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黄世仲

    黄世仲(1872~1913),番禺大桥乡(今属广州芳村区)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小说家。黄世仲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大量的革命实际工作,是著名的报人。曾在《天南新报》、《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香港少年报》等10多种革命报刊担任主编或参加编辑工作。

    辛亥革命后,黄世仲被推举为广东民团局长,后因与都督陈炯明不和,被其以“侵吞军饷”之罪名杀害。终年40岁。

    其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洪秀全演义》、《大马扁》、《廿载繁华梦》(又名《粤东繁华梦》)、《党人碑》、《岑春煊》、《宦海升沉录》(又名《袁世凯》)、《黄粱梦》、《宦海潮》、《陈开演义》等。

黄世仲:他的狂热让人肃然起敬

  除开20岁前后追随改良派的很短一段时间以外,黄世仲始终以一个革命家的姿态来抒写他短暂却也着实辉煌的一生。在黄世仲成长为革命派的历程里,尤列是不能不提的人物。倘若没有这位兴中会老会员、和孙中山等人并称为“四大寇”的革命家的游说、启发、教育,黄世仲恐怕早就偏安于南洋的一个小赌馆里了。很难想像,尤列的鼓动究竟对黄世仲起到了一种怎样滋味的激发作用,它调动起了可能连黄世仲本人都没有觉察到的潜能,迸发的这份热情居然强大到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对黄世仲由改良派到革命派的转变。

    人是要有热情的。黄世仲火一般的革命热情,确实让人肃然起敬。

  他是勤勉的报人。从1903年春开始的三年时间里,黄世仲先后参与了《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等有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报纸的编辑、撰述工作,热情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抨击保皇谬论。他先于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发表了洋洋三万言的《辨康有为政见书》,义正词严地指出康有为的文章“绝无宗旨,忽而言道德,忽而言利害,忽而言名分,忽而言无演,忽而言气术;不明种界,不识民族,不识公理,千差万错”,完全是“欲以唇枪舌剑,对敌风潮,借胡清之剑印,以诛尽汉族之头颅”。这般论述,气势磅礴、情感丰沛、义理通透,表现出他的革命视野和高昂澎湃的革命情怀。自1905年10月加入中国同盟会后,黄世仲又先后创办《少年报》、《广东白话报》、《中外小说林》等报刊,同时还参与《社会公报》、《南越报》的编辑和撰述工作。

    他是高产的小说家。在从事革命报刊宣传的同时,黄世仲特别重视小说的创作。在前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黄世仲创作的中长篇小说就有《洪秀全演义》、《大马扁》、《廿载繁华梦》(又名《粤东繁华梦》)、《党人碑》、《岑春煊》、《宦海升沉录》(又名《袁世凯》)、《黄粱梦》、《宦海潮》、《陈开演义》等10余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这些小说,或歌颂革命英雄、宣传革命思想,或揭露改良派面目、抨击保皇邪说,或暴露晚清官场黑暗、谴责清朝腐朽统治,或以历史为题材表现民主革命的主张和理想。特别是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洪秀全演义》,不仅对太平天国革命采取了正确的分析态度,而且通过描写表彰“为种族争,为民族死”的英雄主义和民族主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当时历史小说所能企及的最高水平。连对小说一向不甚感兴趣的章太炎,也欣然为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写序、给予赞扬。

    他还是身体力行的革命家。曾和陈少白、郑贯公等一起,研究并策动清政府驻粤湘籍防军的反正;曾组织
“优天影”剧社,利用粤剧形式到澳门宣传革命;在广州革命党人起义中,黄世仲虽未直接参加战斗,却参加了大量的后方支援工作。

  报人、小说家、革命家,一个人一生哪怕只居其一,都是应该非常了不起的了,可以无愧于心,也可以对历史作出交待;而黄世仲却一人兼任了以上种种,他杰出的创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无不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位传奇人物,生命却在40岁的时候戛然而止。关于黄世仲之死,历史学家们正在不厌其烦地做着研究和论证工作。笔者以为,不论是陈炯明、胡汉民沆瀣一气、互相利用之说,还是孙中山不计旧情、无暇他顾之说,都能够清晰反映出这样的一个事实:即黄世仲在政治上过于狂热,是导致他早夭的根本原因。黄世仲不是天马行空的领袖,所以当领袖们权衡利益时,他很有可能成为棋子,最多也就是马谡;他对内部矛盾险恶性的认识相当肤浅,陈炯明凶相毕露的时候,他居然还急煎煎地去要军饷;兄弟阋于墙的历史在他的脑中几乎空白一片,黄世仲恐怕至死都不明白,白纸黑字足以让他掉脑袋。

    “除却骚坛无净土,为搜残碣访丛祠”。这是革命党人谢英伯的几句灰色感慨。倘若黄世仲在天有灵,也会为老朋友的话击节赞叹:是马后炮,却也蕴含大智慧。

驳康·民主革命派

    黄世仲出身于富豪之家、书香门第,但在年少时,家道即告中落。在1893年秋冬间,刚刚20岁出头的他乘船出海,初至吉隆坡,在一家赌馆充当记账员。根据记载,黄世仲当时的地位虽然低微,但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那里的华侨仍然“多礼重之”。

    维新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继续从事变政维新活动,南洋是他们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1899年,黄世仲为鼓吹维新变政学说的新加坡《天南新报》积极撰稿,发抒政见,不久即被招聘为该报记者,为维新变政宣传呐喊。1901年,资产阶级革命家尤列到南洋开展革命活动,并在新加坡成立了兴中会的外围组织中和堂。黄世仲接受了尤列的宣传,与其兄黄伯耀参加了中和堂,开始倾向革命。1903年1月,黄世仲经尤列介绍,回香港出任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香港的喉舌——《中国日报》的记者,旋即与陈诗仲一起主持该报笔政。

