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九德别 
      ① 
      何逊
       宿昔梦颜色, 
        咫尺思言偃。② 
        何况杳来期,③ 
        各在天一面? 
        踟躇暂举酒, 
        倏忽不相见。 
        春草似青袍, 
        秋月如团扇。④ 
        三五出重云, 
        当知我忆君; 
        萋萋若被径, 
        怀抱不相闻。⑤ 
      【作者】 
         ?- 518,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西)人。八岁能赋诗。少时被范 
         云赏识,结为忘年交。范称何诗“能含清浊,中今古”。累官至卢陵王记室, 
         卒。有《何水部集》。何诗不多,风格清泠,足成家数。  
      【注释】 
         ①本篇写别友之情,别时或在夏季,诗中“青袍”、“团扇”当是作者眼前所 
         见的东西。 ②偃:疑作“宴”。《诗经·氓》:“言笑晏晏。”“晏”即是 
         “宴”的假借。首二句言虽近在咫尺不能不相思念,所以昨夜还梦见颜色。这 
         样便生出下文何况远离的意思。 ③来期:将来之会。 ④“春草”句,《古 
         诗·穆穆清风至》:“青袍似春草。”“秋月”句,古乐府《怨歌行》:“裁 
         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这里借“春草”、“秋月”现成的比喻引起下文。 
         ⑤三五:月半十五日,这是月最明的时候。 
       【品评】 
           这首诗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抒写对友人的真挚感情。诗歌的前四句写自己 
         与友人的深厚交谊,引出离别的感伤。“踟躇”二句是一个过渡,诗人的思绪 
         由眼前的聚首飞到未来的分离,于是殷切地对友人说:“春草似青袍,秋月如 
         团扇。”诗人为什么用这两件自然景物来比喻友人的衣扇呢?答案就是:故人 
         青袍似“春草”,团扇如“秋月”,那么,每逢圆月当空、春草覆径的时日, 
         我都会想到你的青袍和团扇,想到我们的友情。诗人由眼前的友人之物想到自 
         然之景,进而设想他日睹景、思物、怀人,用心可谓深矣,其意可谓诚矣。 
          |