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扬圣祖功德振奋民族精神 30万人祭拜颛顼帝喾
南方网讯 4月19日(农历三月十八),是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颛顼帝的生日,河南省内黄县举办了盛大的祭拜颛顼、帝喾活动,来自海内外华夏子孙约30万人,参加了祭奠仪式。
史载,颛顼帝本姓姬,是轩辕黄帝的孙子,颛顼20岁即位,都帝丘,在位78年,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针对巫术盛行之风,下令民间禁绝巫教;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等。帝喾是颛顼的族侄,15岁帮助颛顼治理天下,30岁登帝位,其在位期间严以律己,是一位万民诚服的帝王。二帝死后均葬于内黄县城南30公里的梁庄乡三杨庄西北土山村。
当天上午8时许,记者看到在通往颛顼帝喾陵墓的主要干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来自河北魏县、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等地的数十万群众,来到颛顼帝喾陵墓进行祭拜。
上午9时50分,公祭典礼开始,象征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崇敬先祖共同心声的34响礼炮隆隆响起,声震四方。社会各界的代表、知名人士及海外华侨、华裔向二帝塑像敬献了用鲜花扎成的花篮、祭品。安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徐光恭读了祭文,参加祭拜活动的全体人员向颛顼帝喾塑像行三鞠躬礼。
来自台湾的李耀博士激动地说,颛顼帝喾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身为炎黄子孙,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典礼非常荣幸,他认为海峡两岸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盼望著祖国统一大业能够早日实现,再创造中华民族光明灿烂的未来。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和考证,在我国古代历史传说的华夏先祖“五帝’中。黄帝及其后代高阳氏颛顼帝和高辛氏帝喾帝,都曾先后在黄河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率领各个部落的人们从事以农业为主的各种生产活动,创出了许多造福于人民的重要业绩,从而也得到了当时和后代华夏民族的尊重与敬仰。并且传说颛顼与帝喾二帝死后,均葬于现今河南省内黄县梁庄乡(过去也曾一度划归濮阳或滑县)的鲋鰅山之阳。一般称为“颛顼·帝喾二帝陵”。在二帝陵前还建筑有庙宇和立许多历代王朝和群众祭典二陵的碑碣,从而构成了规模巨大和文物古迹丰富的二帝陵园。但由于二帝陵园位于卫河与黄河故道之间的多沙地带,风紧沙移。据说清朝同治年间,经过连续几次大风吹动,黄沙飞扬,落沙成丘,致使颛项和帝喾二帝的陵园全部被厚厚的黄沙掩埋于沙丘之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固定沙丘,保护周围的农田,对二帝陵园区内的沙丘采取了育林封沙措施,遂使二帝陵区现在已成为数万亩森林覆盖的大林场。近些年来,随著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当地群众希望清除二帝陵区的积沙,恢复每年三月十八日所谓颛顼帝诞生之日的祭祖庙会,而且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有些华人侨胞与同胞。也有慕名前来内黄县的颛顼、帝喾二帝陵前进行祭祖活动。为此,内黄县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曾于1992年对二帝陵园区内覆盖的积沙进行了部分清理,并已显露出许多有关二帝陵园的文物古迹。
现存的所谓颛顼、帝喾二帝陵,位于鲋鰅山南麓。均坐北向南,东西并列。颛顼陵在东,帝喾陵居西。每个陵都有一个南北长约65米,东西宽约54米、顶中高约25米略呈长方形的封土冢。陵周底部都还残存有1米左右的砖砌陵墙,每个陵墙南面(前面)的中部,还分别镶嵌有“颛顼陵”与“帝喾陵”石碑各一通。据庙前元代石碑记载,二帝陵的砖砌围墙均系元代天历二年重修时所筑。在二帝陵之前(南)的高台地上,还残存有元代至元十一年重修的陵庙拜殿和左右配殿,惜殿顶已经塌落,殿墙下部还被黄沙掩埋尚未全部清理出来。并在庙前还残存有一个将要倾倒的砖筑山门。特别是在拜殿前和配殿前后的黄沙下,已初步清理出历代碑碣165通。据说在庙宇周围附近地下钻探中,还发现埋藏有一些碑碣尚未进行清理,从已露出的165通碑碣上部的碑文看,多数是属于元,明,清各代的碑碣。其碑碣内容多是历代王朝派遣特使来此祭典颛顼、帝喾二帝陵寝的祭典碑,也有历代重修二帝陵庙记,还有一些历代文人来此谒陵的诗篇。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当地群众反映,这里还有唐、宋及其以前历代王朝来此祭典二帝的碑碣。如《滑县志》说:“历代王朝祭祀不绝,宋代以后列为定制。”又如《宋史·礼志》载:“徽宗政和二年,定历代陵寝,祭高阳,高辛于澶州。”颛顼、帝喾二帝陵前现存历代碑碣数量之多,是其他各地传说帝陵前少有的。
虽然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从黄帝,炎帝至颛顼帝与帝喾帝都是属于古代“传说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但是这些人物的身世和功绩,在《史记·五帝本纪》和其他许多古籍中曾有不少记载。并把我国史前时期的务农纺织、作历作乐和万物有序、民安其生等许多丰功伟绩,都归功于这些代表性人物身上。特别是古代长期定居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夏、商、周各大部族和居于长江中游一带的楚部族等,还都把这些传说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看成是华夏民族的远祖。说明炎、黄二帝和黄帝的后代颛顼与帝喾二帝,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原始社会时代,为华夏民族的联合与统一,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做出了伟大功绩,从而也得到了炎黄子孙的尊重与敬仰。所以我们认为这些“传说时期”的历史人物应是可信的。正如范文澜所说:“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
关于黄帝,颛顼、帝喾三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处的文化发展阶段,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在中原地区大体相当于仰韶文化发展阶段和当地的龙山文化早期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在传说时颛顼、帝喾二陵区附近的考古调查中,则发现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物,以及传说的所谓“颛顼都帝丘”的“顿丘”遗址。特别是1987年还在距二帝陵区不太远的濮阳市西水坡的仰韶文化时期墓葬中,发现一个男性骨架两侧随葬有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象的重大发现。
依此,我们认为虽然内黄县的颛顼、帝喾二帝陵,都是属于历史传说的人物,但是所谓二帝在历代人们的心目中,确被认为是我们华夏民族功德卓著的远祖。并且还有大量历代祭祖的碑碣等文物保存在二帝陵前。因而颛顼、帝喾二帝陵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