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A >> a >> 阿波罗 >> 正文

 

[图文]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由来

<a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由来 src="/Article/UploadFiles/200811/20081112200022397.jpg" border=1>


在某种意义上,加加林进入太空促使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
 
  1961年4月12日,发生了一件令美国人恼怒的事: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刚从床上被叫醒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知道消息后十分震惊,因为这表明苏联在航天技术上已领先美国一步,也就是说在科技竞赛中美国处于劣势了。“这是继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对美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肯尼迪愤愤地说道。为了迎接苏联人的太空挑战,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

  肯尼迪召集美国各有关部门头脑们商量对策,宣布:“美国最终将第一个登上月球。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在题为“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别咨文中,提出在10年内将美国人送上月球。他说:“我相信国会会同意,必须在本10年末,将美国人送上月球,并保证其安全返回”,“整个国家的威望在此一举”。于是,美国航宇局制订了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阿波罗是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掌管诗歌和音乐的太阳神,传说他是月神的同胞姐弟,曾用金箭杀死巨蟒,替母亲报仇雪恨。美国政府选用这位能报仇雪恨的太阳神来命名登月计划,其心情可想而知。

  但是,建造这样一艘登月船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两个月后,美国科学家为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拿出了4种方案,即“直接登月”、“地球——轨道会合”、“加油飞机”、“月球表面会合”,但是,每种方案随后都表明存在着各种不易解决的问题。

  正当美国科学家们和政府首脑犹豫不决时,一位名叫约翰·C·霍博特的太空署工程师提出了第5种方案——“月球轨道会合”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从地球上发射一支推力为750万磅的“土星”5号火箭,将装载3个宇航员的“阿波罗”太空船推向月球。“阿波罗”太空船绕着月球轨道运行,但整艘太空船并不在月球上降落,而是分离出一艘小的登月舱。登月舱带着2名宇航员依靠倒退火箭抵达月球表面,第3名宇航员则留在太空船上。当他的两个同伴在勘查月球表面时,他一路环绕月球飞行。当勘查工作完成后,月球上的两位宇航员就引发登月舱上的火箭,重新和太空船会合。3名宇航员乘坐太空船,引发火箭回到地球上来。于是,科学家们决定采用“月球轨道会合”法。

  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计划,美国国家航宇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要设计制造出一艘宇宙飞船“阿波罗”号,它的大小与火车头相近。为了发射这个飞船,还要制造出一个与足球场差不多长的火箭。此外,科学家们还要建起一座大型的太空中心——月球港,它要拥有车间、试验室和办公室,并且在全世界建立一系列的跟踪站;他们为宇航员们建立了训练中心,在这个中心里,同时建造了“登月模拟装置”。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阿波罗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由来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