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林华:我国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林华,化工专家。我国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他组建我国化工科研队伍及创办第一个石油化工科研机构,倡导并组织开展石油化工科研,组织改造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成为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不断推进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后期他参与我国三大共生金属矿及大西南水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调研、决策和实施。

  林华,原名顾森。原籍江苏无锡,1913年6月出生于上海一个老同盟会会员军人家庭。1936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获毕业论文最优奖,被授予理学士学位,后就职于上海植物油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迁到重庆植物油厂工作。在上海、重庆,他目睹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消极抗战,十分气愤,深知要抗日救国,必须参加革命。1940年,经何穆介绍,到重庆红岩村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工作,更名林华。同年11月,前往延安,在自然科学院化学系任教员。1941年初,林华接受了制造玻璃的任务。他不畏困难,创造条件,先后生产出玻璃、耐酸陶瓷、耐火材料等,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在1943年陕甘宁边区职工代表大会上,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并被授予甲等劳动英雄称号。1945年初,林华奉调到瓦窑堡筹建西北铁厂,并任厂长,直到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林华离开瓦窑堡到东北。1946年末到大连,任大连化学厂副厂长。1947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调往哈尔滨东北财经委员会(后改为东北工业部)工矿处工作。1948年4月,吉林解放,林华任吉林化工区负责人。在半年多时间里,他一面组织群众恢复生产,一面开始绘制建设发展化工区的蓝图。1948年11月初,沈阳解放后,林华奉命接收沈阳、锦州等地的化工企业,开始进行更大范围的恢复生产和改造工作。与此同时,林华根据东北工业部的指示,组织筹建东北化学公司,后定名东北化工局,任副局长。1949年,根据林华建议,成立了东北化工局研究室和化工设计处,为建设吉林化工区、恢复发展东北化学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1950年,林华对鞍山、本溪、抚顺、大连等钢厂生产的煤焦油综合利用问题提出规划设想,以后通过科研、设计和建设,得到落实。1951年初,林华作为姚依林团长率领的第一个中国赴苏贸易代表团成员,参加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156项”的谈判,其中有4项建在吉林化工区。1954年6月至1956年6月,林华奉派到苏联学习,并深入到乌克兰有机化工厂、氮肥厂,俄罗斯合成橡胶厂等车间、工段以及有关科研机构考察、访问,调查了解工艺技术、企业管理、科研开发等情况。所学知识在以后从事化工生产、科研开发中得到运用。1956年,化学工业部成立,林华任化工部技术司司长兼沈阳化工研究院院长,经常到沈阳化工研究院主持研究方向的讨论和研究计划的制订。1956年到1958年,在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基出上,分别成立了北京、天津、上海、沈阳4个化工研究院,林华兼任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长。

  在此期间,林华积极从事外事活动。1956年10月,林华先后到匈牙利、民主德国参加经互会专业会议;1959年,任中苏化工科技合作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商谈合作计划,参与十二年科技规划中苏会谈,随后到罗马尼亚参观研究院、所和工厂。

  1960年,林华调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工作,先后任合成橡胶厂副厂长、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当时兰州缺电、缺原材料,广大职工克服重重困难,避免了化肥厂、合成橡胶厂全面停工的危险。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生产面貌,林华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兰州化学工业要从以煤为原料转为以石油为原料的建议,得到公司党政领导和职工的支持。这样,从1961年开始,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生产开始向石油化工转变。

  1962年6月,林华担任国家科委组织的石油化工考察团团长,在西欧六国进行4个多月考察,回国后,周恩来总理听取了他的汇报。同年11月,作为贸易代表团顾问,林华又到瑞士、意大利再次考察石油化工企业,并商谈从联邦德国等引进石化装置事宜。以后经周总理批准,引进了12套装置,其中5套石化装置建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使该公司终于改造成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

