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王选:永远年轻的灵魂

杨健

  2月19日,送别王选的日子。重温十几年来采访他的录音,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20世纪90年代后的王选,已是年近六旬的权威人士,可几乎每次谈话的内容,都围绕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展开。在王选看来,技术“顶天”、市场“立地”的高科技产业,是一项年轻的事业,因而也注定是年轻人的事业,只有常葆年轻的心态、塑造年轻的文化、扶持年轻人成长,才能让自己开创的局面得以延续、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变为现实。充满激情的言谈背后,是他永远年轻的灵魂。

  王选没有子女,但他的事业却有一代的继承者。“我今年62了,将来怎样衡量我的工作成绩?我想主要是看能不能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年轻人。”在1998年3月的采访录音里,王选“哗哗”地翻动着从不离身的笔记本,那上面记录着身边几百名年轻人的性格、特长、职称甚至是住房状况。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对照年轻人的表现,修订记录的内容,考虑如何安排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每次介绍新的研究成果,他都会把幕后的新人隆重推向前台:“来,你站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王选这样做,因为他洞悉科学发展的趋势,“计算机处理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只有年轻人才有这个速度”。王选这样做,因为他了解人才成长的规律,“很多计算机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流学者,他们的第一个杰出成就很少在40岁以后取得”。王选这样做,因为他有切肤之痛,“我38岁的时候,处在电脑照排领域的最前沿,但只是个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我不希望自己的经历在他们身上重演。”

  王选对年轻人的呵护,更多体现为营造有利于创新成长的文化氛围。他以洞明世事的智慧,在自己领导的集体中清除传统的积弊,创造竞争与合作和谐共生的环境。

  1995年4月,方正发布一批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9名项目主持人平均年龄刚满30岁,其中最小的只有26岁,这让王选的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也就是在这次会上,王选谈到了那个著名的比喻:“日本人下围棋,为整体利益牺牲局部棋子;美国人打桥牌,与伙伴合作战胜竞争对手;中国人打麻将,看住上家,防住下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

  王选与年轻人之间的血脉相和、心气相通,源自他对功成名就后可能思维老化的深刻警醒。“我多年来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持续发展,更主要的是靠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2003年12月,“星光中国芯”工程的庆功大会上,王选以对自己的无情解剖,来勉励邓中翰等晚辈后生。在他看来,“自己并不具备企业家的才干,如果办企业,不仅挣不到钱,还有可能阻碍技术创新,落后于别人。”

  晚年的王选,反复研究福特、王安、奥尔森等人“从成功到失败”的经历,提醒自己不要贪恋位子,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强调“名人要保持普通人的心态,知道自己是一个过时的人。别人尊重你,无非是你过去有点贡献,仅此而已。”惟其如此,王选才能超越认识的局限,始终保持着思想的穿透力。惟其如此,王选才能穿越年龄的阻隔,俯身做年轻人进步的阶梯。

  薪尽火传,王选精神不老。

  青出于蓝,王选事业永存。

  

 

 

 

相关人物

茅以升  茅道临  马云  竺可桢  张朝阳  张永青  张中行  朱光潜  朱光亚  臧伯平  周汝昌  牛满江  聂海胜

相关文章

王选生平介绍   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王选遗体火化 胡锦涛等送别   王选:当代毕昇 方正之士   王 选:方正之士   王选:为何一生能心安?   2006年去世的10位知名人物   王选——现代毕昇 王选改变了一个时代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