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繁體中文转换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五年级下学期 >> 原文分析讲解 >> 正文

 

劝学

查询原文分析讲解的详细结果

劝学》   荀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手法并学习使用;理解全文以喻代议、正反反复论证的      手法。 
2、 领会文章主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假如有那么一天:国家教委下令,中国籍公民年满17岁就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继续深造,而且这个决定权只属于你们自己,那么你们会怎么选择呢?这可是你们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此一定要慎重考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看看对你们的选择是否会有所帮助。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劝”的意思
“勸”是“劝”的繁体字,为形声字,在古代以“力”字作形符的字都有“勉励”的意思在里面,可想而知文章标题中的“劝”应该怎样理解呢?
   文中的“劝”:劝勉别人要……
       现代汉语中的“劝”:劝戒别人不要……
举例:劝百讽一、劝善惩恶、劝恶扬善……
2、“学”的内容
①学什么;②怎样劝;③怎样学
二、朗读研读
1、集体朗读的过程中指出停顿、发音等;
2、文章的题目是《劝学》,但真正有关“学“的却只有5句。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这样写呢,也就是说其余加进来的那部分内容是什么,对文章理解有什么帮助?
明确:比喻
三、第一段(共5个比喻)
1、请第一组学生朗读第一段,朗读完后请学生找出该段的“通假字”
   “輮”、“有”、“暴”、“知”
2、边疏通边分析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两“青”;三“于”;翻译本句,掌握该句式。
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插入宋代刻本)
   ②木直中绳……金就砺则利。
       分别请学生翻译该小层。重点突出“中”、“挺”、“受”、“金”、“就”、“砺”。
       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
   ③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重点翻译该句,突出“博学”、“日”、“乎”、“行”、“参省”。
3、小结拓展(学的具体内容)
   ①学习的意义。
   ②旧我(赤子之心)——新我
   “赤子之心”指最纯洁的心,孔子、孟子均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但同样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却是著名的“性恶论者”,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还认为“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
引:“六艺”,礼、乐、书、数、御、射
“知明而行无过矣”
明确:学,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德行。
4、再次集体朗读,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试着背诵第一段。
四、第二段
1、请第二组学生朗读该段
2、疏理该段。
   重点翻译“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重点突出:“须臾”、“跂”、“博见”、“加”、“疾”、“闻”、“利足”、“高”、“水”、“生”、“彰”、“绝”、“至、致”。
3、再次集体朗读该段。
五、作业
1、背诵前两段。
2、整理前两段中的“而”字。
第二课时
一、作业检查。
抽背。
二、第二段(共5个比喻)
1、集体朗读第二段。
2、第一个比喻,重点突出学习的重要性。 
   后四个比喻,借助外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在于说明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最终达到目的。
   引:牛顿语——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小结
   学习的作用。
三、第三段
1、集体朗读该段,并为该段分层。
2、第一层——积(5个比喻)
   ①疏理分析该层。
     翻译“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该句也说明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德”),重点突出:三个“焉”、“善”、“跬、步”、“无以……”
   ②比喻的特点。
     正反对比—— 积,成
                  不积,无以
   ③小结:学习要善于积累。
3、第二层——持(4个比喻)
   ①疏理分析该层。
     重点突出:“骐骥”、“驽马”、“功”、“舍”、“锲”、“镂”。
   ②比喻的特点——正反对比(不舍、舍)
   ③小结:成功与否关键并不在于先天条件,而在于要有恒心——学习要善于坚持。
4、第三层——专(2个比喻)
   ①疏理分析该层。
     翻译“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重点突出:“爪牙”、“强”、“上、下”、“用心”、“寄托”、“跪”、“螯”、“黄泉”,掌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该句式。
  ②比喻的特点——对比
蚓——用心一
蟹——用心躁
  ③小结:学习要专心一致。
5、总结: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6、自由朗读该段,并尝试背诵。
四、中心论点
1、“学不可以已”。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
2、“君子曰”的好处。
   ①君子的含义。
   ②权威性,具有说服力。
五、艺术特色——比喻的作用。
   以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灵活有变。
六、“而”字
第三段中的“而”字分析结合作业“而”,把文中重点“而”字进行总结。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递进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承接、表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因果
       锲而舍之……锲而不舍。表假设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原文分析讲解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劝学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