  70年代初,轻工业部受国家委托建设几个石油化工厂,生产合成纤维和塑料用原料。1976年,林华奉调任轻工业部进口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这批石油化工厂的建设。1978年,林华调国家科委二局任局长,负责能源、原材料方面的科技组织工作。他协助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组织协调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金川镍矿、包头稀土铁矿三大共生矿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同时,林华积极支持新型化学建材的研究开发工作,促进了它的发展,使产品逐渐应用到工业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在国家科委工作期间,林华先后4次到美国考察科研工作、塑料建材、盐湖开发和再生能源开发,参加了有关专业会议;到联邦德国考察钒的提炼、应用以及钛白粉和炼铜新技术。每次出国考察回来,林华都结合国情提出建议和工作部署,使外国技术经验得到应用。1981年,林华调任国家计委任副主任,分管原材料工业建设计划工作。1982年底,他退居二线。在这10多年中,他还多次组织水利、水电专家调查黄河上游、乌江、澜沧江以及四川三江水能源情况,提出办水电,开发资源,发展西南、西北经济的建议,推动了一批大、中、小型电站建设,为开发西北、西南作出了贡献。

  林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社会工作。1950年,任中国化学会理事;1951年,参与筹建中国化工学会,后任理事、副理事长;1958年,任国家科委可燃矿物组组长、化工组副组长;1979年,任中国冶金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六届、七届委员,经济建设组副组长。

在延安和东北组织化工生产建设


  1941年初,为了打破日本侵略军的封锁,十八集团军留守兵团司令员肖劲光要求延安自然科学院完成生产玻璃的任务,院长徐特立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林华。林华没有搞过玻璃生产技术工作,知识不足,但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鼓舞下,他知难而进,骑马考察,寻找原料,发现生产玻璃的原料除硼砂以外,其他原料边区都有,如金盆湾有石英,边区西北部有提取纯碱的原料,杜甫川有石灰石,桥儿沟和瓦窑堡有白土,火硝各地都有。再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生产玻璃的技术条件。这时,自然科学院收到了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大同盟给延安运来的80多箱化学药品和仪器,这为研制玻璃提供了技术条件。接着,又遇到没有烧制玻璃的坩锅的难题。在徐特立院长的指导下,林华向补锅匠学习,向磁窑工人求教,经过反复试验、分析,结合理论探讨,终于制成了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坩锅。林华和有关人员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将玻璃研制成功。工人把玻璃料吹制成了管材、瓶子、灯罩、针药管、试验器皿等供军需民用。1943年初,为了扩大玻璃生产,并解决炼铁用耐火材料的急需,边区军工局所属桥儿沟陶瓷厂成为玻璃陶瓷厂,林华任该厂工程师。1年内,他和该厂同仁制成了生产硫酸、盐酸、硝酸、浓缩硫酸和无烟火药用的成套陶瓷设备,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1945年初,林华到瓦窑堡西北铁厂任厂长,负责组织采煤、炼焦,建炼铁高炉。仅半年,开采出煤炭,高炉也建了一半。正在大家日夜奋战建厂时,传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喜讯,林华奉命结束了瓦窑堡的工作,参加了由刘鼎率领的军工局干部队出发去东北工作。

  林华一行在赴东北途中,因战争影响,几经周折,至1946年末才到达大连。在任大连化学厂副厂长时,他用了半年多时间,组织恢复了硝酸和硫酸生产。1947年,林华在东北经济委员会工矿处与张定一一起考察鸡西矿务局各煤矿、电厂及哈尔滨各工厂,促进恢复与发展生产。为解决这些厂矿缺乏铜材问题,他们还去吉林天宝山铜矿蹲点,组织招募工人,恢复了铜矿生产。

  1948年4月,吉林解放,林华奉命到吉林化工区工作。当时化工区东部原日伪吉林电气化学株式会社有残存的洗煤厂、38孔炼焦炉和大型电石炉炉壳;西部原日军军部所属油化厂有未建成的甲醇装置造气炉。化工区内的设备均被苏联军队运走,厂房、宿舍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烧毁,化工区一片废墟。林华住在老工人家里,宣传自力更生恢复生产的政策,共商招集工人、献纳器材等大计。流散职工闻讯归来。他们依靠从哈尔滨运来的几车皮玉米,解决了职工吃饭问题。通过招聘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建立了工厂管理机构。半年时间,职工增加到800人。结束了10多年亡国奴生活的职工们,人人勤奋工作,情绪高涨,日以继夜,很快恢复了电石、黄磷两个车间的生产。

