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的具体资助办法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副所长张爱民说。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李振声计划捐出50万奖金助学  
  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31年2月生,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  
  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5、6号等系列小麦良种。近十年开展了小麦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元素研究,完成了种质资源筛选、生理机制、遗传规律和育种研究,开辟了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研究的新途径。  
  小麦专家李振声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南京大学闵乃本、朱永元、祝世宁、陆亚林、陆延青负责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南京农业大学曹卫星教授为课题组负责人完成的“小麦籽粒品质形成机理及调优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南京农业大学陈佩度教授为课题组负责人完成的“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  
  江苏英才  
 
  金榜题名  
  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各奖项27日在北京揭晓,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四个最重要的奖项皆“名花有主”。  
  李振声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南大闵乃本院士带领的课题组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获此奖的还有“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1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歼十飞机工程”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而在此前的历年奖项名单上,四大奖项都曾出现过空缺,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甚至在2004年度之前连续空缺6年之久。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本次是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首次出现四大奖项无一“空缺”的局面。  
  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介绍,“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这一成果体现了近20年的科研积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此外,本年度还有“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等20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