    致大海
    沁园春•长沙
    散步1
    屈原列传
    第三册第二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唐宋…
    散步
    短文两篇
    蜀鄙二僧
    世说新语
    散步
    《山中访友》教案
    《秋实沉思》命题作文的评讲教案
    最后的长春藤叶
    致橡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散步
    散步
    《陈太丘与友期》
    《散步》课堂教学案例(课堂实录)
    选举风波教案2
    散步
    《散步》教学案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6年版课件配套…
    底片
    劝学
    短歌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秋天》教学设计
    故乡的榕树
    《论文艺的空灵和充实》课堂实录
    《一事一议》
    《春江花月夜》
    第六单元作文训练----月光下的遐想
    《马说》
    春江花月夜
    黄生借书说
    《童趣》
    阿炳
    记承天寺夜游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项脊轩志
    《观舞记》教案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要(一)
    《师说》教案14
    散步
    爱莲说
    寡人之于国也
    《秋水(节选)》教案
    《词两首:沁园春·雪和忆秦娥·娄山…
    安妮日记
    《古文二则》教案(九年级下学期)
    杨修之死
    送东阳马生序
    我为什么而活着
    《散步》教学设计
    《苏珊•安东尼》重难点分析
    篱笆那边
    故宫博物院
    劳山道士练习
    《茶馆》说课稿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
    程红兵《雨霖铃》教学实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写作训练
    诗词五首(《观刈麦》《赤壁》《过零…
    我为什么而活着 教学设计
    太史公自序
    订鬼
    《勇气》教学设计
    《苏珊•安东尼》重难点分析
    石壕吏
    《专题汉字》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2
    《我心归去》教案12
    《乡土情结》教案12
    《想北平》教案12
    竹影
    《师说》教案13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2
    《我心归去》教案13
    《乡土情结》教案13
    《乡土情结》教案14
    《想北平》教案13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说“木叶”》教案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
    读《伊索寓言》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1
    行道树
    《劝学》
    沁园春•长沙教案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相信未来
    我的五样
    致青年公民
    《师说》
    《贵在一个新字》教案
    《采薇》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9
    《我心归去》教案10
    今生今世的证据
    前方
    我心归去
    乡土情结
    想北平
    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
    《赤壁赋》教案
    六月,我们看海去教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
    江南的冬景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山市》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想北平》教案7
    《西地平线上》教案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7
    毛泽东词二首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8
    《我的四季》教案8
    《奥德赛》教案
    《乡土情结》教案8
    《我心归去》教案8
    《想北平》教案8
    《师说》教案9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9
    《我心归去》教案9
    《我的四季》教案9
    《乡土情结》教案9
    《西地平线上》教学实录
    《想北平》教案9
    《雪》(鲁迅)教案及课堂实录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师说》教案11
    故都的秋
    《我的四季》教案10
    《想北平》教案10
    《乡土情结》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
    《寂寞》教案
    《治水必躬亲》教案设
    致女儿的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0
    《我心归去》教案11
    《想北平》教案11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1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太史公自序
    夏本纪
    《想北平》教案11
    古诗漫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6
    老王
    《师说》教案10
    《枣核》
    巴尔扎克葬词
    “说真话、抒真情”作文训练实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八年级上语文教案
    沙田山居
    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乡土情结》教案11
    初三议论文复习教案(配已上传的课件)
    作文-感受与思考
    在山的那边
    杨修之死
    紫藤萝瀑布
    童趣
    《这就是我》
    劝学
    毛泽东词二首
    《雷雨》教案(三课时)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8
    《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2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