  林华在恢复吉林化工区生产的同时,积极进行调查研究。他深刻感受到吉林化工区自然和经济条件很好,东西长20多公里,南北宽3—5公里,有公路,有铁路专用线;流过化工区的松花江,水量充沛,水质好,水温低,很适合化工生产之用;松花江上游有丰满水电站,有残存两台7万千瓦机组,修复后可发电。总之,在这里发展化工生产,有很好的条件。为此,林华多次提出发展化工生产的设想和建议。

  1948年11月,林华奉命带领吉化职工80余人到沈阳接收了沈阳化工厂、沈阳油漆厂、沈阳油脂厂,接着又接收了位于辽宁西部的锦州合成油厂、锦西化工厂、葫芦岛硫酸厂。在林华的组织领导下,吉林、辽宁地区的化工厂先后恢复了生产,不仅支援了解放战争,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组织开展石油化工科学研究和生产


  早在50年代,林华就注意到石油化工工业是新兴工业,许多发达国家竞相发展;也注意到国内有关各方都在努力争取发展石油工业,从而可能给石油化工生产提供原料。为此,他很早就把石油化工科研工作视为重点来抓。

  他在担任沈阳化工研究院院长期间,在安排无机盐、化学肥料、染料、涂料、农药等科研工作的同时,安排了乙烯制环氧乙烷、乙烯制聚乙烯、天然气甲烷利用、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科研工作,为日后发展石油化工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1956年,沈阳化工研究院有机化工及合成材料部分迁到北京,建立北京化工研究院,林华任化工部技术司司长兼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长,致力于把北京化工研究院建成为石油化工专业研究机构。在他的倡导下,又安排了石油裂解分离、聚乙烯、聚丙烯、乙丙橡胶、顺丁橡胶等科研课题,使北京化工研究院逐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科研体系。

  林华认为,要推动石油化工发展,不但要搞好科研工作,还要到企业去实践。他考虑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在“156项”榜上有名,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同时,附近有兰州炼油厂,可以提供发展石油化工的原料。在林华的请求下,经化工部批准,1960年11月,他到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工作,任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当时,兰州化学工业处境十分困难,缺煤、缺粮食酒精,使化肥厂、合成橡胶厂濒临停产危险。由于缺粮,1.5万名职工吃不饱饭,许多人生病,技术人员要求调走。林华认为,要扭转被动局面,根本措施是要把以煤和粮食酒精为原料改变为以石油或石油产品为原料。为此,他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制订规划,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发展石油化工的规划报告,求得各方面的支持。

  二是进行思想发动和培训干部。1961年底,公司召开首届技术人员代表大会,他号召大家勒紧裤带,闯过难关,积极向石油化工生产转轨。通过会议,有力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他倡导举办了一系列石油化工讲座,组织教师团讲授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原理、工艺流程等,历时3年,培养出200多名技术骨干。

  三是强化石油化工科研工作。在林华倡导下,在原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设计研究院的基础上,分别成立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和第五设计院,一次安排近40项石油化工科研开发课题,分别进行科研和设计工作。1961年底,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建设了一套以兰州炼油厂炼厂气为原料的年产5000吨乙烯的管式裂解装置。由于炼厂气供应不稳定,不能顺利进行生产。林华又组织科研设计人员,在这套装置上进行了以轻油为原料的裂解试验,取得成功后,于1962年下半年完成了装置的技术改造。之后又应用北京化工研究院科研成果,将油吸收分离裂解气改为深度冷冻分离裂解气,提高了乙烯、丙烯的收得率,节约能耗,降低了成本。这套装置经过技术改造后,乙烯年产量增加到2.2万吨,同时,深冷分离裂解气技术更臻成熟,后来还推广到了其他类似工厂。