    从1902年开始,康有为相继发表鼓吹保皇立宪、反对民主革命的《南海先生最近政见书》,《中国日报》率先发文反击,拉开了革命派与维新派论战的帷幕。黄世仲很快投入到这场论战之中,迅速成为《中国日报》论战的主要执笔者之一。黄世仲批驳康论的文章,论理剀切,慷慨激越,文字文白杂陈,骈散相间,颇具鼓动性。后来他将自己撰写的论战文章以“辨康有为政书”为题结集刊行,一时与章太炎同时蜚声政坛、名声大振。

办报·社会活动家

    1905年10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后,乘法国邮轮由日本去西贡,途经香港,黄世仲经冯自由的推荐,在轮船上谒见孙中山,并由孙中山主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黄世仲先后担任中国同盟会香港分部的交际、庶务,是分部的主要成员之一,负责联络各地堂会势力和工商学界群众,参与革命的实际工作。1906年、1907年间,黄世仲等香港界记者到澳门组织“优天影粤剧团”,由新闻记者粉墨登场、现身说法,演时装新剧,虽然表面上以移风易俗,劝诫烟、赌、缠等为主题,实际上是在宣传革命。在秋瑾英勇就义后,黄世仲结合时事写成《火烧大沙头》一剧,由“优天影”在澳门排演,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广东光复前夕,黄世仲又积极发动各地军民举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黄世仲在办报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04年,他离开《中国日报》,协助郑贯公创办《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任上述三报的编辑、记者或撰稿工作。1906年,黄世仲创办《香港少年报》,任该报总编辑。1907年,黄世仲与其兄黄伯耀在广州主编旬刊《广东白话报》和《中外小说林》,并参与《社会公报》和《南越报》的编辑、撰稿工作。1911年,他又在香港担任《新汉日报》总司理兼撰述。

    办报是黄世仲宣传革命的主要工作,他以笔代舌,激情昂扬地宣传革命。黄世仲办报,庄谐并举、活泼多样,以可读性强著称。如他在《香港少年报》里,分庄谐两部,辟“政治谈”、“照妖镜”、“粤人声”、“学界潮”等16个栏目,形式活泼多样,引人入胜。

创作·狂热小说家

  黄世仲在短短的一生中,洋洋洒洒写下了《洪秀全演义》、《陈开演义》、《廿载繁华梦》(一名《粤东繁华梦》)、《党人碑》、《岑春煊》、《黄粱梦》、《宦海升沉录》(一名《袁世凯》)、《广东世家》、《镜中影》等十余部小说。这些小说或写现实,或写历史,都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思想和革命激情;或暴露晚清官场的腐败黑暗,或揭露抨击维新党人的保皇面目,或歌颂民主革命的主张和思想,无不借古喻今、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社会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了革命党人改造中国的决心和胆识。其中最著名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反映太平天国革命的《洪秀全演义》(共54回,未完成,1908年在香港出版),是革命派小说中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

  在写作意图上,黄世仲在自序中就作了明确的交代,即要破除历史上的“成王败寇之谬说”和清政府强加于太平天国的“发逆洪匪”的诬称。按照这一意图,黄世仲将清朝统治者及其政权放在暴露、抨击的位置上,揭露“清廷无道,官吏贪庸”、绞杀革命的种种罪行;同时把太平天国放在革命义师的位置上,歌颂他们“戮力同心,共挽山河,救民水火”的革命英雄业绩。

    在艺术上,《洪秀全演义》的最大特色是对战争进行了成功的描写。全书80余战,绝少雷同。在具体展开中,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采取虚实结合的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出战争的全景。此外,《洪秀全演义》还塑造了一批光辉动人的英雄形象:洪秀全负重致远,力挽颓势;冯云山耿直坦峨,见义勇为,忠肝义胆;石达开雍容儒雅,智勇双全,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落幕·政治冤魂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黄世仲在宣传报道方面做得相当成功,曾以“指看京陷帝崩,武昌起义成功”为题,在《世界公益报》、《中国日报》上,大量报道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消息。

  同年11月9日,广东省宣告独立,广东军政府也紧接着成立。黄世仲怀着极大的革命热情,很快创办了革命报纸《新汉日报》;接着,他作为长期从事革命工作且成绩卓著的的革命党人,被任命为广东军政府枢密处参议、民团总局局长、军团协会副会长。按照这样的势头,黄世仲的仕途将一片大好;只是天有不测风云,黄世仲不知宦海风险,几经波折最后惨死。

    1912年,广东代理都督陈炯明撤销民团总局,黄世仲不明就里,反而还到都督府索领粮饷。陈炯明即以图谋不轨罪将其拘押,并将他的罪名公布出来:一是违抗命令,擅发叛军粮饷;二是代叛军购买枪械,三是受贿——陈炯明排斥异己、残杀同志、镇压民军的险恶之心昭然若揭。

    在黄世仲身陷囹圄时,孙中山偕胡汉民等经上海、武汉、福州,于4月25日返抵广州;陈炯明隔天即避居香港,临走前他在法务局桌面上留函要求迅速惩办黄世仲。陈炯明走后,胡汉民担任广东省都督,他就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签署了枪毙黄世仲的命令——黄世仲与胡汉民私交颇深,胡汉民痛下杀手的原因在很长时间里扑朔迷离。

 

 

 

相关人物

 

相关文章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