕思索,去掉那处不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与周公相似的地方。舜,是个大圣人,后世没有人比得上他;周公,是个大圣人,后世没有人比得上他。可是,这些君子却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就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要求自己既严格而又全面吗?另一方面,他们对待别人,就说:“那个人能够这样,就算得上是个好人了。能够擅长这个,也就完全称得上是个有技能的人了。”他们只要求别人有一种长处,而不苛求人家有两种长处;他们肯定别人最近的表现,而不追究人家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人家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的。可是,他们看待别人时,却说:“能够这样,也就足够了。”又说:“能够擅长这种技能也就足够了。”这不就是对别人的要求既宽容而又平易吗?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们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却要求低。对别人要求高,所以别人就很难去做好事情。对自己要求低,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很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能够这样也就足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技能,却说:“我能够有这种技能,也就足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下来了。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了吗?他们对于别人,说:“他虽然能够这样,这个人也是不值得称道的;他虽然有这种技能,这点本事是不值得称道的。”抓住别人的一点,而不管人家的其他方面;追究人家的过去,而看不到人家的现在,提心吊胆地只怕别人有了声望。这不就是对别人求全责备吗?这就叫做不拿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苛求别人,我看不出这是在尊重自己。

虽然如此,但是,这样做的人,是有根有源的,就是所谓懈怠和嫉妒。懈怠的人,就不会有上进心;而嫉妒别人的人,却又深怕别人有所造就。我曾经试验过。试着对大家说:“某人是好人,某人是好人。”那些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要不,就是和他比较疏远,跟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厉害的人就一定会说出愤怒的话,懦弱的人就一定面带怒色了。我还曾经试着对大家说:“某人不是好人,某人不是好人。”那些个不应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要不,就是和他比较疏远,跟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厉害的人就一定会说出高兴话,懦弱的人就一定喜形于色了。因此,如果一个人的事业有所成就了,诽谤也就随之产生了,如果一个人的品德是高尚的,诋毁也就随之而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而指望着名誉显畅,道德推行,真是难啊!打算在朝廷上有所作为的人,听到我的话并牢记在心上,国家大概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



作者邮箱: gaoyong8899@sohu.com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说课设计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原毁》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林中小溪》赏析
    话题作文复习教案

    故乡
    纸船
    毛泽东词二首第一课时
    毛泽东词二首第二课时
    毛泽东词二首第三课时
    毛泽东词二首第四课时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
    桥之美
    《谈中国诗》学案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吟诵青春: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案
    职专第二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教案
    沁园春  长沙
    《都江堰》课堂实录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
    巨人和孩子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荷》专题
    死水
    《客至》教学实录
    苏教“诺曼底”号遇难记讲学稿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开展一次辩论赛——语文活动课教案
    广告与生活——语文活动课教案
    让智慧与激情共飞扬——对话式教学实…
    中国现代诗三首赞美
    人生寓言
    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斑纹》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装在套子里的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
    蜀道难
    只要有心,机遇总会来到
    《客至》教学实录
    孟子见梁襄王
    将进酒
    人生寓言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作文训练《我不是差生》
    孔乙己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课…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
    陋室铭
    孟子见梁襄王
    《谈中国诗》学案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趣谈对联及对联文化
    致女儿的信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辛德勒名单(节选)》教学设计
    雨霖铃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落日》教学设计
    《诗经》三首教案设计
    故宫博物院
    《桥之美》教学设计
    陈情表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详案
    陈情表
    将进酒
    《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
    文言文句式
    《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教学设计
    有关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真实记录――一堂语文课
    时间
    星星变奏曲
    兵车行
    蜀道难
    《旧日的时光》备课参考
    逍遥游
    《箭与歌》备课参考
    人生的境界
    《别离》备课参考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
    有的人
    沁园春·长沙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珍珠鸟教案
    外国诗两首
    《故都的秋》
    烛之武退秦师
    答谢中书书
    勇气
    高中生学习注意力现状及培养研究
    高二第三册第16课短文两篇(美腿与丑…
    议论要有理有据
    “议论要有条有理”教案
    相信未来
    《都市精灵》
    <<父母的心>>说课教案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备课笔记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学参考
    十八岁和其他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傅雷家书两则
    报任安书
    《我的五样》教案
    《肖邦故园》《发现》《祖国土》课文…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孟子》两章
    沁园春 长沙
    爱莲说
    我与地坛(节选)
    《钱》(粤教版必修五)
    作文教学课--快与慢
    足不出户知天下
    珍珠鸟说课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教案
    这个世界的音乐
    《兵车行》教学实录
    声声慢
    我很重要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
    《心术》教案(粤教版-选修2)
    成长的烦恼——活动课教案
    黄河,母亲河——活动课教案
    洲际导弹自
    《废墟的召唤》
    我的五样
    今生今世的证据
    作文训练设计《我的校园》
    语文版 八年级下 《现代诗两首》教…
    六月,我们看海去
    走进对联——活动课教案
    日记作文训练案例
    写作训练---联想和想象
    米洛斯的维纳斯
    作文教学:让我们的语言“亮”起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八册上第一单元教…
    《一个文官的死》
    《阿里山纪行》(一)
    《花季·雨季》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喜看稻菽千重浪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扬州慢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
    《蜀道难》教学实录
    孔乙己
    劳山道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幽径悲剧》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敬业与乐业
    语文版九下第一单元《家》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石缝间的生命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口语交际----向你推荐一首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更浩瀚的海洋
    《祖国土》教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采桑子·重阳》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教参
    书愤
    促织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