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别康桥》说课 再别康桥》说课 山东老师
 
 说教材
 (一)该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体悟山水神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的典范之作,他很好的体现了徐志摩的人文思想。学习本诗对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能力和体悟山水神韵的能力帮助很大。
 (二)教材分析
 本诗是新诗中的一首典范的新格律诗,,其诗节的安排、韵律的变化以及意象的选择,均典型的体现了新格律诗关于新诗创作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所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意象的内涵,反复品味诗歌语言,并借助反复诵读来准确的理解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语言美,提高学生艺术情操,激发文学兴趣。
 (三)教学目标
 [板书]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语言美
 挖掘意象内涵,感受诗歌意象美
 声情并茂背诵此诗,体悟山水神韵
 教学重点:背诵此诗
 难点:对意象的理解
 说教法
 品读法:诗歌是读出来的,因此,声情并茂诵读贯穿整个过程。
 探究法:鉴赏诗歌要鉴赏其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对高一学生此点较难,因此只要求探究。
 说学法,欣赏,研读体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中国诗坛上有位才子诗人,他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却把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他就是徐志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新诗《再别康桥》。
 (二)赏读文章
 1、放欧洲田园音乐,配乐诵读,感受其魅力。
 2、学生跟读两遍。
 (三)赏析文章
 先让几个学生自我推荐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教师评价其诵读,再让学生找美点(可从形式美、音乐美、绘画美、意境美方面考虑)。
 举例:1、节拍上要准确,轻轻的/我/走了
 形式上既整齐又错落有致,叠字的运用造成音乐之美
 2、意象选择
 云彩          金柳-→新娘[形似神似]
 (飘逸之美)      拜伦谭-→天上虹
 彩虹似的梦[美好而易碎]
 品味情感
 抓诗眼:     再别康桥    别
 理感情:     留恋→喜爱→伤感→依恋
 五、背诵文章    放抒情音乐,在音乐中背诵。
 附:板书设计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语言美
 挖掘意象内涵,感受诗歌意象美
 声情并茂背诵此诗,体悟山水神韵
 
 飘逸                灵动
 
 意境       别情      建筑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徐志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