  四是引进技术装置。要发展石油化工,除了依靠国内力量外,还要及时引进国外装置。1962年6月,林华率国家科委组织的石油化工考察团到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考察石油化工工业,回国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决定引进12套生产装置,其中5套包括3.6万吨/年乙烯砂子炉、3.45万吨/年高压聚乙烯、0.5万吨/年聚丙烯、1万吨/年聚丙烯腈及0.8万吨/年腈纶、0.33万吨/年丙纶,建在兰化。1965年,这些装置破土动工,排除了“文化大革命”的种种干扰,陆续建成投产。这些装置的“龙头”,按照林华的意见引进了砂子裂解炉,主要因它能使用原油、柴油为原料,技术较易掌握,适合当时国情。1974年至1976年,为增加乙烯产量,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在掌握了技术的基础上,又自行设计建设了第二套砂子裂解炉,促进了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石油化工生产的发展。1984年,各方面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林华又积极推动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引进了先进的8万吨乙烯/年的毫秒炉。建成投产后,经中国石化总公司顾问委员会技术组现场检查,各项指标为国内外各种炉型之首。1992年,中国石化总公司批准扩建毫秒炉为16万吨乙烯/年,并相应改造和扩建配套设备。

  五是改变合成氨原料路线。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合成氨原以煤为原料进行生产,由于煤供应不足,生产不能正常进行。针对这个问题,林华组织研究、设计人员,利用乙烯装置分离出的甲烷氢和合成粗甲醇的吹出气为原料,进行常压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氨原料气的试验。小试、中试完成后,设计、建设了年产1万吨合成氨装置,成本比用煤为原料降低39%。与此同时,林华又安排研究院进行重油常压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的试验,通过完善和改进,将造气炉处理重油能力由原设计400千克/时提高到1200千克/时;不仅可以使用重油,还可以使用闪蒸重油和石油气等多种原料。重油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试验成功,不仅为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生产拓宽了原料来源,还为国内其他工厂提供了技术经验。

  由于抓了以上工作,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生产日益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组织共生矿综合利用和考察水能资源


  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甘肃金川镍矿、内蒙古包头稀土铁矿都是我国大型共生矿。限于技术和资金,初期开采时只提炼其中的一部分金属,而使其他共生金属弃之于尾矿或废渣。1977年,方毅任国家科委主任后,对三大共生矿的综合利用十分重视,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林华作为国家科委二局负责人,积极协助方毅抓好这方面的工作。

  攀钢搞综合利用之初,安排了六大流程、几十个课题进行试验研究,摊子铺得过大,力量不够集中。林华组织二局同志与冶金部协商,决定缩短战线,集中力量,首先在四川西昌410试验厂重点进行1万吨/年回转窑直接还原电炉熔化分离炼钢新流程试验。1988年,经过鉴定,转为正常生产,成本可以承受,而钒和钛的回收率大大高于旧流程,为进一步建设10万吨级工业试验装置提供了技术。在钛的利用方面,采用氯化法、硫酸法并举分离钛,到1980年建成品位为48%的钛精矿5万吨/年的选矿装置,后又扩建钛精矿10万吨/年选矿装置,生产的钛矿供江苏镇江、四川重庆等地钛白粉厂生产钛白粉用。在钒的利用方面,在攀钢建设雾化法提炼装置,每年副产含10%五氧化二钒的钒渣8万吨。其中2万吨用来生产纯五氧化二钒,其余部分供应辽宁锦州铁合金厂及四川峨嵋铁合金厂提取五氧化二钒。

  关于金川镍矿的综合利用,当时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技术经济基础薄弱,工作中困难很多。根据方毅同志指示,国家科委决定给予支持,具体工作由林华组织进行。1979年,国家科委给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投资1990万元,仅一年就建成贵金属回收、钻回收和4000平方米的科研楼3个工程,并随之开展由全国50多个科研设计院所参加的科技攻关会战。从1980年至1990年,方毅、林华每年都要到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参加科技会议,同公司职工一道,检查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安排次年科研工作。经过金川公司职工的艰苦努力,10年间进行了460项专题研究,取得148项重大成果,“金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在金川公司除生产镍、铜外,还能回收钴、铂、金、银、饿、铱、钯、铑等贵金属。通过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金川公司由亏变盈。改革开放14年,全公司累计完成总产值67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通过科技进步增加的效益占总效益的45%以上;产量由原来的年产6000吨,增加到1982年的2万吨,之后又进一步扩建改造为4万吨/年。

  包头稀土磁铁矿的综合利用,在聂荣臻任国家科委主任期间就给予支持,开展了稀土金属的提炼工作。林华任国家科委二局局长之后,继续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80年代初,包头钢铁公司建成品位为60%~68%年产2万吨稀土金属矿选矿场,并研究成功钕、钐分离工艺,生产出钕、钐供炼油、玻璃、陶瓷、农业等行业应用。1982年,在甘肃稀土公司建成6000吨/年稀土生产线,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厂,稀土金属回收率达85%以上。

  1986年,林华率领中国水电学会、能源研究会、国土学会及水利经济学会的30多位专家学者考察团,对黄河上游青海龙羊峡、甘肃刘家峡、宁夏青铜峡等地区的水能及各种工业矿产资源利用进行综合考察,向党中央、国务院写出报告,提出建设开发工作的建议。现在龙羊峡水电站全部建成发电,水库容量为270亿立方米,发电能力为125万千瓦,不仅保障甘肃兰州、宁夏地区免遭水灾,还为开发利用这些地区的铝、铅、锌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电力。

  1987年,林华又率领上述学会的专家组成考察团考察了乌江流域水能资源,包括白龙头水电站洪家渡坝址,在建的54万千瓦东风水电站,已经建成的乌江渡水电站、40万千瓦索风营水电站、200万千瓦构皮滩水电站、80万千瓦思林水电站坝址、80万千瓦沙沱水电站、120万千瓦彭水水电站坝址、大溪口水电站等等。上述已建、在建和将建水电站总容量达860万千瓦。鉴于开发乌江流域水能资源工作量大,目前管理分散,考察团会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向党中央、国务院写出报告,建议成立乌江水电开发公司。经过几年准备,乌江水电开发公司于1992年6月成立,为多方集资开发水电奠定了基础。乌江流域水能资源的逐步开发,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磷、煤、钢铁等工业的发展。

  1988年,林华又率领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察团,考察了澜沧江中下游在建水电设施、昆明钢厂、云南磷肥厂及无钠洗衣粉厂;对拟建的年产18万吨黄磷和120万吨重过磷酸钙基地进行了论证;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最后,考察团向党中央、国务院写了报告。林华认为云南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要开发利用,力量不够,主张多方集资,合力开发。为此他还和有关领导积极参加协调,促成能源部、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广东省、四川省四方集资,集中力量,共同开发容量为420万千瓦的小湾水电站。1992年春,国家批准了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着手建设。

  1989年,林华再次率领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察团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以上简称三江)地区以水能为主的综合考察,附带考察了泯江、嘉陵江、青衣江地区。通过考察,他们了解到四川省可开发水能达9260万千瓦,居全国各省、区之冠。目前,四川省缺电严重,煤炭缺乏,但却一直计划建设火电厂。考察团通过考察和论证,形成了三点共识:(一)四川省电力工业应以发展水电为主;(二)应加强安宁河大桥水库电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以便于1993年开始进行大面积施工;(三)川、滇、黔三省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可达1.9亿千瓦,开发利用条件好,淹没土地少,地区人口少,造价低,水电勘查设计施工力量强,经验丰富。为此,考察团在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报告中建议,西南发展电力工业应以水电为主,华北地区以火电为主,南北呼应,解决我国经济建设所需电力。这个报告得到中央有关部委重视。能源部在此基础上,邀请水电专家进行专题研究,于1992年写出“建设西南水电能源基地战略研究报告”,为我国西电东送提出了新思路。

 

 

 

相关人物

 

相关文章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